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起源,宗旨及经典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5844031 上传时间:2017-12-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学的起源,宗旨及经典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儒学的起源,宗旨及经典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儒学的起源,宗旨及经典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儒学的起源,宗旨及经典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儒学的起源,宗旨及经典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学的起源,宗旨及经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的起源,宗旨及经典(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家思想与修身实践,主讲:张卫红时间:丙申年夏,第一讲:儒学的起源、宗旨及经典,教材及参考书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李申:四书集注全译,巴蜀书社。伍庸伯:礼记大学篇解说,梁漱溟全集第四卷,山东人民出版社。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中华书局。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联系方式及要求,课程邮箱:课程要求: 熟读或背诵一些经典句子。,本 讲 概 要,一.儒学的起源二.儒学的宗旨三.儒学的基本经典,一.儒学的起源,(一)儒学的历史起源(二)儒学的思想起源与特质(三)与其他思想宗教的定位比较,(一)儒学的历史起源,儒学作为一学派如何演变而成?儒学之基本精神及思

2、想如何演变而成? 先秦时代主要有十家思想学派: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指: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西汉刘歆七略(佚失):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加前六,共十家。,儒学作为一学派如何演变而成?,1.东汉班固 “九流出于王官说”,章太炎诸子学略说: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

3、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儒学作为一学派如何演变而成?,反对者: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要必深切体会诸子起源的思想背景,而不应囿于前人所无法明了的成见

4、。包括儒家在内的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术皆应时而生,与王官无涉。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诸子出于王官”,这不是诸子思想的因,那只是它的缘。“出于”指历史根源,并不是胡适理解的逻辑根源。,2.儒学出于殷士社群。胡适说儒:周人建国之初,殷士以亡国者身份,为周人服役,而其职务则是主持礼仪。由此,而形成一特殊社群,以司礼为专业,即称为“儒”。在生活态度上,儒以恭敬忍让为主。儒是殷民族的礼教的教士,他们在很困难的政治状态之下,继续保持着殷人的宗教典礼。然而经过六七百年的发展变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变成了教师,他们的职业还是治丧、相礼和教学。,许慎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

5、声。”许慎说文解字:“需,( x )也。遇雨不進,止也。从雨而聲相俞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而者,之意。此字为会意。各本作而声者,非也而,缓辞也。而为迟缓之辞,故从而。而训须。须通。从而犹从也。,(二)儒学的理论起源与特质,礼记礼运上古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二)儒学的理论起源与特质,礼记礼运三代小康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

6、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先王为何要制礼乐:,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

7、,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礼记礼运礼乐的作用:,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要 点,好恶(欲恶)礼乐,儒学起源

8、之理论特质:,诗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大明:“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小心翼翼,昭事上帝”。礼记礼运: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礼记坊记: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禮”释义,示说文: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篆体,古文,“禮”释义,豊(l):行禮之器也。从豆,象形。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金文,篆体,篆体,“禮”释义,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礼记乐记:礼者,天地之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体也。,儒学起源的总结,1. 从历史起源(发生意义)

9、看,“出于王官”反映了某一部分史实,但不全面。2.从历史起源看,儒家群体与职业礼生有关,承殷士社群之传统,以礼为业,也符合部分史实。3.从儒学起源的本质意义看, 儒学之基本方向及理论均由孔子提出,扬弃周以前各民族之习俗及观念,是对周代人文精神的自觉肯定,乃周礼精神成熟之表现。,(三)与其他思想宗教的定位比较,1.儒家学说建立的起点:易传 序卦传: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

10、地。以人道为核心,处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重点是以夫妇之道、由家而国而天下的社会人伦关系为基础。普通人的目标是称为君子,终极目标是成圣成贤。,2.道家学说建立的起点:老子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超人伦、先于天地万物而生的“道”为学说起点和归结。目标是成就超人伦的道,成为至人,真人,神人。,道教修炼的原理及目标:老子 第二十一章

1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道教修炼的工夫及目标:庄子 在宥篇: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至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道教内丹功法

12、的修炼阶段:1.筑基炼己:达到精固,炁足、神凝。去色欲,绝恩爱,轻财物,慎德行,对境忘情,对境无心。2.炼精化气:宿疾全消,得延年益寿之效。3.炼炁化神:经络全通,并与宇宙能量相接,阳神成就(复归于婴儿),返老还童。4.练神还虚:阳神出壳,得身外有身之果。5.练虚合道:先天虚无之阳神合于大道,神满太虚,千变万化,得粉碎虚空之果。,3.佛教论述人类、家庭、国家的起源:起世经 最胜品:诸众生等,多得生于光音天上,是诸众生,生彼天时,身心欢愉,喜悦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胜色,年寿长远,安乐而往光音天上福业命尽,从光音天下来,生彼梵宫殿中。不从胎生,忽然化有,是梵天名娑婆波帝尔时,复

