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3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854809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学-3温病的病因与发病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温病学-3温病的病因与发病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温病学-3温病的病因与发病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温病学-3温病的病因与发病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温病学-3温病的病因与发病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病学-3温病的病因与发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学-3温病的病因与发病(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陕西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请单击播放,按ESC键退出,一、温病的病因,(一)温病病因的共性,1、从外感受 2、性质属热 3、致病迅速 4、与季节相关 5、病位有别,(二)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1、风热病邪 风温,(1)形成条件 风热病邪多形成于冬春季节。,(2)致病特点 多先犯肺卫 易伤肺胃阴津 病情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 暑温、暑湿、伏暑,(1)形成条件:暑热病邪的形成多在夏季,(2)致病特点: 径犯阳明 易耗气伤津 易致闭窍动风 易夹湿为患,3、湿热病邪 湿温,(1)形成条件湿热病邪的形成多在长夏季节,(2)致病特点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阻

2、清阳,阻滞气机,4、燥热病邪 秋燥,(1)形成条件 初秋季节久晴无雨,气候干燥之时。,(2)致病特点 病位以肺为主 易致津液干燥,5、温热病邪 (伏寒化温) 春温,温热病邪是一种能引起在春季发病,病初即以里热炽盛为主要特点温病的病邪。,(1)形成条件 在春季温热之气上升时,形成的一种具有较明显温热性质的病邪;伏寒化温。,(2)致病特点 病初即见里热证 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 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6、疫疠病邪 疫疠病邪又称为疠气,是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1)形成条件 与气候特别反常、地理环境、战乱有关。,(2)致病特点 致病力强。 多从口、

3、鼻而入,有特异的 病变定位。 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 为病严重,病情凶险。 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7、温毒病邪温毒病邪是指六淫邪气蕴蓄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大头瘟、烂喉痧,(1)形成条件 时令气候反常,邪气蕴结而成。,(2)致病特点 具火热之性 攻窜流走 蕴结壅滞,疫疠病邪与温毒病邪实际上都不是一种单一的病邪,而各包括了多种病邪。,二、温病的发病,(一)发病因素,1、体内因素,2、自然因素: 气候变化异常,不仅可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影响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也会影响温邪的产生和致病。,此外,空气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污染尘粉,剌激性气体,或其它有毒物质,对人体防御功能可

4、产生明显影响,降低防邪抗病能力,增加温邪的易染机会。,3、社会因素: 包括经济条件,营养卫生习惯,卫生设施,防疫制度,(二)感邪途径,1、空气相染,从呼吸道入侵:,2、饮食相染,从口入侵:口气通于胃,温邪通过饮食从口腔而入,可直犯脾胃及肠道。古代医家早就提出了病邪经口而入,多系饮食不洁所致。湿温、霍乱等湿热性质温病,其感邪途径属于这一类型。,3、接触相染,从皮毛而入:邪从皮毛而入是中医学对外邪入侵途径的最早认识。如灵枢百病始生说:“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皮毛入。”与某些具有传染性的温病患者直接接触,病邪可从皮毛而入,染易其人。 雌性按蚊叮咬人体皮肤时,可将体内的疟邪传

5、入人体而发生疟疾;体虱等小昆虫吸吮某些温病患者血后,受染温邪的体虱等再吸吮健康人的血时,可将温邪传入而发生某些温病。此外,还可接触疫水而感邪发病,也属于接触相染之例。,但应注意的是,古人对外邪感受途径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其发病初起的症状特点而推断出来的,并不一定反映了病邪入侵人体的真正途径。如初起时出现体表症状则认为外邪是从皮毛而入的;如初起时出现肺卫症状,则认为外邪从鼻而吸入;如初起时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认为外邪从口通过饮食而入等。,(三)发病类型,发病类型是指温病发病后在证候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类型。温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根据其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病发于表和病发于里两种类型,即前人所谓的新

6、感温病与伏气温病。,1、新感温病:新感温病又简称“新感”,指感邪后立即发病的一类温病。,新感温病的特点是:初起病邪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由于体质因素不同,抗病力有差异,以及感邪轻重有区别,各种温邪的传变情况各有不同:有按卫气营血层次呈渐进性深入者,有自肺卫内陷心营者,总之,传变趋向是自表入里,由浅入深。,一般新感温病较伏邪温病病情轻,病程短。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大法,若治疗得当,邪自外解,预后较好。,但有的温病虽然初起时也以里热证为主要表现,但其临床特点与当时的时令主气致病特点相符合,所以仍然属于新感温病,如暑温,初起时表现为

7、阳明里热见证,但其发生于夏暑之时,与暑邪的致病特点相符,所以是感受暑邪而即病者,属于新感温病。,2、伏邪温病: 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或称“伏气”,是指感邪后未即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阴精不足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伏邪温病的特点是:病发即显现出一派里热证候,若无外感外邪激发,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候为主要表现。其传变趋向是:伏邪由里达表,则邪势衰退,病情好转;或伏邪进一步内陷深入,病情加重。,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若伏邪不能外达或透邪不尽则病情反复,变证迭起,病难速愈,古代医家比喻如“抽蕉剥茧,层出不穷”。 伏邪的治疗初起以清泄

8、里热为主。属于伏邪的主要病种有春温、伏暑等。,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比较表 新 感 温 病 伏 邪 温 病 成因 感邪后立即发病 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 病机 初起病邪在表,或从表 伏邪自里而发,或由里外达, 解, 或自表入里,由浅 或进一步内陷深入。若伏邪 至深传变。 不能外达,或邪透不尽,则病 难速愈。 证候 初起即现表证,一般无 初起即现里热证,如无外感 特点 里热证。 引发,则无表证。 治疗 初起多以解表透邪为主。初起以直清里热为主。 病种 风温、秋燥、大头瘟等。春温、伏暑等。,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温邪?2、风热病邪与燥热病邪致病特点有何异同?3、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分别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其致病特点如何?4、温热病邪、疫疠病邪及病毒病邪的致病特点主要有哪些?5、试述体质在温病发病中的作用。6、试述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初起的临床表现、病机传变、治疗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