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471706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发稿:2009-4-26 18:27:53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对农村公墓管理缺失,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何在当前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解决农村安葬难、土地资源浪费大、视觉污染严重问题,值得研究并加以解决。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兴山县下辖 6 镇 2 乡,90 个村,11 个社区(居委会) ,人口 19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17万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县建有 12 个乡镇级公益性公墓和 501 个村级公益性公墓。如今,12 个乡级公益性公墓已不复存在,5

2、01 个村级公益性公墓中,名存实亡的约占 90%;无规划,无管理,成为乱埋乱葬坟地的占 10%。从我县农村公益性公墓的基本现状中可以看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公墓建设缺少规划管理。1991 年,县政府及民政部门在兴办农村公益性公墓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县政府关于划分土葬改革区工作情况报告 (兴政文199166号)中要求全县在“八五”期间建公益性公墓区 160 个,其中乡镇建 12 个,村建 148 个。至 1994 年,全县建公益性公墓已达 501 个,其中乡镇建成 12 个,村级建 489 个。但是由于缺乏长期远景规划,在如何办、怎么办、怎么管等方面缺乏具体措施。同时,无专人管理,导

3、致公益性公墓在选址、建设、墓型和占地面积等方面多种多样。有的公墓区当初就是应付差事,立个牌子就成了所谓的“公墓区” ,无人管,随便葬,公墓随即变得可有可无。农村公益性公墓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由于无人管理,没有规划,滥葬乱埋随即泛滥,坟墓有的建在集镇边,有的建在耕地里,有的建在山坡上;有豪华塔楼式,有砖砌石垒式;有超大型墓,有家族墓,甚至还有建活人墓;占地面积,小的 58 平方米,大的超过 10平方米。(二)安葬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据测算,过去全县所建 501 个公墓区到目前已名存实亡的现在超过 400 个,这些公墓所在村组已经无处安葬。即使形式上还存在的农村公墓区,也因无人管理,没有规划,横七竖

4、八,乱葬乱埋,公墓土地浪费极大,造成无地可葬。因而直接导致农户或安葬房前,或安葬屋后,或安葬农田,乱埋乱葬,占地毁林。(三)农田被侵占环境受影响。我县农村每年应该安葬的逝者约在 1000 人左右。大多数都被安葬在村民自家承包地里。简单的也是砖砌石垒,占地 5 个平米左右,讲排场的建起豪华塔楼式坟头,占地有的超过 10 个平米。按每座墓占地 7 平方米测算,我县因此每年要减少耕地面积 10 余亩。农村房前屋后,田野山地,到处是坟头,环境不美,也给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殡葬改革带来负面影响。新县城周边有的村民受利益驱动,未经土地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批准,将自家耕地拿来当坟地卖,造成新县城周围环境恶化。二、

5、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公益性公墓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级党委政府不重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没有纳入民生工程,没有列入各级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在“葬”的问题上归根到底一句话,各级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殡葬改革,没有把公墓建设纳入议事日程。二是村级组织无力承担费用。全县绝大多数村没有村办企业,村级经济十分薄弱,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乏力。一些有公墓区的村级公益性公墓既没围墙也没绿化,更谈不上花钱聘人管理。加上公墓又多建在荒山脊地,村民们从心理上就难以接受,因此许多村民宁愿将已故亲人葬在自家承包地里,也不肯埋进公益性公墓。这也是导致农村公益性公

6、墓“名存实亡”的主要原因。三是村民对建公墓热情不高。对于兴办公益性公墓和解决安葬难问题,多数村民热情不高。主要认为公墓区坟墓混乱,离自家较远,有的认为风水也有问题等等。把亲属遗体埋在自家承包的农田里,上坟祭祀,比较方便。所以有没有公墓,与他们关系不大。三、对策建议要使农村公益性公墓真正发挥作用,彻底解决乱埋乱葬问题,须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下功夫:(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做好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关键要素。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殡葬环境,推行土葬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深化农村殡葬改革是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一方面,兴办农村公益性公墓是解决农村安葬难的现实要求,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7、,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规模经营、机械化操作程度提高,农村安葬难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兴办公益性公墓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公益性公墓的建设,规范安葬秩序,消除乱埋乱葬,改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乡风村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有序发展。(二)纳入民生工程加大财政投入是做好公墓建设的保证。目前由于农村村级经济普遍还比较薄弱,农民群众的生活也不够富裕,自身承担公墓建设和管理费用确实困难很大,因此,把农村公墓性公墓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民生工程,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死有所葬” 。(三)加强监管确保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长办长兴。一要规划先行。公益性公墓以村办为主,也可

8、多村联办。对墓穴占地面积、使用年限做全面规划,墓址可选荒地,也可五保老人去世后的土地中调剂出来使用。二要统一标准。既要体现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又要满足群众文明祭祀需求;既要道路畅通方便安葬,又要让村民愿意进来;既要完善基本设施,又要做到有标志,有界线,有统一规格的墓穴坟头标准。三要加强管理。乡镇与民政部门应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领导和监管,建立完善管理体系与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管理和服务功能。聘请专人维护管理,严禁承包经营;坚持公益性的原则,可收取成本,不得从中营利;定期公开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强化年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嫩江县嘉禾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临江分公司“四

9、查”工作自查报告根据关于开展“四查”工作的决定(中储粮北党字201432 号)文件精神,为了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关于中储粮工作的重要指示,夯实“两个确保”基础,执行好国家粮食政策,更好服务宏观调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按照北方公司以及中储粮嫩江直属库的具体要求,嫩江县嘉禾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临江分公司认真全面进行了自查,自查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简介嫩江县嘉禾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临江分公司,是在原嫩江县临江粮库的基础上于 2009 年 1 月份正式在嫩江县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国有非法人企业,隶属于嫩江县嘉禾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上级行政主管机关是嫩江县商务粮食局。企业占地面积 11.19