13、有诸余众生,福寿尽者,从光音天,舍身命已,安于此生。身形端正,喜悦住持,以为饮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腾空而行,身色最胜,即于其间,长久住持。彼诸众生于是住时,无有男女,无有良贱,唯有此名,名曰众生众生也。,此大地上出生地肥,周遍凝住,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亦如水膜,停住水上,如是如是。复于后时,此大地上所生地肥,凝然停住,渐如钻酪,成就生酥,有如是等形色相貌,其味甘美,犹如上蜜。尔时众生其中忽有性贪嗜者,作如是念:我今亦可以指取此,试复尝之,令我得知,此是何物时彼众生作是念已,即以其指深齐一节,沾取地味,吮而尝之,尝已意喜。如是一沾一吮,乃至再三,即生贪者,次以手抄,渐渐手掬,

14、后遂多掬,恣意食之。时彼众生,如是抄掬,恣意食时,复有无量其余诸人,见彼众生如是食噉,亦即相学,竞取而食。,诸比丘,彼诸众生,取此地味,食之不已,其身自然渐渐涩恶,皮肤粗厚,颜色暗浊,形貌致异,无复光明,亦更不能飞腾虚空,以地肥故,神通灭没尔時世间便成黑暗世間始有大暗出生世间忽然出生日月及诸星宿,便有昼夜、一月半月、年岁时节等名字生也。诸比丘,劫初众生,食地味时,多所资益,久住于世。而彼诸人,若多食者,颜色即劣;若少食者,光明便胜地味便没,续生地皮,色味具足彼诸众生,皆共聚集食于地皮,亦久住世,多食色粗,少食形胜地皮复没,便生林蔓,形色成就,香味具足割之汁流,犹如淳蜜林蔓没已,有粳米出,不耕不

15、种,自然而生,无芒无桧,米粒清净,香味具足。,彼时众生,食是米已,身分即有脂髓皮肉筋骨浓血泉脉流皮,及男女根相貌彰显。根相既生,染心即起,以有染故,数相视瞻,既数相看,遂生爱欲,以爱欲故,便于屏处,行非梵行不净欲法。是时复有诸余众生,未行此者,见已告言:咄!汝众生所作甚恶,云何如此?时彼众生,即生惭愧,堕在不善诸恶法中。便得如是波帝(丈夫)名字。时彼众生,以堕如是诸恶法故。同行欲者(行欲之女人)将饭食来,共饷遗之。语彼女言:汝有堕也!汝有堕也!因此立名,为婆梨耶(妇)。,先旧下生诸胜人等,见于世间夫妻事出,心生恶贱,左手捉取,右手推之,令离其处。时彼夫妻,或复二月,或复三月,去已还来。即以杖木

16、土块、瓦石而打掷之,作如是言:汝善隐藏!汝善隐藏!是故今者诸女嫁时,或掷诸花,或掷金银衣服罗阇。作如是咒愿之言:愿汝新妇,安隐快乐。诸比丘:如是次第,往昔众人,用之为恶,今时诸人亦如是作,用之为好。以是因缘,诸众生等,于世法中,行于恶行。以此因缘,先旧胜人,造作村城聚落、国邑王都宫室、诸余住处,庄严世间,次第出生。诸比丘,如是众生,更渐增长非法行时。有余众生,福命业尽。从光音天舍身来下,于母腹中,受胎生身。以此因缘,世人渐多,非法渐增。,诸旧胜人,先生世间。彼诸众生,余福力故,不须耕种而有粳米,自然出生。若有须者,日初分取,于日后分寻复还生。日后分取,日初还生,成熟无异。若未取者,依旧常在。后时众生,福渐薄故,懒堕懈怠,贪悋心生。作如是念:今此粳米,非耕种得,何用辛苦,日初日后,时别往取?徒自困乏。我今宁可一时顿取。遂即并取二时粳米。有余众生彼作是念:此人善作,快自安乐我今亦可一时并取两三日食。即顿取之。尔时更有诸余众生复作是念:此人甚善,我今亦宜一时并取四五日分,以为贮积。以此因缘,尔时粳米渐生皮糩,盛裹其米,又被刈者,即更不生。未刈之处依旧犹在。于是稻谷便有分段,丛聚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