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鹿的养殖技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481967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茸鹿的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茸鹿的养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茸鹿的养殖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茸鹿的养殖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茸鹿的养殖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茸鹿的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茸鹿的养殖技术(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种畜类养殖技术正文 第七章:茸鹿的养殖技术一、我国茸鹿的概况 (一)概况鹿是反刍动物,因其主产品不同,人们习惯地将鹿分为茸用鹿和肉用鹿,凡茸角有医疗保健价值的,通称为茸用鹿或茸鹿。 目前,世界上约有 40 余种鹿,分布在我国的鹿共有 10 属、16 种,它们是马鹿、梅花鹿、白唇鹿、驯鹿、驼鹿(犴达罕)、麋鹿(四不象)、水鹿(黑鹿)、泽鹿(坡鹿)、豚鹿(斑鹿)、毛冠鹿(隐角鹿)、狍、獐(河麂)、赤麂、黑麂和小麂。所以说,我国是鹿类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尤其茸鹿驯养业是世界上最早、最先进的国家,驯养的几种主要茸鹿东北梅花鹿、天山马鹿、塔里木马鹿、东北马鹿都是最优良的鹿种。目前,我国家养鹿达 40 余

2、万头,年产鹿茸近百吨。 (二)我国驯养的主要茸鹿1.东北梅花鹿(1)形态外貌特征东北梅花鹿是一种体型中等的鹿,成年公鹿肩高 95105 厘米,体长 100 厘米左右,体重 135 公斤左右;成年母鹿肩高 8095 厘米,体长 7595 厘米,体重 7585 公斤。东北梅花鹿体态秀美,头较小,眼下有发达的眶下腺,俗称“泪窝” ,其分泌的外激素气味是识别鹿群和划分领地的标记。体躯紧凑,四肢匀称细长,主蹄狭尖,善于奔跑跳跃。被毛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毛艳丽,为棕黄色或红棕色,背线为棕色或黑褐色,体躯两侧的被毛有 46 条排列较为整齐的白色斑花,且斑花愈往下愈大而圆;冬毛为褐色或棕褐色,但白色花斑较暗

3、,腹部和四肢内侧的被毛呈白色,臀斑为白色,边缘围绕着黑色的毛带。公鹿角呈单门桩,眉枝较短,且分生点较高,一般分生至四杈,个别鹿有分生五杈的。茸皮粉红色、杏黄色或黑褐色,茸毛纤细。(2)地理分布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小兴安岭东南部。驯养的鹿几乎遍布全国,总头数有 20 余万头,其中以吉林省的驯养头数最多,约占全国总头数的 2/3 以上。(3)生活习性野生的东北梅花鹿喜群居,栖息地点较固定,多生活在山区、半山区、有水源、便于隐蔽的地方。夜间卧息,早晨及傍晚前后出来觅食和饮水,当天气炎热或配种季节常到溪间或沟塘处戏水或泥浴。梅花鹿的嗅觉和听觉十分灵敏,并善于分辨熟悉的景物。发情季节,公鹿之间顶斗

4、争偶激烈,胜者为王,独霸母鹿群或统治全群公鹿,但“王位”不稳,常常被新王替代。母鹿常年群居。梅花鹿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在雨前或气压低时显得非常活跃。惊恐时两耳直立,臀部的被毛逆立,磨牙、瞪眼、尖叫、跺前足。配种期公鹿吼叫,嗤鼻,反复抽动阴茎,不时地嗤出尿液,常常攻击人或“情敌” 。(4)生产性能东北梅花鹿是世界上优良的茸用鹿,但因育种工作的程度不同,所以表现的生产性能也各异。例如,双阳梅花鹿、长白山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的产茸性能在国内外均居前列。一般育成鹿的初角茸平均干重为 2530 克/支,成年公鹿 110 锯三杈锯茸鲜重平均为 2.53.0 公斤/ 付。产茸量最高年龄为七锯,鲜重平均单产为

5、3.3 公斤/ 付。一般头、二锯鹿二杠茸鲜重平均单产为 0.80 公斤/ 付。 东北梅花鹿的繁殖情况,16 18月龄性成熟,配种年龄为 16 月龄左右,受胎率 85%左右,繁殖成活率较好的场家维持在75%左右,双胎率为 2%左右。成年梅花公鹿的屠宰率为 55%64%,成年母鹿为51%54%;净肉率:成年公鹿为 48%55%,成年母鹿 37%43% 。 近十几年,我国人工培育并通过鉴定的优良梅花鹿有双阳梅花鹿品种和西丰梅花鹿品种及长白山梅花鹿品系,现只介绍双阳梅花鹿。双阳梅花鹿产于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内,经过多年的品种选育,1986 年通过了农业部主持的品种鉴定。双阳梅花鹿是目前世界上最优良的梅花

