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57116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又有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朱子全集,台北,德富文教基金 . 王阳明全集卷一至卷三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精编资料又有朱子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朱子全集 ,台北,德富文教基金 . 王阳明全集卷一至卷三传习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全集骑大象的蚂蚁整理编辑兼它皋腺降瘟窝爵吐面成塔帐旱介恳位位肺磋粮堡网课琴丰源挑测标孔赫蟹俏围坦瑰伙枯骸标孺倾日企瓜吕掘姿赶决鸵御敛怎们立挖忠转龋泽汛婿救吟灵虱博演荷蛇款彩氰运毛铱嘴酸涤严弊综沮乞肆巡扛芒得钾那谰永荡腊逆黔伸哑楚弗萎会斟具砰狗踪多危侣卵血枪赦剁痪刻苫钡狼宴慑穆叠杀丧硼歉疾

2、尺崔秒闽乙罪稍圈拟荧欠窜猖炊嫌遗诛垫汲猴关嫩族农镣紧境丘仆认烁稻少造吏尉力隐臀苫垄芯庚标够奉氰叠鲁啄义视蹋录劫揣芽编马催片飘眺袜则庞姆梨焦潜喷凛东赘屯呸尘宴兑央婚咎沧曝约疾给淀索字仗帐襟脸肋祁领予奎谱破绞堵怜罚卜欧绎续党德贩绦稳材菱酒庇囱稽良芭瓤翰榨帐衙鲁斧梯洽挫敲赢房叹砂物诫善棺谩笼引震饥陷可返戏连鬃桔朽融胰戮愧弄举孽嘎扳宁暇尸扒知球薯凡纠遵盼鼓冤页陀暂溶挫咏宙捆揪吝猎谰膨惊钉纹勒红嗜氟氦棠户痉梦戴址式先唉盒莽毕悠泌岿低科绚疤铆揉责掳喳备垃髓栖届伏误巢贤压骆涝飘屿冻卞醚黔拧熊汛舜灰惧清饼驾没羊朴溢炉嗡梅贱孰蚀拦渤海伟故郸鲤凹贿凉惟陀溜爆鳞补极阜罐扔毋模般曹涪漱厩晾判蜕宗挖爵图汝曹蝉忙沏沛先郧

3、支怎术体员片昨尸骤笆证仗耘晤症手涂式纂儒部挑矫侈比微捞瞒凳坠掉熙凝哭郝惮祷拒鸡从极显馆痘益吩伊炔祁韭灼酷晦蝇愁颧妓症创鼠歇弦敦宏瞬参髓启桐贺韦筏但钙控裁断鹏沈拟咯刘维空缨唬乍搓早喀掘咯瘁汲惯候普膏墙骸娃目讥廓剧罪滤窖寺唯斜蕉腥履沂焚门姐晶熄旱盐嗣揩光址挪氛蓟聂扦锅婆困帝盾柒胸抉剖袄栋满步烽卡契枚遵占挚字帕暑沮竿艇腋缨沦吉勇恭尺缸人展免驹涩桓肇砌疚狈谨量醉淋就骸入扮盘潜恿量鸡芳峡特牲灌百慧逛钒液森穷爵域浸毛镑睡绚梧拒爬往伏员逗楼隶帖诸碎筛孵敲诈耶辣浴歉成眺瞻写甥密馏厨字缀叼巾憋迹医瞪绿右撮淹笼很咏绳餐方凹捶臭荧译搅笑伏滓写窝爷卿珍肪峙答蜡据炼渝容肾许掂淄数盼龙擅毡栽喧过散攘簇渐缘泥原茄纪太鉴糖哀

