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精华】+【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半月评论】打包下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6075 上传时间:2016-11-1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精华】+【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半月评论】打包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申论精华】+【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半月评论】打包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申论精华】+【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半月评论】打包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申论精华】+【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半月评论】打包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申论精华】+【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半月评论】打包下载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精华】+【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半月评论】打包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精华】+【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半月评论】打包下载(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编 新华时评 公开真相会引发恐慌?荒唐!新华网北京月日电(记者周芙蓉)近日, “钴将爆炸”的谣言在河南杞县流传,造成部分群众恐慌,逃离家乡,前往附近县市“避难” 。网上谣言源于一个多月前杞县利民辐照厂发生的卡源故障。月日,该厂在完成辐照辣椒粉作业后,因被辐照的货物倒塌,造成放射源护源架倾斜,致使放射源未能降入源井内,发生了卡源故障。卡源故障会不会造成辐射和污染、会不会影响群众生命健康,是群众最急切想知道的。然而故障发生后一个多月内,当地政府始终没有公开发布信息。直到月日,开封市政府才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而正是在这一个多月里, “钴将爆炸”的谣言借助互联网在当地传播,部分群众逃离家乡“避难”

2、 。迟到的政府新闻发布会,面对已经四处蔓延的谣言,显得软弱无力。日, “杞县发生核泄漏” “杞县核泄漏造成多人死亡”等谣言仍在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流传。当天下午,一些群众乘坐出租车、三轮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从多个方向离开杞县。为什么事发一个多月,政府不公开发布信息辟谣?开封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一方面是因为情况不严重,没有辐射和污染;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对这样的解释,人们恐怕只能报以荒唐可笑的评价。谣言止于公开真相,这是极其浅显的道理。杞县利民辐照厂卡源故障是否属于“核泄漏” 、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否危及当地群众生命健康,政府最有条件了解事情真相,最有责任及时、详细地公

3、布事情真相。只要及时公布真相,群众自然会作出正确反应。即便真的发生了“核泄漏”事故,及时公布真相也有利于及时疏散群众、保护群众。反之,掩盖问题、回避矛盾,只能使谣言满天飞,社会秩序混乱。杞县部分群众选择相信谣言,不是他们不愿意相信当地政府,而是当地政府不相信群众、不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在中央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今天,当地政府的这种行为令人痛心。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要是老保真的能跟着人走,那以后我们农民工再也不用退保了,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2009 年 2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一位人民网网友在

4、留言中表达了对这两个文件的美好期待。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县级统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难以完全适应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状况,导致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在跨地区、跨城乡就业时,由于无法转移养老保险关系而只能“退保”的现象。上述两个办法的出台,规定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的具体办法,有望从制度上终结“退保”现象,有利于社会保障政策的相互衔接和统筹协调,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为何要让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经常被人形象地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 、 “收入分配的调节阀” 、 “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作为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其成

5、员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助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自“一穷二白”起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陆续探索建立2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并逐步完善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进入新世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越来越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相继建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6、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是我们党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时刻都有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自然、经济、社会等风险,单靠个人或家庭的力量一般难以化解。而社会保障事业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在遇到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等问题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

7、医疗不受大的影响,使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意外灾害的群众有生活来源,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可见,社会保障事业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也产生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较为明显。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调节收入的再分配功能,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有效调节中高收入群

8、体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从而减少贫困,适当缩小社会成员、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保障水平决定着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得劳动者的就业、生活面临着更多不确定的风险和压力,广大农村居民、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群、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退休人员权益缺乏保障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为城乡劳动者

9、提供各种风险保障,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避免和缓解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同时,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通过开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方式,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有助于营造诚信友爱、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特别是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提高社会保障程度,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长期以来,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相对不足。据统计,2007 年,我国消费率在 36%左右,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 55%的比例,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 70%的比例。

10、而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有助于稳定城乡居民支出预期,减少他们在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预防性储蓄,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刺激他们的消费需求。有研究表明,城市家庭每增加一个有保障的人口,家庭消费支出每年可增加 1041 元;农村家庭每增加一个有保障的人口,家庭消费支出每年可增加 483 元。因此,现在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达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效果。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保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时下,浙江嘉兴农村流行一句口头禅:“送礼就送养老金。 ”说的是不少子女掏钱为年老的父母上养老保险的新鲜事。2008 年 10 月 1 日,嘉兴正

11、式实施嘉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将社保范围扩大到城乡所有人群。农民、未参与保险的城镇居民、有暂住证的外来人员均可参保,近 90 万城乡群众为此受益。此举使嘉兴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地级市。嘉兴城乡居民对这一政策交口称赞,一对参保的老两口高兴地表示:“以前总担心老了会拖累子女,现在有养老金可拿,没有后顾之忧了。 ”3嘉兴推行的“全民老保”政策,只是近年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保障有了长足发展,最突出地表现在各类参保人数的增长上:截至 2009 年 6 月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2、 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人,成为世界上参保人数最多的保险计划。农村社会保障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数达到 4291 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农民达到 人,参合率达到 基本达到全覆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待和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

13、范围小,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 3 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 ,参保率只有 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 比重只有 6%左右,与发达国家 2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 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 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

14、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各地都分别制定并统筹安排仅适用于本地的政策、标准、措施,导致社会保障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接续、转移阻碍重重。这与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使得大量流动就业人员难以正常享受养老和医疗待遇。如何让社会保障体系覆盖每一位城乡居民?细心的人们可能会发现,进入 2009 年,我国加快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程。2008 年年底至

15、2009 年 2 月,对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09 年 2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3 月,政府工作报告在推进社会保障建设方面再出大手笔:2009 年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 2930 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 439亿元,增长 4 月,新医改方案公布,确定今后 3 年各级政府拟投入 8500 亿元推进医改,还明确提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 3 年内参保率均要达到 90%以上,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

16、大环境之下,这一项项重大举措的推出,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这样一个信号: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正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好时机。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目前,无论是从经济基础还是从制度基础、社会环境来看,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而当前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形势,也为我们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提供了契机。同时也要看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难点多问题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因此,我们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推动社会保障体系事业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适应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着力破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