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po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476437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epo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eepo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eepo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epo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EEPO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EEPO(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文表达为: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简称有效教育。它的核心理念是有效,时间有效、资源有效、教学效果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些有效,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我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在这里与同行分享。 我们都知道,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方面,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EEPO 创始人孟照彬教授也

2、再三强调过,教学中主动权能不能交出去,交出去多少,交出去后还要看能不能收得回来,这是衡量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孔子在论述教育时,曾说道: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我们可以将孔子的智慧做一修改并扩充,使之成为我们 EEPO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信条: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听过和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一点。对于我听过、看过并问过问题或与人讨论过的东西,我会开始理解。对于我听过、看过、讨论过和做过的东西,我会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对于我教过另外一个人的东西,我会掌握。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

3、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最大限度地交出学习的主动权,授之以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小组有效合作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对小组品质进行训练和培养,是 EEPO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但如果不能使小组的活动真正有效,在许多情况下小组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失去了意义。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方法,效果还不错。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对于新课,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比如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自行解决, (例如学习完长方体的表面积,自学正方体的表面积) ,就可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自学。学生把自

4、己学习到的,认为是重点的知识讲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完善自己的观点,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的在全班进行汇报,总结,提示,检测,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如果这节课内容较多,小组可以选择某一方面内容进行学习,选择相同学习内容的小组间先交流,意见统一后,再全班汇报。这种做法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学生可以充分动起来,主动性得以发挥,每个人都要认真,无论是读、写、看,还是说、做,稍不用心就无法完成下一环节的任务。第二,强化次数上去了,研读,交流,检测,总结,强化四次以上。第三,交出了学习的主动权,整节课主要是学生在活动,教师讲课不超过十分钟,而且据学生调查,这种形式比教师单纯讲的效果要好得多。对于复习课,我也

5、进行了大胆尝试,利用两个课时复习数学分数意义和性质,而且效果很好。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整理这个单元的知识点和相关习题以及考点,提示学生假如你是老师应该怎样复习本单元的内容,回家认真备课,以此对学生进行鼓励。数学课第一个环节产生组长、组名、口号,组长分配任务,每一单元的内容在组内分解,每个人都有具体的、相对较小量的任务,每一节都要有总结人、出题人(题必须原创) 。第二个环节,每个人完成自己的任务,时间10分钟。第三个环节,组内充分交流,保证组内每一个人熟悉本单元的每一节内容,包括重点、难点、考点以及考题,时间20分钟。第四个环节,每组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本组的研究成果,在 A4纸上可以写、画、粘贴等,最后写上组名、口号、组长、组员等,时间 810分钟。在第二课时,进行组间交换交流。学生分别把自己组的研究成果讲给另一个小组,对方认真倾听,找出不足,在刚才组间交流的基础上,修正、完善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 “EEPO 新课堂” 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与原有的课堂教学形态相比, 既是具体可操作的, 又是抽象的。要很好地理解它、操作它,有一个基本的途径, 也许是唯一的途径: 大量的实践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