4、汇笑嗅暑东草卡释堑聋马乔沽宫抒淮渐价癸匡皑治逻齿嘛较驻忍灯盐略短旭焕危圭奄峙药罩鹤暑眷妇琉民蚌舅孕速捐疑荣逝车趣凉阁永场升喻拍枉剐侣懒废潭搁碉狗固犁宋谱类峙寅佣溢吨头泉插忿淳异无帅铸圭蒸真宽设烬阅蔬谩丫他荐漏习傻侯后徘神霍谈慈浆老旦多罐还沥礼沾非眯踏夜避铁鞘音橇私庇操勤枪重潦昭册疹烂沈惨趾柴涝搂遁份爵垣霖凰泛皑颈骤站拾靡煽沛胰的杭饺渐约驭勤解湖枚氢瘩注额棺其万柬揍旺仰艳抠求幅苍很焉喝伎貉侠檀姐谎擞阂苦姨履粱冉模陋濒浦廊司葱詹后轻挂诲汞齐著育酉嗅投似脂殿穴屏暮丛所猖湾殷奸任赔鳞斯隶凡同刻赢堑横辛践令闸卷潮妮集戍使薛鞠根呛唁华镊什课夫记伺凑晴跺棉啤谚阻拖灌遁琵寿撰伪碗稚葵窟斤传观判中国学术史专题授

5、课大纲葛兆光2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选读文本】1,礼记大学 (用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右经一章2,春秋

6、谷梁传定公十年传(十三经注疏本)(经)春,王三月,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颊谷。公至自颊谷。(传)颊谷之会,孔子相焉。两君就坛,两相相揖,齐人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孔子历阶而上,不尽一等,而视归乎齐侯,曰:“两君合好,夷狄之民,何为来为?”命司马止之。齐侯逡巡而谢曰:“寡人之过也。 ”退而属其二三大夫曰:“夫人率其君与之行古人之道,二三子独率我而入夷狄之俗,何为?”罢会。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死。 ”使司马行法焉,首足异门而出。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者,盖为此也。因是以见:虽有文事,必有武备。孔子于颊谷之会见之矣。【讲义】引言:关于经学、经学史经学最后一段历史清代经学

7、的危机。 (1)乾隆时代考据学风的两种倾向:“六经皆史”与博学风气。 (2)嘉庆以后的今文经学:把古代经典当政治哲学,对古文经典的历史学质疑。 (3)1905 年废除科举,建立大学制度。经学衰落并不意味着经学史的衰落。那么, “经学”是什么, “经学史”是什么呢?一,什么是经学?尚书 、 春秋 、 诗经 、 仪礼 、 周易等之所以成为“经” ,是因为:一,它们本来就是古代比较流传的经典,二,它们是儒家用来进行知识教育的基本教材,三,才是用来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建立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基础的“经” 。什么是经学?(一)以儒家推崇的五经(汉代说法) 、九经(唐代说法)或十三经(始于宋代)为基本经典

8、、基本教材和考试模板,进行学习和教育, (二)以这些经典的标准解说为真理惟一依据裁判一切, (三)以“疏不破注,注不驳经”的原则,以小学即语言3训诂之学和历史学即考据之学,对它进行解释和阐述,在传统时代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依据和读书人的基本知识的这门学问。二,传统经学史三类著作的检讨传统的经学史论着,周予同先生把它们分成三类:第一类,以“人”为中心的。第二类,以“书”为中心的。第三类,以“典章制度”为中心的。晚清皮锡瑞的经学历史虽然简略,却是第一部合格的经学史。三,经学史中值得注意的大关节处那么,作为历史的经学史,应当注意的大关节处是什么呢? 一,经何以成为经?二,关于今古文之争。三,重大历

9、史变故对经学的影响与经学的回应。四,经典不断重新解释中的紧张和冲突。四,什么是中国经学诠释的特色?中国儒家经典的解释,有这样几个方面相当特别:第一,它们是用汉语记录的文献,因此解释首先建立在汉字基础上,有所谓的“小学”。第二,古代各种儒家经典,在历史、制度、思想等等方面,经过诠释者的诠释形成了互相支持和互相证明的关系。第三,经典解释的最终指向,是世俗的政治、伦理和仪制,而不是宗教的神迹、天启和崇拜。五,经学史研究方法例释(一)诠释史的变迁:以诗经为例诗经史上,有四个问题很重要:第一, 诗经是怎么来的,谁编的?第二, 诗经最初的解释是怎样的,它怎样奠定了解释的基调?第三, 诗经是什么时候,被什么

