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A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63522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A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A 市场的繁荣 B 人们衣食住用行的变化 C 生产的发展; 2 文化生活:A 文化产品的丰富 B文化活动的丰富;3、生活方式的变化:A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B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C注重提升自身文化素质2、中国的发展为什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1)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2)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3)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4)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表现:我国的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国家实力增强的

2、重要体现。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非公有制经济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构成。7、合理消费:(1)掌握一些理财的知识(2)如何做到合理消费:在消费选择时,不要盲目的攀比、赶时髦、片面追求高消费。在消费选择时应树立环保意识。消费要有计划, 事前要作出 合理安排,在满足基本 的物质需求之后,要更加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2、不合理的消费:盲目追求时尚; 缺乏环保意识;浪费公共资源; 相互攀比 、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消 费。8、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9、我国的根本政治

3、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主要职权:1 立法权 2 监督权3 人事任免权 4 重大事项决定权。10、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各民主党派的合作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重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1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公民享有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广泛民主权利,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12、公民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借机报复,不能侮辱他人人格,更不能采用大字报、聚众闹事的方式。13、如果

4、你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建议,或对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有什么看法,你可以通过那些渠道行使你的监督权?(1)可以通过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2)可以直接向各级人大机关反映;(3)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4)可以向电台、电视台、报纸反映;(5)可以拨打政府热线电话(6)市长接待日;(7)网络途径(8)法律手段。14、经济全球化(1)定义:是指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的现状与趋势。(2)出现的原因: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资源一体化15、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16、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原因:(1)旧中国的社会生

5、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2)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起点低、基础差、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其表现:1 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不断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8、什么是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标准:(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是否有利于” 也是我们 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

6、本路线的内容(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领导和团结全国 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 重要思 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

7、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二单元:踏上兴国之路1、针对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加快的人口特点应该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其目的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2、针对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利用不合理,污染过重,浪费严重的严峻环境问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应该实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战略。3、列举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生活事例:1

8、 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2 用淘米水浇花3 用茶叶盒做笔筒4 用易拉罐制作工艺品5用破旧衣裤 制作拖把。4、如何理解“ 科学发展观(定 义)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 坚持 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2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3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5、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正可谓: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 其首要前提:珍惜资源,善待环境;其核心:保护环境资源。6、辨析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

9、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观点正确,因为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人的存在,人的利益和人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时时刻刻把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位。不仅要重视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发展指标。不仅要增加经济建设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以促进人的发展与进步。7、列举你能为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贡献的生活实例:1 少用一次筷子2 节约用电用水3不浪费粮食、不倒剩饭4 不乱丢垃圾5 不随地吐痰。8、列举你所生活的周边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1 河流污染2 乱

10、丢垃圾3 滥砍滥伐4 汽车尾气排放5街道的“三乱” 现象。9、为什么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 A、我 国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比较少;B 、我国的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和可利用量在不断减少; C、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 D、人民群 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11、科教兴国(定义)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

11、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2、辨析题:“ 事实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要靠人才。”此观点正确, 因为事实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以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事实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优先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够抢占科技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3、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4、依

12、法治国(定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5、人民管理国家的依据和准绳法律。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16、宪法是法制的标志,是法治的基础,是法治的核心。1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8、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联系: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在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道德水平的提高,又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

13、,法律意识增强,必然又会使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为规范。所以,我们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19、以德治国(定义)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弘扬爱 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20、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1、作为初中生,你能为思想道德建设做些什么?1青少年

14、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2 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优越,“ 勿以善小而 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3 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使自己培养成为“四有” 接班人。第三单元 熔铸民族魂魄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最基本的要求,表现在民族间不论人口多少,发达程度如何,风俗习惯和宗教异同,都是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都要有同等的地位。(2

15、)、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或:增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3、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 的方针。“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其前提是一个中国。4、我国对待台湾问题的态度和政策:1 态度: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2 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 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 一国两制” 的基 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 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5、列举少

16、数民族英雄:邓恩铭、韦拨群、马本斋等;列举少数民族节日:水族“端节”、苗族“古葬节”、侗族“六月六节”、瑶族“ 瑶人节” 、彝族“火把节”。6、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福泽世界的)科学文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细致完备的)道德伦理。7、列举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四大发明、中医中药、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先秦散文、明、京剧、戏剧、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8如何正确地处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重点)我们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同时,我们必须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之根,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之基。要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9、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