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精神的培养以十八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6012802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74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精神的培养以十八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PPT】-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精神的培养以十八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PPT】-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精神的培养以十八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PPT】-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精神的培养以十八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PPT】-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精神的培养以十八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T】-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精神的培养以十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精神的培养以十八(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精神的培养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要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 德 淼2015、7、11,前言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出台的当代背景 二、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核心精神、原则、任务与法治环节三、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法治精神与法治素养四、基层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培养:如何养成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五、依法行政: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落实与评估方法量化法治:法治评估指数的设计与评估结语,前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领导干部法治精神的培养密切相关,关注几条消息:1、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宪法宣誓制度。从明年1月1日起,各级人大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以及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的干部

2、,就职时都应该向宪法宣誓。七十个字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克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强调各级干部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态度。 2、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中特别强调领导干部对法律态度的重要性。去年底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即著名的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四者关系与依据下面再说。今年初,他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委书记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抓“关键少数”,很有见地。此外,他在去年庆祝全国人大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发

3、表讲话,给他的原讲稿上是,领导干部要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敬法畏法,但他将敬法提到最前面。因此在年初他讲从严治党的八项要求,“敬法畏纪、遵规守纪”。敬法置前。,3、回到四个全面的问题,四者有关系且都有依据:十八大重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所以,四个全面的内容分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央重大会议的主题词,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我认为它是四个全面之中的重中之重。4、我后面重点要讲的是,建成小康社会包含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且都有时间节点期限。关键是如何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谁来建设和落实?

4、习总所说的“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能否担当重任?基层法治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与难题?为什么领导干部要树立全新的法治观念与法治精神?如何养成或者说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这些问题成为当前热议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5、要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而深化改革为什么要强调立法先行的法治观念?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改革要立法先行,即任何重大变革,必须立法先行。法治是改革的引导,也是改革的保障。从国内来看,此轮改革与30多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相比,在价值理念上有明显差异,比如,以往更强调效率优先,此轮则强调公平是根本,法治如何确保实现这一价值,需要法理反思;6、从国际社会的经验来看,良好的法治

5、意识需要培养,更需要平时的法治评估与监督。所以作为评价标准与尺度的法治指数或指标,中国已经开始依自己的国情开展法治评估的实践。国际社会的法治评估一般是从政府与社会、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角度展开的。这一点对我国基层社会的治理创新的法治化有很大启示。 目前,湖北省委已出台规定开展领导干部法治绩效考核,对我们而言,也并不遥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主要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2020年全面建设与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出台的当代背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以中

6、央全会名义,专门出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何当代法治背景?(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近(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十八大:法治纲领与依法治国观念的发展与演变(三)36年来中国迈向法治的足迹:宏观与微观扫描(回应对法治的质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代背景,时间与改革背景:两个一百年目标时间定位,深化改革目标定位(目前,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依靠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法治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党一直在探寻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治国之路,即法治之路。法治含义:它区

7、别于人治、专制,也不同于德治、法制。法治与依法治国与十五大的依法治国比较,今天的决定是否是其“升级版”?法治意义:李克强总理在有关讲话中强调,“改革是中国人民的最大红利”。同样,法治也是我国人民的重要红利。,(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背景,1、2012年十八大报告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经典表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

9、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早期表述,2002:十六大的表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建

10、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五大提出: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并 列了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其中,政治方面已有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目标。略)。,1997 :十五大“两个一百年”目标,原

11、文: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最早表述: 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阐述中国现代化目标汾“三步走 ”的重要思想,提出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水平再到现代化实现的目标。(礼记有大同与小康之区分。)(综合其他因素,英国前首相希思据此得出邓小平具有务实的优缺点结论,为撒切尔夫人出谋划策,制定英国的对华政策),(二)依法治国观念的当代发

12、展,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今天我们党成熟的法观念。但它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1978年以前,中国社会的治理主要靠政策。深刻的教训极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并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十六字方针”。但八十年代初,正如彭真同志指出的,我们的法律不完备,因此,治国仍然是既靠政策又靠法律。我们所处的时代已不同于古代,古代王朝的国家治理经验,例如“德治”、“峻法”,以及“朝贡体系”等,已失去了原初的功能和效用;现代社会迫使我们建设一个新型国家,即法治国家。一个社会犹如一个活的生命体,法治是其中的骨骼和精

13、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治,再大也不过是列强口中的尤物。 所以,中国必须走法治之路,而且需要正确的法治理论与法治观念。,1、十五大报告论依法治国,原文: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他略)(意义: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与目标。涉及内容有六百字左右。),2、十六大报告论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

14、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基本都是强调目标、原则与重点),3、十七大报告论依法治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

15、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4、十八大报告论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

16、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

17、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5、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30)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3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32)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33)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34)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