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581122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同时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使之与实现“中国梦”的要求相适应,已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个重要课题。最近,我办对xxxx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我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xxxx城区位于xxxx省东南部,面积 264.59 平方公里,辖 4个乡镇,六个街道,共有 82 个行政村,人口54.18 万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关心农民切身

2、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求实创新,锐意进取,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持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目前,全区已涌现省级文明村镇5 个,市级文明村镇 8个, 1、坚持以德育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通过抓宣传推进素质教育。突出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为重点,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通过召开巡回报告、走基层宣传方式、灵活运用以灯谜、锦歌、“三句半”、“流动小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及“手机课堂”、“网上微型党课”等现代传播手段,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回答群众关心的重大

3、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升村民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科技文化宣传教育,结合全区开展“下基层、转作风、连民心、促发展”、“走百村、入万户”等活动,组织区直单位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务下基层活动。大力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成立全省首个农村信息化服务中心,建立镇、村、专业户三级信息网络,定期发布各种农业科技、市场信息,受益农户达1201X 多户。同时,发挥农业技校、文化中心、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科学思想和农业技术、产业经济知识等的教育培训,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二是加强培育扶持,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注重加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专门

4、人员和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宣传委员、宣传干事、综合文化站长和村(居)“六大员”,发展宣传文化中心户和志愿者,定期组织开展基层文化骨干培训活动,提高基层文化人才开展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三是通过抓活动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围绕一个主题(乡风文明),优化两个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突出四个重点(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文化、营造新环境),从改善农村民生问题、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广泛深入开展农村“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荣誉感和上进心,引导广大农民争当“星级文明户”、 宣传文化中心户、“文明信用户”和“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达到了自我评定、自我管理、自我

5、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目的,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综合文明素质,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坚持以点带面,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采取“三个一点”(上级拨一点、区里投一点、镇村筹一点)的办法,积极筹资建设资金,按照便利化、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来,累计投入201X多万元,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村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全区73个村(居)广播“村村响”、电视“村村通”、 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全覆盖。加强镇宣传文化阵地建设,4个镇共有6000平方米文化广场、400 平方米的综合宣传栏和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

6、完善村(居)“二室二栏二场”设施建设,基本达到每个村(居)有 1个理论学习室、1个文体活动室、1个综合宣传栏、1个事务公开栏、1个篮球场、1个文化广场。201X年,按照“田园都市、生态之城”部署要求,以“世界语堂、语堂世界”为设计主题,在天宝镇珠里村投入 8000 多万元,建设林语堂文化园,打造了一个集名人瞻仰、玉尊朝圣、休闲养生、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园,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一个健全、休闲、娱乐、出行的好去处。成立区“三下乡”集中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区委宣传部每年组织文化、科技、卫生、计生、司法和工青妇等单位深入村镇开展“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并积极推动形成“常下乡”、“常在乡”工作机制。广泛开

7、展“六进农家”、“送欢乐进下基层”等文化惠民、乐民活动。在每个村成立文艺队、腰鼓队、大鼓凉伞队等文艺队伍,率先在塔尾村成立全市首个村级文化理事会,鼓励辖区企业结合实际组建各具特色的文艺队伍。按照“四结合、四为主”(节日与平时相结合、以平时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竞赛与活动相结合,以活动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的要求,统筹运用各类文化资源,经常举办舞龙、舞狮、广场舞、太极拳、大鼓凉伞表演和挑蕉趣味比赛、登山山健身运动等系列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文化艺人创作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民间民俗作品,天宝村大鼓凉伞队参加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荣获中国民间

8、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入围奖,天宝镇的那些事、千人阵大鼓凉伞入选 201X 年漳州市重点文化作品项目名单。同时,充分利用辖区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形成了以林语堂、玉尊宫、洪坑古村落、路边出水石莲花等为代表的文化品牌和特色名片。深化文明创建,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引导村民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xxxx城人”活动和“公共生活好习惯”道德促进行动,注重加强村民文明言行规范,培养文明良好习惯,倡导科学精神和移风易俗,破除封建陋习、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五好文明家庭”、“十星文明