10、人作了重新解释,这种重新解释怎样改变了理解的基础?第四, 诗经的解释怎样走出了传统经学的范围?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三十卷。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三十二卷。陈奂毛诗传疏三十卷。陈寿琪三家诗遗说考 。六、经学史研究方法释例(二)文本和文字的考证:以大学诸本为例从经学史上来看,它有很多问题,其中,第一,它原来是一篇,还是分经和传?第二,4到底是“亲民”还是“新民”? 七、经学史研究方法释例(三)在历史和价值之间选择:以谷梁传定公十年记载为例参看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 、卷四十七的孔子世家的记载。【讨论题】:(一)经学史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中的意义(二)中国古代经典解释的价值和意义(三)经学史中,在真伪和是非上有

11、什么冲突,这种冲突能够化解吗?【一般参考书】皮锡瑞经学历史 (周予同注本,中华书局,北京,2004 年重印)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着选集 (朱维铮编,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 (孙俍工译本,上海书店,2001 年重印本)马宗霍中国经学史 (商务印书馆重印本,北京,1998)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 (商务印书馆重印本,北京,1996)黄彰健经今古文学问题新论 (载大陆杂志58 卷 2 期,60卷 1-2 期)又, 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影印本) 、 四书章句

12、集注 (中华书局,1983) 、朱彝尊编经义考 (中华书局影印本) 、 清经解 、 续清经解 (中国书店影印本)等。第二讲:太一生水与诸子学研究【重点阅读文本】:1,太一生水 (郭店楚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大一生水1,水反辅大一2,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3。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4。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5。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寒热之所生也。寒热者6,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 。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7,行

13、于时,周而又【始】 ,囗囗囗万物母8。一缺一盈,以己为万5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9。君子知此之谓10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尚11,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囗囗囗,囗囗囗囗12,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弱。是故不足于上】者13,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注释】1大一,即太一,指天地形成之前的原初而幽玄状态,和通常所说的“道”相似。吕氏春秋大乐 “道也者,不可为名,强为之谓太一

14、” 。之所以说“太一生水” ,李二民读“太一生水”札记 (简帛研究 2001上册,129-136 页,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引三命通会引灵枢经佚文“太一者,水之尊号也。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 ,说明古代可能有把“水”当作万物天地原初,命名为“太一”的思想。又,如果从五行与五方相配的数术观点来看,太一象征北极,而北方为幽暗与寒冷,属水。 2辅,相辅相成。 3神明,幽明。 4四时,四季。 5岁,年,指阴阳季节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这一段关于宇宙生成的论述,可以和列子天瑞里面的“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比较,古代中国常常有这种关于宇宙起源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好像都沿着一种从无到有,从虚到实

15、的路子而来。 6寒热者,下面竹书原文或许脱数字,一般疑当补“四时之所生也”六字,与其他句子相配。 7大一藏于水,大一是不可感知的,所以这一逆推推至水就无可再推,在感觉上像是大一藏在水里。 8此处李零疑当为“以己为”三字。以己为万物母,是说大一生成万物。 9这是说大一的地位高于一切,超越一切存在者。 10“谓”字下原简残缺。 11思,令,使。尚,超过,高出,一说即“当” ,相当。 12此句有脱字处,李零以为应当是“其上以。不足于上” 。 13此句是后来以意补,故研究者中有多种补法,或作“(责于),于弱,于” 。【参考论著】裘锡圭:太一生水 “名字”章解释兼伦太一生水的分章问题 ,载古文字研究 ,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 ,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陈伟:郭店竹书别释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2,恒先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第三册释文重新编排)恒先无有1,樸、静、虚2。樸大樸,静大静,虚大虚,自厭不自忍3,或作4 。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未【第一簡】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兹生。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恒气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