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912620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4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培训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 2014 年 “ 国培计划 ”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的通知 (皖教师 2014 76 号)的要求,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切实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结合我省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队伍整体现状,制定如下培训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采取网络远程学习与专家巡回指导相结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虚拟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对 5000 名高中教师、 12000 名初中教师和 5000 名幼儿园教师分层次进行 80 学时培训(网络研修 50 学时、对网下现场实践和校本研

2、修开展的专家巡回指导 30 学时)。围绕“技术改变教学”主题,通过培训,实现如下目标: (一)根据我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梯度提供选学课程,参训教师通过自主选学, 具备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习惯和能力。 (二)参训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推动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 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 。 (三) 培养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习惯和能力,促进校本研修纵深发展,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 (四) 发展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五)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初级水平达标率 100%,中级水平达标率 60%,

3、高级水平达标率 20%。 二、培训时间 ( 2014 年 6 月 20 日 2015 年 5 月 31 日) (一 ) 培训准备( 2014 年 6 月 20 日 2014 年 12 月 28 日 ) 主要目标任务:开展学员培训需求调研、制定培训计划、研发测评工具,完善培训平台、整合培训资源;成立组织管理机构,遴选培训对象,选聘学科(领域)辅导团队、区域培训者队伍及校级培训者队伍,组织实施远程培训骨干培训者集中培训;创建教师工作坊,对学员进行训前技能培训;整理参训学员信息,举行开班仪式。 预期成果:培训方案更加完善,培训资源配置齐全,平台数据准备完毕,测评工具研发完成拟投入使用;通过骨干培训者

4、集中培训,培训者团队职责明确,学科辅导实施方案制定完毕;参训学员明晰学习流程,做好学习准备。 (二)培训实施( 2014 年 12 月 29 日 2015 年 3 月 31 日 ) 1网络研修( 2014 年 12 月 29 日 2015 年 2 月 1 日) 主要目标任务:学员进行网上诊断测评,自主选学;在教师工作坊中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分享培训成果和教学经验;开展文字、视频等形式的在线集中答疑,实现辅导教师与学员以及学员间的教学互动;通过任务驱动初步测评学员的学习成效。 预期成果:通过网上诊断测评,参训学员明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分梯度、分类别有效合理的选学;网络研修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进

5、一步提升;参训学员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教”与“学”能力不 断提高;汇集优质网络生成性资源;形成一支高水平的辅导教师队伍,通过远程教学和管理的实践锻炼,打造一支“能研、善训、会导”的教师远程培训专家和名师团队。 2 自主研修 ( 2015 年 2 月 2 日 2015 年 3 月 1 日) 主要目标任务:学员 根据网络研修学习成果,掌握课堂教学及学习方式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自我反思,行为跟进,开展自主研修;区域培训者根据学员网络研修效果,进一步优化区域教师工作坊活动,为现场实践和校本研修提供有效指导。 预期成果: 学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树立将所学从认识层面提升到 反思层面的意识;

6、 进一步增强区域教师工作坊活动的针对性。 3 现场实践与集中校本研修阶段( 2015 年 3 月 2 日 2015 年 3月 31 日 ) 主要目标任务:学员所在学校做好校本研修规划,制定学科组研修计划,组织学员开展现场实践、校本研修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预期成果:提升参训学员主动参与校本研修的意识,明确校本研修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并通过校本研修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围绕本地优质资源开发,设计行动研究课题,开展跨校协作研修活动;学员树立将所学从 反思 层面提升到指导实践 层面 的意识。 4.专家巡回指导阶段( 在网络研修及现场实践、校本研修阶段穿插开展,具体方案另行发布 ) 主

7、要目标任务:组织专家到市、县开展巡回指导,通过现场专题 讲座、课堂示范教学、主题沙龙等形式,开展咨询、研讨,引领探索教学反思,在互动交流中深化认识,提升能力。 预期成果:通过专家指导和研讨,切实解决信息技术学科融合过程中的某些新困惑、新问题;收集整理,形成一套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案例资源。 (三)培训总结( 2015 年 4 月 1 日 2015 年 4 月 22 日 ) 主要目标任务:总结汇报交流,开展学员培训测评,评优评先等;充分挖掘培训中的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汇聚校 本研修中的生成性优质资源,及时整理汇编;进行项目自评,接受第三方评估,及时做好反馈工作;开展训后跟踪指导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

8、学员发展测评工作。 预期成果:整合系列性的生成性资源;形成较完整的学员学习培训档案;形成项目自评报告和总结报告。 (四)跟踪服务( 2015 年 5 月) 培训结束后,加强后续跟进,构建培训对象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实时跟踪指导,及时答疑解惑,通过 QQ 群、微信、电子邮件和电话等形式,让培训对象交流培训所得、共享培训成果。 1.成立训后服务工作室:对学员培训开展调查摸底,把所有学员的基本情况、所在单位的情况、服务需求信息等汇编成学员信息库,及时掌握有关情况。 2.建立训后跟踪服务呼叫中心:接听学员服务需求电话、主动回访学员。 3.组织训后回访:组织各个层面的培训工作者和专家教授进行训后回访,邀请

