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道德与纪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5915974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纪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纪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纪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纪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纪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职业道德与纪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职业道德与纪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的涵义基本特点及作用,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 念等。()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相对于法律法规而言)。()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行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职业道德承载着行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职业道德具有以下特点,1. 职业道德具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2. 职业道德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

2、3. 职业道德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为具体、细致,因此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4. 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纪律性。遵守纪律是一种美德;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 例如,工人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等。,职业道德只对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人们有规范和指导作用。职业道德在作用范围上具有专业性,在作用对象上具有特定性。,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职业道德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长期形成的职业活动在历史的发展变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往往不会因为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而改变。,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3、1、 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 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2、 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3、 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4、 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二、公务员职业特点及价值取向,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其职业特点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拥有公共权力是公务员行政职业的最大特点。公务员要维护和追求公共的利益,这是公务员精神或职业价值取向。其次公务员要强化责任意识,承担公共责任,这公务员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再次维护社会公正,这是公务员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 最后,培育高尚人格,这是公务员精神的目标价值取向。,三、公务员职

4、业道德内涵与特点,鲜明的政治性 1不搞“政治中立”。2坚持党管干部。3不搞“两官分途。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5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严格的约束性(高度的强制性)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对公务员权力的约束(非可选择性)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往往以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的方式出现 广泛的示范性 公务员的职业特点,使公务员的行为对社会产生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要影响,是政府形象的主要象征。严密的规范性(较强的可操作性) 公务员职业道德产生的过程与其他职业有所不同,一般不是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逐渐形成,而是以制定成文的方式产生的,完全有条件形成规范完整的体系。,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一

5、)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现状1、公仆意识淡化。 2、创业精神失落。3、风气不正,作风不实。 4、本位主义严重。5、腐败现象蔓延。 (二)提倡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份排行榜中,中国内地获3.6分,排名第79位,高官腐败严重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2010年报告所提到的一些数据: 2009年全年突出查办大案要案,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191件、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175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70人,其中厅局级204人、省部级8人。 2008年12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被查处,五、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理念及主要职业道德规范,A、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理念 第一,公共性

6、理念和服务理念。 第二,公正廉洁理念。 第三,公共责任理念和公共信用理念。 第四,效率和合作理念。,B、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一)忠于祖国。 (二)服务人民。(三)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四)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五)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六)清正廉洁,艰苦朴素。 (七)忠诚老实,实事求是。 (八)刻苦学习,精通业务 。(九)谦虚谨慎,文明礼貌。,六、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养成,A、影响公务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因素 1、道德人格。 道德认识和情感是基础,道德意志是关键,道德信念是核心,而道德习惯是道德人格的最后完成。 2、行政文化。行政文化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养成主要具有以下功能:1)导向功能,即使

7、具有行政职能的工作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的价值、行为取向,使工作人员的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趋于一致;2)聚合功能,通过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在组织成员中达成共识,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3)调节控制功能,通过约定俗成的远东或共同价值准则约束成员的行为、思想,调节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4)改造更新功能,新的先进的治理理念通过行政文化灌输到成员的思想中,促进成员思想观念的更新,从而推进行政组织的更新变革。,3、组织制度 健全的组织制度有利于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完善,相反,不健全的组织制度则不利于其成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4、社会期待 社会期待是由社会定势、社会定型、知识要素、评价及信任等形成的。对个

8、体来说社会期待包括两方面:一是有义务根据群体的期待行事;二是有权利期望周围的人的行为符合他们的身份和角色。,B、职业道德养成的外部机制,1、完善制度机制2、促进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法制化3、加强社会外环境的优化C、职业道德养成的内部机制1、培养积极的职业态度 2、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培养完善的职业良心,C、职业道德养成的内部机制,培养积极的职业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1、忠诚 2、责任心 3、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尊重别人5、遵守规章制度 6、守时 培养完善的职业良心 所谓职业良心,是指从业人员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职业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个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

9、道德行为的统一。,职业良心发现职业良心在行为进行中还起着监督作用。对于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为方式和手段,职业良心给以鼓励,对于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情绪,欲念或冲动等,职业良心给以纠正和克服。特别是在行为过程中,出现认识错误,良好的职业良心能纠正自己的自私欲念和偏颇感情,改变其行为的方向或方式,避免不良后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良心发现”。,公务员纪律,A、公务员纪律的主要内容,一、公务员纪律的概念及特征 纪律是特定组织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形象并保证其职能的正常行使而要求该组织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公务员的纪律则是机关为了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维护机关的良好形象,促使公务员

10、依法履行公务而制定的要求公务员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公务员纪律是公务员义务的具体化,具有国家强制性,以惩戒作为执行的保障。,二、公务员纪律的内容,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了公务员应当遵守的十六项纪律:(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三)玩忽职守,贻误工作;(四)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五)压制批评,打击报复;(六)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七)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八)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九)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11、(十)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十一)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十二)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十三)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十四)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十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十六)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公务员纪律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政治纪律 有关公务员的政治纪律规定在53条第(一)项与第(二)项之中,即公务员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在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对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政

12、治纪律的行为作了更为细致的规定:,第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的;(三)违反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四)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的;(五)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六)非法出境,或者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七)未经批准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八)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二)工作纪律,公务员的工作是指公务员履行职务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13、。遵守工作纪律,是公务员有效执行公务,提高办事效率的保证。公务员的工作纪律体现在公务员法53条第(三)、(四)、(五)、(六)项。即:1不得玩忽职守,贻误工作。2. 不得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3不得压制批评,打击报复。4不得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5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6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措施等。7违反保密纪律。,(三)廉政纪律,1. 不得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2不得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3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四)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纪律1违

14、反公务员职业道德,工作懈怠、态度恶劣、语言粗暴。2违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序良俗。3不得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五)公务员不得有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B、公务员处分的原则、标准和种类,1、处分的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保证对违纪之公务员处分的公平公正,不因被处分者的不同而不同

15、,实施机关的不同而不同。同样的性质和情节的违纪行为得到同样的结果。2)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A惩处是手段不是目的,使违纪者通过惩处而得到教育挽救和防范。使他人受到教育和警示。B只有教育也是不行的,必须与惩处相结合才能保证队伍的纯洁。该惩处的不姑息迁就。3)错罚一致原则公务员犯的错与受到的罚相一致。错重重罚,错轻轻罚,并保证相关各项法规罚则相一致。,2、处分的标准,1)数错并罚2)共同违法违纪的处分适用3)从重处分、从轻处分、减轻处分和免予处分3、处分的种类(一)精神惩罚 精神惩罚,也称申诫罚或声誉罚,其一般用于严重程度较低的违纪行为,主要是对公务员名誉的贬责,是有关机关向违纪者发出警戒,申明其有违纪行为,通过对其名誉、荣誉、信誉等施加影响,引起其精神上的警惕,使其不再违法违纪的惩罚形式。 (二)实质惩罚 我国处分制度中的实质惩罚,包括降级与撤职。降级与撤职都是较为严重的惩罚形式,是对犯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公务员所给予的惩戒,会使公务员在名誉、地位与经济等方面受到损失。(三)开除 这是对违法违纪公务员最为严重的一种处分形式。对于严重违法违纪,不适宜继续担任公务员职务的,有关机关应给予其开除处分。给予公务员开除处分,自处分之日起,解除其与机关的人事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