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流域站管理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251009 上传时间:2017-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县级流域站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县级流域站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县级流域站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县级流域站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县级流域站管理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县级流域站管理的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县级流域站管理的调研报告关于县级流域站管理的调研报告关于县级流域站管理的调研报告 *县地处丘陵区,东邻,南接,西靠,北抵,幅员面积 2076 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 103.9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92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县域地形呈“三山两槽”之势,坡陡谷窄,溪流浅短,加之境内无大江大河,水资源极为匮乏。据统计,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10.9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不到 1000 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 1/4。为了珍惜有限的水资源,加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吃水”、“用水”问题,1982 年,县水电局经报县政府同意,在全县13个区镇成立了水利电力管理站。

2、原创::/.91wenmi.20余年来,各区镇水利电力管理站作为县级水利部门的派出机构,在贯彻落实国家水利法律法规、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在全省乡镇机构改革浪潮中,为了进一步理顺基层水利电力管理机制,提高其工作效率,促使其规范、协调运作,我们又将13个水利电力管理站依照流域范围和地理条件划分成了 5个流域站。经过近三年时间的运作和摸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成立流域站,完善农村基层服务体系 大量事实证明,按照水系河流的自然分布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是合理分配水资源,促进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保障

3、发展所需的必然要求。在成立流域站之前,我们县水利局一是派人外出到绵阳、三台、罗江等地进行考察调研,充分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二是在筹划过程中,充分考虑我县的水系流域特点,结合本地实际,依照流域范围和地理条件,将其划分成为溪、河、河、*河、东*河五个小流域水利电力管理站。三是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阐明流域站在水资源统一管理、乡镇水利工程建设、组织抗御水旱灾害、促进农业生产高产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为流域站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源节流,保证流域站经费 我们流域站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财政拨款。县编委将流域站列为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每年根据地方财政收入

4、核定拨款基数。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拨付经费也呈现出大幅增长的势头。2017年,县财政给流域站职工的拨款金额为每人 7000 元。二是政策允许的执法收入中的留成部分。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等规费收取中的留成。三是场镇供水收入。各流域站负责管理所属区域内的场镇自来水供给,收取一定的水费作为流域站经费。 三、狠抓“五大体系”建设,基层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一)水利工程建设卓有成效。近年来,在我县病险水库整治、农村人饮解困、旱山村集雨节灌和渠系配套等工程中,流域站工作人员坚持深入农村配合县水利局和所在乡镇搞好工程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白蚁危害大坝

5、治理 16 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4座,解决农村人饮困难26.58 万人,对 6个省级旱山村实施了集雨节灌工程,建成了渠系配套节水示范园区,并在全市率先开始进行计量用水。2017 年度渠系配套工程被评为全省第一名,2017年度旱山村集雨节灌工程经省上检查验收,被评为省级a_,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多次在全市名列前茅。 (二)水产养殖助农增收。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2313 公顷,共养殖各类水花鱼苗 14400万尾,稻田养鱼 10 万亩,2017年水产业实现助农增收人均110 元。流域站工作人员在各乡镇建立健全了科技养鱼推广体系和服务网络,积极开展送技术上街、下乡和举办培训班等活动,发展生态渔业、特色

6、渔业、休闲渔业,推广“四种生态养殖”(水库生态养殖、池塘生态养殖、江河生态养殖、稻田生态养殖),优化水产经济发展环境,广大农村呈现出“千斤稻,百斤鱼,田坎的玉米站整齐,亩产千元无问题”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水土保持留住绿水青山。流域站与县水土保持办密切配合,协助并参与水保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抓好“长治”工程、国债项目、小流域示范等工作。坚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积极引导民办民营水利承包荒山进行综合治理,使我县水保“长治”四期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长委验收。截至目前,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95 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68公顷,水保林380 公顷,经果林1267 公顷,封禁治理2210公顷,保土耕作 1086 公顷。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四)防洪工作保障有力。我县各流域站在防洪抗汛工作中一是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自上而下层层签订责任书,编制了严格的防洪预案,坚持昼夜值班,确保汛情报道准确无误,杜绝事故发生。二是做到对水利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积极消除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