9、学员开展训后座谈活动。 4.跟踪指导落地: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合开展本区域内参训教师岗位实践、行动研究等工作。 5.开放网络研修平台:继续开放网络研修社区,开展丰富的网络教学活动,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畅通专家服务通道,为参训教师 的成长提供开阔的发展空间。 三、培训对象 高中教师: 5000 名; 初中教师: 12000 名; 幼儿园教师: 5000 名 。 四、培训内容及学时 (一)培训内容 围绕“技术改变教学”培训主题,按照系列、类别、主题的架构构建培训课程体系,分别在 “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 、 “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 和 “ 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

10、 三 个 系列下设置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和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二)培训学时: 80 学时(网络研修 50 学时、对网下现场实践和校本研修开展的专家巡回指导 30 学时) 五、培训方式 充分发挥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 )的网络平台优势,采取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虚拟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开展培训。 处理好培训、测评与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 (一 ) 组织方式 构建“个人空间 教师工作坊 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遴选高校、教科研教育教学专家及一线名师组建专家辅

11、导团队,建立学科教师工作坊,引领学科研修活动。以项目 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区域教师工作坊,各市遴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管理者、学科骨干培训者、教研员、校长等建立区域培训者队伍,担任区域教师工作坊坊主,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负责开展专项集中培训,以提升其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区域培训者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主持并管理区域教师工作坊,引导学员参与工作坊开展的各类教研活动,指导本区域学员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 由各项目县负责遴选校级培训者、骨干教师,建立校级培训者队伍,并对其进行集中专项培训,提升校本研修指导能力。校级培训者依托网络研修社区,组织本校教师开 展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常态

12、化校本研修活动。 与项目县合作,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开展巡回指导活动,重在现场诊断和问题解决。 (二 ) 学习方式 1.采用网络远程学习与专家巡回指导相结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 修相结合、虚拟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相互渗透融合,在理论学习中强调实践案例分析,在实践研修中突出理论与能力提升,在交流研讨中分享经验,在反思中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以学员的需求为中心,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创设参与式的教学情境,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发展实践智慧,提升实践能力。 3.灵活采取对话式、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等多种方

13、式开展培训,基于学校,立足现场,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增强培训吸引力和感染力。 4.充分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开展丰富的网络教研活动;畅通专家团队服务通道,指导教学实践,研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问题,打造学科、学校及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 (三)学习过程 1.网络研修:自主学习环境下,学员通过诊断测评、自主选学,学习视频、文本等课程资源,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通过 BBS、 E-mail、短信平台等交流方式,参与教师辅导和互动交流。 ( 1)诊断测评:学员登录网络研修平台参与诊断测评,找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短板,确定后续主题学习与能力发展目标。 ( 2)自

14、主选学。根据测评结果及建议,选学相应梯度的课程包,自主观看视频课程、研读文本材料、浏览课程相关案例及培训生成性资源。 ( 3)主题活动。学员加入教师工作坊,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根据活动方案和研修主题,实现 与辅导教师或学员间的教学互动,分享培训成果和教学经验,进行资源共建共享。 ( 4)问题答疑。学员参与各级辅导者开展的问题征集,参与辅导教师文字、视频等方式的集中答疑。 ( 5)完成作业和考核。学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网络研修作业和相关考核任务。 2.自主研修 学员根据网络研修学习成果,掌握课堂教学及学习方式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自我反思,行为跟进,开展自主研修。 3.现场实践 在项目学校的组织下

15、,学员根据研修主题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现场实践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对话、研讨和观摩,通过研修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 4.校本研修 学员根据学校制定的校本研修规划,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参与学校组织的研修活动 及 培训测评,并通过研修平台提交测评结果鉴定材料。 5.巡回指导 研修期间,参加专家巡回指导活动,积极 交流互动、开展实践、探讨问题、引发思考,实现自我提升。 (四)辅导方式 1专家在线值班 实施专家在线值班制度,根据专题内容、以及学员关注的问题等设计教师工作坊活动,有效引领学员交流研讨,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2集中辅导答疑 ( 1)网络辅导 学科专家定期开展集中辅导答疑,预先进行问题

16、征集,针对共性问题,采用文字音频等方式进行集中答疑,引导学员深度学习。本项目集中辅导答疑具体安排详见平台公告。 定期编辑学科简报(本项目不少于 5 期),在学科教师工作坊开展学科(领域)问题研究,引导参训学员共同研究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促进辅导答疑活动的深入开展,推进网络研修社区建设。 ( 2)巡回指导 组建名师讲学团,安排专家到市、县(区)、学校进行巡回指导。活动采取现场专题讲座、示范教学、主题沙龙等形式,以“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通过主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促进学员合作研究、信息共享、交流互动,达到探讨问题、引发思考、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目的。 3区域辅导 ( 1)训前:通过骨干培训者集中培训,进一步熟悉项目特点和要求,科学制定本区域学员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