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367347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017.3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策东周策记载:“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周君予之,郑朝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据材料,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开始挑战天子权威 B宗法制度逐渐走向崩溃C周王室地位已严重衰落 D神权取代

2、王权管理国家2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即先引春秋,然后说:“春秋之义,立予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予,宜承火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这表明儒学在当时A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 B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C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 D成为封建君主政治利用工具3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A属于二牛三人耦犁农具 B可以自由调节犁耕深浅C魏晋时推广到江东地区 D将

3、开沟与播种紧密结合4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5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他所说的文学体裁A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D辞藻华丽、手法夸张6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办厂时委托薛福成在

4、英国购买设备,英方提出要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再决定设计设备,张之洞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买一份可也。”结果所用铁矿石正好是含磷质较多的,而设备却是针对含磷较少的,造蹴的钢铁因含磷较多容易脆裂折断。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长官意志左右经济决策,容易造成失误B移植西方资本主义套路,缺乏科学认识C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方式改变D没有社会政治变革前提,注定最终失败71895 年至 1898 年,全国出版社的中文报刊有 112 种,其中 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

5、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政治性报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报纸”与“刊物”部分,贴近民众生活B注重舆情监督,通达社情民意C“维新”与“革命”论战,争取舆论支持D提倡民主科学,促进政治进步8哲学鲍明铃认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体结构内,如果议会强大有力,内阁将被引向对议会负责的方向,否则就要对总统负责。这主要是因为A内阁总理由议会选举的多数党产生 B约法特别规定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C内阁总理同时要对总统和议会负责 D双重行政体制中权力划分含糊不清9下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19321941 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中关于 1 军的部分内容(选自张正隆著作雪冷血热)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牺牲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即已开始粉碎了日军发动全面侵华企图迅速的计划折射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日寇后方抗战的悲壮艰苦A B C D10毛泽东在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演讲中,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鼓吹的“一次革命论”。并指出:“依现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以上主张体现在下列哪一著作中A B C D1119501965 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时段 农业实产

7、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际产量%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其中:正税经济恢复时期 380605 49454 44388 5066 1300 1170“一五”时期 801780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二五”时期 698320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19631965 500450 37402 33342 4060 750 670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阅读上表,对此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19501965 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B“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需要农业支持C“二五”时期农业发展使实征农业税有一定提高D19631965 年农

8、业实产量下降反映国民经济混乱121976 年 2 月 6 日,新华社播发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于 21日访华。8 日,美国政府在新罕布什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尼克松的访华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后果”,“普通公民能做这样一趟旅行是健康有益的”。中国政府发出这一邀请的最主要目的是A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进程 B促成中日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C试探美国时任政府奉行的对华政策 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13下图是意大利学者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的民法大全选译?物与物权中的部分内容,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帝国注意保护境内居民的私有财产 B罗马公共场所都有“不适用共享”性质

9、C“万民法上之物”主要限制外邦人使用 D罗马法有意谋求疆域内诸民族有序共处141624 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宣告以往国王所授予的专利权一律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 14 年的独占保护。以下对垄断法的制定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 B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C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专利垄断不利于科技的进步15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指出: “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以下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性危机 B教会

10、不满被抨击进行疯狂报复C理性要成为判断是非唯一标准 D启蒙思想导致了社会秩序混乱16据史料记载,美国有一段时期货币贬值,在许多地方几乎不能流通,公共信用降到极点。政府当时无法获得资源,军队人员不足,难为军队提供给养,整个国家体制严重失序。导致该情形出现的原因是A邦联体制导致中央权力弱小 B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经济大危机扩展到各个领域 D“分权制衡”降低行政效率17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 25 万到 3 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

11、一共死 6 人,伤 50 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彼得格勒实现了和平解放 B四月提纲主张完全得到验证C起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布尔什维克党精心的组织与准备18有学者认为,由于没有彻底改革农业制度,原有耕地的产量还是上不去。苏联的严冬气候也小适于玉米种植,部分地区干旱引发了严重的粮荒,国家不得不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粮食。这年,还实行了类似余粮收集制的计划收购办法。与材料中“改革”相关的是A加强指令计划,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 B推广玉米种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C建立家庭农场,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 D降低收购粮价,引发了经济政治危机19“两个挂钩一个固定”的积极效果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有序。但美元的核心

12、地位使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都使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各国货币储备也都选择美元。这势必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增多。这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国币值的稳定坚挺,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此材料反映了A二战后的金融体系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B一国的货币很难长期承担国际货币的作用C通过“两个挂钩”体系世界经济得到了恢复D战后形成的金融体系直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20“看似快速无序的笔触,贴近生活的选题,瞬间变化的色彩和精致的构图让绘画彻底的从前刻板的学院派式风格中解脱出来。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下列哪一作品能体现该特点A B C D第卷(

13、选择题 共 6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 60 分。其中第 21 题 12 分,第 22 题 14 分,第 23 题 14 分,第24 题 10 分,第 25 题 1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2 分)徽商是旧徽州府籍的商人的总称,它是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商帮,曾雄踞华夏商界达三百年之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吾邑(婺源)习俗每喜远商异地,岂果轻弃其乡哉!亦以山多田寡,耕种为难,而苦志读书者又不可多得。是以挟谋生之策,成远游之风,南北东西,本难悉数,而始而经商继而遂家者,则有迁清江浦、湖南、广西、成都、金陵、繁昌、桐城、蔡田等处。婺源碴煌洪氏统

14、宗谱卷 59材料二 邑中商业以盐典茶木为最著。在昔盐业尤兴盛焉,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彼时盐业集中淮扬,全国金融几可操纵。致富较易,故多以此起家。席丰履厚,闾里相望。其上焉者,在扬则盛馆舍,招宾客,修饰文采,在歙则扩祠宇,置义田,敬宗睦族,收贫乏。下焉者,则但侈服御居处声色玩好之奉,穷奢极靡,以相矜炫已耳。 歙县志卷 1舆地志风土材料三 徽人在扬州最早,考其时代,当在有明中叶。故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徽郡大姓,如汪、程、江、洪、潘、郑、黄、许诸氏,扬州莫不有之,大略皆因流寓而著籍者是也。清代盐商歙县人汪应庚除重建平山堂外,还斥巨资修建西园、平楼、蜀冈万松亭等园林和亭台建筑设施。乾隆二年,盐商祁门人马曰琯一人独捐2400 两白银疏浚扬州广渠门至便益门的街道;扬州康山南河下至钞关北地势低洼,街衢易积水,歙县大盐商鲍志道更是独立出资为其易砖为石,铺垫了石板路面,还斥资修造了虹桥等等。在扬州的徽州盐商周围,集结了大批学者和丈人,明代休宁商人汪新经商于扬州,既雄于赀又以文雅游扬缙绅间,芝城姜公、金公辈名儒巨卿皆与公交欢。一一摘编自卞利无徽不成镇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婺源徽商兴起的原因。(4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徽商的商业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