10、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 900 多万元,可利用有效固定仓容 4.54 万吨,年经营能力 6 万吨左右。 我库下设 5 个科室,现有员工 20 人,男职工 13 人、女职工 7 人。其中:本科学历 3 人,大专以上学历 8 人,中专学历 7 人,高中学历及以下学历 2 人。党员 6 人。保管员 4 人,粮油质量检验员 2 人,均有上岗资格证书。二、“四查”工作组织领导企业成立“四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四查”工作的全面领导工作,包括制定贯彻落实开展“四查”工作方案;组织、指挥“四查”工作开展;提出对自查问题的处理意见;报告“四查”工作进展情况等。组 长:刘佳清副组长:吴士君 刘荣军成 员:

11、赵振奎、赵振清、王文胜、杨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仓储副主任室。主要负责对库存粮粮食的数量、质量、储粮安全、安全生产和租仓储粮管理进行自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时限要求;落实对自查出的问题的整改和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理;向“四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四查”工作开展情况等。办公室主任:吴士君(兼)成 员:赵振奎、赵振清、王文胜、杨倩,检查时可抽调各科室其他人员,指派承担部分任务。办公室职责:组织开展自查工作,填写检查工作底稿,对检查结果负责;负责对检查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整改和验收;负责检查资料的整理和归档,以备核查和检查责任追溯;负责“四查”工作总结。三、检查内容:1.数量检查。通过采取

12、测量计算法,对全部粮食货位进行逐一清点检查并填写测量工作底稿,认定每个货位粮食实物的数量、品种和性质,与粮食库存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相互印证。截止 8 月末, 库存国家临储大豆 29105 吨,国家临储玉米 3420 吨,共计 27 个储粮型态,全部为固定仓型态。各生产年度库存情况:2011 年临储大豆 3333 吨(统贷统还),2012 年临储大豆 14411 吨(统贷统还),2013 年临储大豆 11361 吨(分贷分还),2013 年临储玉米3420 吨(分贷分还)。全部为仓内散装和包打围方式储存型态。 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三帐核对相符,账实相符。2、质量检查。通过现场检测,结合检查

13、粮情处理记录、仓储保管检查单、出入库作业单等执行情况,检查有无高温粮、虫粮、高水分粮、霉变粮等储粮安全隐患,粮情处理措施是否合理。对所有库存粮食逐货位进行扦样检测,对库存粮食的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检查。自查显示,所有库存粮食各项储存品质指标全部合格达标,宜存率达到 100。其中:(1)2011 年度国家临储大豆 3333 吨,等级 3 等 1788 吨,完整粒率 86.9,杂质 0.3,水份 10.4,损伤粒率7.7,色泽气味正常,宜存;等级 4 等 776 吨,完整粒率80.3,杂质 0.3,水份 10.1,损伤粒率 7.8,色泽气味正常,宜存;等级 5 等 769 吨,完整粒率 75.2,杂质

14、 0.3,水份 10.1,损伤粒率 7.9,色泽气味正常,宜存。(2)2012 年度国家临储大豆 14411 吨,等级 3 等 2151 吨,完整粒率 85.4,杂质 0.4,水份 11.5,损伤粒率7.6,色泽气味正常,宜存;等级 4 等 11749 吨,完整粒率 80.3,杂质 0.4,水份 11.8,损伤粒率 7.6,色泽气味正常,宜存;等级 5 等 511 吨,完整粒率75.3,杂质 0.4,水份 11.8,损伤粒率 7.7,色泽气味正常,宜存。(3)2013 年度国家临储大豆 11361 吨,等级 3 等 7549 吨,完整粒率 86.2,杂质 0.3,水份 12.8,损伤粒率7.9

15、,色泽气味正常,宜存;等级 4 等 3812 吨,完整粒率 82.6,杂质 0.5,水份 12.8,损伤粒率 7.8,色泽气味正常,宜存。(4)2013 年度国家临储玉米 3420 吨,等级 2 等,容重700.0 克,杂质 0.5,不完善粒 12.1,水份 13.3,色泽气味正常,宜存。3.安全生产检查。通过现场查看,结合相关作业记录、安全检查处置记录等,检查各种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各种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是否完备可用;各项作业是否符合规程和要求;关键场所、重要部位、关键人员是否得到加强管理和有效监控;各种手续、证照是否齐全;安全应急预案是否得到落实。经自查,现场管理方面仓内粮面

16、基本做到了平整,结露和结顶现象及时得到有效处理。仓盖隔热,仓门密闭。根据季节和仓温变化,及时通风降温,确保储粮安全。防火防盗措施得力。但检查中发现一些问题,问题及整改情况如下:(1)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方面:现场用电作业单不规范,已整改完毕,达到规范。(2)安全基础建设方面:预防自然灾害中防震预案不健全,已整改完善。(3)用电安全管理方面:电气线路巡查记录不及时,当即整改完毕。(4)防汛安全管理方面:存在 2 个问题,一是防汛设施方面,个别地方排水不畅,已清挖达到疏通,整改完毕;二是危险源防控方面,危房没有设立警戒标识,现已设立整改完毕。(5)现场作业方面:存在出入库作业单填写不规范问题,已整改达到规范。4、租仓管理检查。此项内容由于我库没有外租仓业务,故略去。总之,通过自查我们以为,企业粮食库存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符合规范。粮食质量符合安全储存的要求,粮食出入库做到了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