61.7%受访者期待改革职称评审制度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277748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7%受访者期待改革职称评审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61.7%受访者期待改革职称评审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1.7%受访者期待改革职称评审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7%受访者期待改革职称评审制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蛰 m 受访者感到焦虑的主要因素有:专业论文的发表(461)、职业外语考试(389)、对评审人员的打点 (295)、相关作品提交(265)、相关材料组织(210)等。 464的受访者认为职称不能有效反映能力水平 职称能否有效反映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j调查中,464的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只有208的人表示肯 定,还有328的人表示不好说。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谌洪果,曾公开表示不参评教授。在他看来,现行评审制度存在很多弊端:第一,纯粹 的量化标准,以发表文章或课题数量为标准,缺乏一些实质性的评价。“比如说,只用核心期刊和课题级别判断 学术能力是否优秀,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却不被重视。”第二,外行评审内行

2、。第三,评审机制的“论资排辈”, 一些有工作业绩的年轻人需要一直等待。第四,会滋生学术腐败,为了评审托关系、送礼等。 调查中,有364的人表示,评审缺乏监督,会催生腐败交易。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宁夏区委主委孙贵宝,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职称评审有一个最大 的不合理之处,是“体制内外”不一视同仁。民营企业、非公经济没有纳入进来,很多海外留学生回国到民营企 业工作,职称一直解决不了。孙贵宝在2011年提出提案,呼吁改进非公经济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 现行职称评审制度有哪些弊端?调查中,559的人认为是“评审体制僵化,各种职业一刀切”,545的 人表示是“评审标准不科学,不能反映人的实

3、际能力”,539的人指出“论文成为硬杠杠,变相鼓励造假”, 452的人指出是“外语、计算机要求脱离实际”。 618的人建议取消一刀切。根据各行业特点设定评审标准 调查显示,617的受访者赞成改革现有职称评审制度。 受访者给出的建议有:“取消一刀切,根据各行业特点设定评审标准”(618),“取消非科研工作者的 论文要求”(473),“避免行政干预,建立以专业协会为基础的职称评定体系”(461),“职称计算机和职称 外语不再作为申报评审的必要条件”(458),“建立评审监督机制,保障评审过程公开透明”(418)。 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小学职称制度已经推出,今后小学老师可

4、以评正高 职称,而且将大大淡化论文要求。工程师、会计、医卫等领域的职称制度改革也将逐步分类推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职称制度需要的不是分类改革,而是取消。从根本上取消行政色 彩浓郁的“职称”,将其变为“职务”个人被聘担任什么职务,就享有这一职务对应的待遇,如果不再聘任, 就不再享有职务待遇。对于这样的职务聘任,应该建立同行评价体系,按工作能力、业绩来评价其贡献和水平。 他认为,当前我国的职称评审出现严重的异化,根源就在于这是一种由行政机构设置、行政部门组织评审 的“资质”。聘用单位完全可以根据岗位的任职需要,对员工进行考核、聘用,“用得着英文、计算机的岗位,当 然会提出英文和计算机的要求。用不着英文和计算机的岗位,提这些要求又有何必要?” 调查中,543的受访者赞同取消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由各单位自主根据员工业绩和能力定级晋升。 谌洪果则不建议废除职称评审,他认为,将职称评审改为根据工作业绩晋升制度,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容 易,也会有各种问题。“每个制度都有它的利弊。职称评审应该在不断改革中,尝试找到一条发展的路。” 孙贵宝表示,应该以工作业绩而不是发表论文和奖项多少作为评定标准。另外,要减少行政干预的成分, 将职称评审交给行业协会,“比如在某些行业,一些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组成行业评审委员会,不要全部是政府 部门包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 l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