6、鹿,该鹿体型居中,体躯结构紧凑结实,四肢较短,胸腹部较宽深,头部呈楔型,额宽平,角基距较窄。茸体粗大、上冲,主干弯曲度较小,茸质地松嫩。双阳梅花鹿夏毛呈棕红色或棕黄色,梅花斑点大而稀疏,背线不明显。该品种鹿产茸量居全国之首,110 锯鲜茸平均单产为2.87 公斤/付(鉴定时),产茸最佳年龄为七锯,单产(鲜重)3.52 公斤/付。此外,双阳梅花鹿表现了明显的早熟性和较稳定的遗传性。2.天山马鹿天山马鹿是指新疆天山以北(除阿勒泰地区)的马鹿,当地人称为青皮马鹿,由于产茸性能高,因此是世界上最优良的马鹿品种。(1)地理分布野生的天山马鹿主要分布在新疆。驯养的天山马鹿除新疆外,70 年代以来,曾先后引

7、入辽宁、黑龙江省的哈尔滨特产研究所、大兴安岭林业局和吉林省等地。(2)形态外貌特征天山马鹿的体型较大,成年公鹿肩高130 140 厘米,体重240330 公斤;成年母鹿肩高 120125 厘米,体重 160200 公斤。天山马鹿的体型较东北马鹿短粗,胸深、腹围都较大。头大额宽,四肢健壮,尾较短。夏毛呈深灰褐色,冬毛呈浅灰褐色,臀斑呈白色或浅黄白色,并环绕灰黑色带。头、颈、四肢和腹部的被毛较体躯侧面色深,呈黑褐色,颈部有发达的鬣毛和髯毛。天山马鹿茸表现了明显的种的特征:茸的主干及各分枝较粗长,除眉、冰枝外,其余各枝的间距较大,茸毛较东北马鹿粗长,呈灰色,成角多为 6 杈。(3)生活习性野生的天山

8、马鹿大都生活在海拔 15003000 米高的森林草原地带。清晨、傍晚前后出来觅食,春季到解冻的阳坡采食。待 3 月末始,活动在幼嫩的草场上,并经常到咸湖、碱滩上舔食。夏季到水草肥美的草原上采食,秋、冬两季到林间采食幼嫩的树枝、落叶、苔藓和各种果实。同时,天山马鹿的活动呈明显的季节性迁移,夏季蚊蠓多时迁移到高山的林间空地,到秋季又回到山底处。出生后的公仔鹿于翌年春天断乳,母仔鹿还要跟随母鹿一段时间。驯养的天山马鹿性情温顺,但配种期公鹿间的斗偶仍十分剧烈,常常攻击人,并且喜欢扒饮水槽里的水。(4)生产性能天山马鹿的产茸性能是所有马鹿最高的,育成期的公鹿初角茸鲜重可达 1.52.5 公斤/付(破桃墩

9、基础的鹿), 110 锯收三杈鲜茸平均单产为 5.7 公斤/付左右,到 9 锯或 10 锯时产茸量达到高峰,而且大部分可收取四杈型茸,平均单产(鲜重)可达 12.516.5 公斤/付。再生茸的产量也很高,有部分鹿可生产出三杈型茸,单产(鲜重)可达 3.03.5 公斤/付。 天山马鹿大部分 16 月龄左右性成熟,28 月龄参加配种。在新疆原产地的繁殖成活率较低,一般维持在 40%左右,但是引入东北地区后,繁殖成活率可达 60%80%。天山马鹿偶有双胎。由于天山马鹿是产茸量高的鹿种,适应性又较强,引种到东北、华北等地区,表现出较强的生产性能,因此用其改良东北马鹿、内蒙马鹿(作父本),都收到了明显的

10、效果。3.塔里木马鹿(叶尔羌马鹿)塔里木马鹿因分布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流域及博斯腾湖沿岸,所以,当地人又称其为塔河马鹿、草湖鹿,也有人称其为南疆马鹿。(1)地理分布目前,驯养的塔里木马鹿约万头左右,主要分布在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大部分养在农二师的团场里;其次还分布在阿克苏、沙雅、拜城、阿瓦提和库车等地。70 年代初已引入到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湖北和上海等省市,但适应性较差。(2)形态外貌特征塔里木马鹿是马鹿中体型较小的品种,成年公鹿肩高 118125 厘米,体重 200250 公斤;成年母鹿肩高 105120 厘米,体重 120160 公斤。该鹿体型紧凑,头清秀,肩峰较明显,四

11、肢坚实,尾扁平。夏毛呈深灰褐色,冬毛浅灰褐色,背线为黑褐色,背两侧的毛色较深,颈下、腹下和四肢内侧为灰白色,臀斑为白色,向下延伸到股内侧,其周围有背线延伸下来的黑褐色边缘,眼轮周围有灰黄色毛圈,下唇呈白色,口角下缘有对称的白斑。颈部的鬣毛和髯毛较短。新生的仔鹿被毛有似梅花鹿的斑花,只是毛色较浅,待脱冬毛时斑花消失。塔里木马鹿茸型粗大,多为双门桩,主干较短、粗圆,嘴头肥大,茸质嫩,茸毛灰白、密长,成年公鹿角多为 56 杈。(3)生活习性由于塔里木马鹿生活在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戈壁旷野、沙丘林立、气候燥热、雨量稀少的自然环境,使其形成了抗干旱、耐粗饲的类型特点。该鹿营群栖生活,特别是成年母鹿及三岁以下