9、户”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全区已涌献省级文明村镇5 个,市级文明村镇 8个,区级文明村 38 个。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生育文明、平安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注重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引导村民积极参加“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推出天宝村漳州市孝老敬亲道德模范柯燕青,运用身边的典型事迹和榜样的力量教育人、鼓舞人、带动人,提升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 3、坚持生态建设,农民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强化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紧紧抓住市级重点文化项目林语堂文化园规划建设和珠里、田寮村“漳州市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 洪坑村“首批保护整治古

10、村落”、茶铺村“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等有利契机,认真做好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先后建成 6200 亩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面完成21个村(居)人饮水工程和村村通水泥路的建设任务。实施中、低排水渠道清淤和堤岸加固工程,切实做好防汛抗灾工作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今年上半年,投入资金120 多万元对天宝辖区内中、低排河道进行清淤和堤岸加固。近 3年来共投入 120万元做好动物防疫工作。认真贯彻省、市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区“两违”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广泛开展“家园清洁行动” 、“爱国卫生清洁月”、“保护母亲河环保志愿行动”等群众性环境整治行动。加强生态村镇建设,

11、抓好镇区、村庄和道路两旁绿化、美化、亮化、花化工程建设,天宝镇政府荣获省第一护林联防区高安分会“护林防火先进单位”、张坑村获得省级“绿色小康村”荣誉称号。 4、坚持典型示范,富美乡村创建工作有效推进 按照“百姓富裕、生态优美、文化先进”要求,积极推进4 个市区级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打造富美乡村样板、典型,以点带面加快建设富美xxxx城。截止12月 8日,累计完成投资2089万元,占100 天计划任务的 454%。其中,市级创建村田寮村富美乡村创建共确立产业发展、村庄整治、文化提升三个方面建设项目。产业发展方面,计划投资150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6

12、0 万元, 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已修建沟渠 2公里,建设 20 亩温室大棚,组织 12 场生产技术培训等。田寮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201X 年社员达 111户,蔬菜种植面积达 500多亩,年产值1000多万。引办“xxxx城区绿田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该合作社从事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厂房占地21亩,用工60人,年产值 201X 多万。村庄整治方面,计划投资 1070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172万元,已完成对新村内50套未装修的农宅、围墙等建筑物贴瓷砖,拆除铁蓬,新村社区的观瞻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开展村庄内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完成泥

13、土路面水泥硬化1500米,拆除废弃的乱搭乱建、旧房、残墙断壁、禽舍61处,2600平方米。修建村主干道两侧及新村内花坛,种植绿化苗木 1200 棵,铺设花卉草坪一万多株。如今村内已合理规划出生活区、活动区、生产区,三功能区井然有序。新村社区内建成小康农宅400 多套,农户新建或改建的楼房,每家每户的庭院自成一体,又不失整体协调,村里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文化提升方面,完成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组建一支腰鼓队、一支大鼓凉伞队和广场舞表演队伍,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计划投资 10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8万元。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程度不均衡。由于全区镇与镇之间

14、经济发展不平衡,村与村之间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一样。有些经济基础好的村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要高,村民的文化生活相对丰富,软硬件设施明显充分,反之有些经济基础差的村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村民的文化生活及文化设施等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2、部分镇村干部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农村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任期内注重短期效应,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不如抓物质文明,摸得着,看得见,体现政绩明显,于是对精神文明建设

15、号召多,落实少。 3、农村文化设施跟不上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的镇特别是自然村,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硬件建设投入少,文化阵地少,设施老化,无法发挥作用,一些乡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形同虚设,没有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在无处可去可乐的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虚而入,侵蚀人们的思想。4、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规划、措施和手段。一方面部分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随地吐痰、便溺、乱倒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另一方面是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5、一些镇村的社会风气有待进一步改善。个别镇村婚

16、丧嫁娶大操大办,个别子女为赡养费斤斤计较,为照顾老人互相推诿,闹得兄弟反目,妯娌失和,老人寒心。 三、措施与对策 1、建立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首先要完善领导机制,解决好谁来抓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加实效。二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好抓落实的问题。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特别是党支部、村委会的建设,使之成为能够带领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勤劳致富,进行三个文明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三要发挥群众组织作用,解决好合力抓的问题。充分发挥村委会、民兵、妇联、共青团组织以及其他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各基层组织协调运行,民主管理新体制。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好乡村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些教育阵地,针对当前价值取向错位、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