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练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06555 上传时间:2017-07-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_ 姓名_ 得分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33 分)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写出汉字(15 分)酝酿( ) 栖息( ) 肥硕( )栅栏( )槐树( )枯涸( ) 澄清( ) 抖擞( ) 着落( )黄 yn( ) nng( )神 清 li( ) 梦 mi( ) 闲情逸 zh( ) qun 曲( ) 2文学常识填空。(9 分)春作者 。济南的冬天作者 ,字 ,著有小说 ,戏剧 。风雨作者 。秋天作者 。3在下列语句后面的括号内,写出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4 分)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2、。( )4夏感一文中是这样写农民的: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有人认为以上画线处啰嗦,应删去一个“快割”和“快打”才好。请说出你的观点并分析。(3 分)_5仿照示例,创造性地解读下面的文字。(2 分)示例愧:心中有鬼,就应感到惭愧。 跌:一失足成千古恨。(1)功:_ _(2) 选:_ _ 二、古诗文积累默写:(23 分)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是这样写鸟的:“_ _,_ _ ”2、观沧海中从远处看到的大海景象是“ ”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抱负。3、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是:“_ _,_ ”4、马致远在

3、异地他乡曾经写到“_ ,_”,直接抒发强烈的悲愁之情,感人至深;事实上,秋天让许多诗人大发诗情,如“_,_。”5钱塘湖春行的颈联是: , 。而“ , ”表达了作者陶醉在优美的湖光山色之中,流连忘返的情怀。漫步在田野里的人们目睹这种景象,禁不住脱口吟道: , 。7.夜雨寄北中 ,却话巴山夜雨时。8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事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是 , 三阅读品悟 (一)大地的耳朵(17 分)(1)小时,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2)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

4、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3)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a 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4)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5)弟弟鹦赋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6)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7)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8)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

5、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9)耳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地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10)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的那种油腻感,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11)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 的能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

6、冬菇。(12)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13)一日,我 b 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14)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15)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1从文章的开头来看,说“我”和弟弟小时候对冬菇的讨厌,表现在:(1) (2) 。(4

7、 分)2结合全文来看,文章开头写对冬菇的讨厌,其作用是:(1) (2 ) 。(4 分)3文章用“聪明”、“慧黠”来形容母亲,你认为母亲的聪明慧黠表现在哪里?(2 分)4冬菇如此美味,但在第 11 段中作者却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这是为什么?(2 分)5本文通过对吃冬菇这件事的回忆,表达了“我” 的思想感情。(2 分)6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中 a、b 两处都用到“刻意”一词:母亲“刻意” 夹冬菇和“我”“刻意”夹冬菇,其动机完全是一样的。B、第 10 段中画线句意在表明妈妈做的 “冬菇焖鸡”不仅鲜美爽口,而且味道独特。C、第 11 段中“果然便养

8、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说明吃冬菇确实使人听觉敏锐,从而印证了母亲的话。D、以冬菇为线索,情节完整地记叙了“我”童年时吃冬菇的事。语言华丽而富于哲理,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 (三)温暖的臊子面(13 分)(1)走出校门口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我只感到肚子疼痛的厉害,才蓦然想起,自己连晚饭都还没有吃。这段时间总是这样,由于要应战下个月的职能考试,没有准备好的我只能临时抱佛脚,每天坚持去自习室死啃书本几个小时。(2)离自己租的的房子还有将近两里路,街道上已是一片黑暗和宁静,看来又只能回去泡方便面了。我拖着虚弱的身体,有气无力地一步步地往前挪动。(3)忽然,前面的一点若隐若现的昏黄灯光吸引了我。我大惊

9、还有一个小吃摊位没打烊,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那里悠闲地聊天。(4)我就像一个饿狼似的扑了过去:“老,老板,还有吃的吗?”(5)“有呢,歧山臊子面。”女人笑着说。(6)“给我来上一大碗。”我已是迫不及待。(7)真是人间美味啊!面做的真好吃,完全手工的,汤料也正宗,醇香,油而不腻。我狼吞虎咽,吃的是满头大汗。倒是一旁的夫妇看的很紧张,不停的劝我慢点吃,不要急。(8)末了,我问:“你们明天晚上还出来摆摊吗?”(9)夫妇俩显然大吃一惊,面面相嘘了一会儿。女人爽朗的回答:“好啊!”(10)第二天晚上,果真我又看见了他们,夫妇俩像事先准备好了一样招待我,让我受宠若惊。此后每天晚上,我都能吃到他们做的正宗的歧

10、山臊子面。由于那个时段的顾客不是很多,有时我也和他们顺便闲聊一会儿。(11)渐渐地,我知道了,夫妻俩是从陕北乡下来的,女儿是隔壁大学的,今年大四,因为要考研,这段时间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拼命复习,夫妇俩心疼女儿,便不辞辛苦来到城里照顾女儿。白天他们做一些小买卖,晚上便出来摆小吃摊,一边赚些生活费用,一边等晚归的女儿出来后,亲手给她做一晚热乎乎的歧山臊子面,然后一块回家。我在心里庆幸:自己的运气可真是好,遇见了这么好的事情? (12)转眼间考试的时间快要到了。这天晚上,我照例收拾好书包准备离去,忽然,门口站着的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女生拦住了我的去路。(13)“你就是那个每天晚上去我爸妈摊位上吃面的男

11、生吗?”她劈头便问我。(14)我点点头。看来,她就是那对中年夫妇的女儿了。(15)“我求求你,同学,不要再这么晚的去了,可以吗?”她忽然有些激动地着说,“我妈有严重的风湿病,受不了凉的。”(16)我惊诧。呆呆的看着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该如何作答。(17)“你知道吗?我爸妈是为了我才出来的,上个星期我研究生考试已经完了。可是他们为了你还在那里继续受冻受累。”女生说。(18)我这才恍然大悟,夺门而出,大步流星地跑了出去。(19)老远,我又看见了那点昏黄的灯光,中年夫妇正守侯在那里。呼呼的凉风迎面扑来,我感到天气是那么的寒冷。(20)“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啊!”看见我来,男人像往常一样

12、边戴上袖套边乐呵呵的说。(21)“叔叔,你不要做饭了。”我大声的说,“叔叔阿姨,我都知道了。我真的很感激你们,这段时间以来对我的照顾和关怀,让我有了家的感觉。您们做的面很好吃,比我妈做的都好。谢谢您们!可是我不能再让你们为了我受苦受累了。”(22)老板娘刚想解释些什么,却猛地看见了跟在我后面的女儿半晌,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都是离家在外的孩子,做父母的哪能不心疼呢?”(23)一句话,只有一句话,凛冽寒风中,我良久无语,泪流满面。1第(2)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2第(9)段中,夫妇俩为什么“大吃一惊”?(3 分)3第(3)段和第(19)段都写到昏黄的灯光。这两处灯光分别表现了

13、“我”怎样的心情?(2 分)4第(23)段中,“我”为什么“良久无语,泪流满面”?(3 分)5在你的心目中,夫妇俩是什么样的人?(3 分)四.古诗文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2 分) 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李勉埋金(10 分)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