12、的幼鹿均群居,而成年公鹿则单独活动,待配种时公母鹿混群。初春时节,公鹿开始脱角生茸,性情也变得温顺,离开群体,分散地渡过春、夏两季。母鹿产仔季节性情变凶。野生的塔里木马鹿有着季节性水平迁移现象,春、夏季,朝夕间活动在沼泽、草湖、沿河地带或地势较高的灌丛中;秋、冬季出没于戈壁旷野的铃铛刺、红柳等灌木丛中或林木茂密的丘陵、盐泽等干燥地带。该品种鹿食性粗放,常饮矿化度很高的水,食物主要为盐生草本植物。大都昼伏夜出觅食。(4)生产性能 110 锯收三杈鲜茸平均可达 5.3 公斤 /付左右,17 锯公鹿随着年龄的增长产茸量明显增加,据 1989 年统计结果,塔里木马鹿产茸量平均为(鲜重):初角茸 1.6

13、 公斤/付,最高达 2.9 公斤 /付;头锯茸 3.2 公斤/付,最高达 5.3 公斤/付;5 锯以上鹿达 7.91 公斤/付,最高达 14 公斤/付。9 锯时达到产茸高峰。 塔里木马鹿 16 月龄就达到了性成熟,开始参加配种,繁殖成活率多数场家都维持在 80%左右。4.东北马鹿(又称黄臀赤鹿)(1)地理分布野生种源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脉、完达山麓及大、小兴安岭地区。以内蒙和黑龙江省分布较多。(2)形态外貌特征东北马鹿属大型的茸用鹿,成年公鹿的肩高 130140 厘米,体长135145 厘米,体重 230320 公斤;成年母鹿肩高 115130 厘米,体长 118132 厘米,体重 110135

14、公斤。头较大,呈楔形,眶下腺发达,泪窝明显。四肢较长,后肢更健壮,有较强的奔跑能力。东北马鹿夏毛为红棕色或粟色,冬毛厚密呈灰褐色,腹部及股内侧为白色。臀斑大呈浅黄色,尾毛较短,其毛色同臀斑。颈部鬣毛较长,冬季髯毛黑长。初生仔鹿体躯两侧有明显的白色斑花,待换冬毛时斑花消失。东北马鹿茸角的分生点较低,为双门桩(单门桩率很低),眉、冰枝的间距很近,主干和眉枝较短,茸质较磁实,茸毛为黑褐色。成角最多可分 56 杈。(3)生活习性东北马鹿群居性较梅花鹿差,常年多栖息在山地的混交林带或森林草场中,春、秋两季常到沟塘地带啃食青草,并常到盐碱滩地舔食。生茸期公鹿独居山林深处,以避开敌害。配种期与母鹿混居,公鹿

15、之间斗偶十分厉害,直至胜者独霸母鹿,败者逃之夭夭,另求新欢。母鹿常年群居,夏季炎热天气或发情季节,经常到沟塘、溪间戏水,秋季常常到农田偷吃庄稼。东北马鹿经驯养,性情变得较温顺,体型也较野生品种大些,适应性也增强了,易于管理。(4)生产性能东北马鹿的产茸性能较天山马鹿差,910 月龄公鹿开始生长初角茸,一般平均产鲜茸 0.7 公斤/付;成年公鹿 110 锯平均产三杈鲜茸 3.2 公斤/ 付左右。东北马鹿茸质磁实,且支头较瘦小,因此茸质不如天山马鹿。16 月龄的母鹿可以发情受孕,但都在 28 月龄开始配种,受胎率在 65%左右,繁殖成活率维持在 47%左右,双胎率不超过1%。 成年公鹿的屠宰率为

16、53.2%左右,成年母鹿为 50.8%左右;净肉率:成年公鹿为42.5%左右,成年母鹿 39.5%左右。二、鹿场建设(一)场址的选择1.地势和土壤条件应选择地势高燥、北高南低(坡度在 5 度左右)、砂质土或砂石土的场所。山区应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2.饲料条件应选择有足够饲料来源的地方(尤其是粗饲料)建场。例如,梅花鹿每头每年平均需精饲料 400 公斤、粗饲料 2000 公斤左右;马鹿每头每年需精饲料 600 公斤、粗饲料 4000公斤左右。如果是放牧鹿,梅花鹿每头需要牧场 15 亩左右、马鹿 22.5 亩左右。3.水源和水质保证有足够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应注意水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江河水。4.社会环境条件场址应远离公路(1.0 1.5 公里),距铁路 5 公里以上为宜,以利于预防疾病。同时,还应便于物质、饲料的购运及产品的发送。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