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470883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一些,更了解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城市管理部门要利用好社区这一平台,积极进行城市环境意识教育,利用社区宣传阵地,加大对城市管理法规、知识的宣传,强化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 (三)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把城管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从年轻一代抓起,增强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城市环境观念、城市公德意识。 (四)启动首问负责制,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力求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以相互帮助、服务大众为主题,深入开展城管志愿服务活动,以一带十、以十

2、带百,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自觉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六)坚持走群众路线,城市管理重大决策的出台,要广泛征询民意,让市民参与决策并进行有效监督,共同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浓厚氛围,合力推动我县城市管理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风潮涌动,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构建和谐城管,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创业环境、发展环境,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目前乃至未来我县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职能,锐意改革,努力探索构建和谐城管的新路子,全力开创我县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第

3、六篇: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在城市管理上,除葛洲坝、夜明珠、西坝 3 个街办部分由葛洲坝工程局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外,其余均由市、区两级政府按其划分的职责管理。区管道路共 160 条,车行道面积 350773 平方米,人行道面积 142020.3 平方米,行道树2864 棵,临街绿地 5712.35 平方米,社会空地 175 块,面积 469285 平方米(不含西陵经济园区社会空地) ,清扫作业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一、我区城市管理的现状近几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 “率先创优、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XX 区建设管理局全力服务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推进城区建设和管理,按照精心建设区域性“三

4、心一区”目标,在全力实施区域统筹、市区联动、 “西进北联”的框架内,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改善发展环境,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努力把 XX 区建设成为城区经济的排头兵、和谐社会的示范区、 “魅力宜昌”的展示地。(一)以背街小巷改造为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加大项目建设投资力度,逐步完善辖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背街小巷、杂居小区改造进程,逐步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加强市政设施维修维护监管,逐步提高市政服务水平。(二)以细化管理为手段,促进市容市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狠抓环境卫生作业质量,确保环卫保洁无缝隙不间断;狠抓城市综合管理,确保监管考核及时有力;狠抓农贸市场、

5、七小门店专项整治,确保成果显著长效。(三)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带动城市经营管理难点突破。积极推进 XX 区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积极推进绿化管养市场化;积极推行路段长责任制;积极推行城市网格化试点。二、城市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城市管理经费投入不到位1、背街小巷和杂居小区、社会型小区改造资金投入不足。我区现有 43 个杂居小区、社会型小区,大都建于八、九十年代,建筑密度大、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快、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几年我们改造了 10 多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初步统计我区尚需改造的背街小巷多达 44 条,仅靠区一级政府来解决有很大困难,市城管局每年下拨资金只有 17 万元,资金缺口

6、相当大,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2、下拨的环卫经费严重不足。辖区环卫作业范围内居民住户总数为 45000 多户,作业面积近百万平方米.以此为基数按标准计算,我区环卫管理作业经费为 487 万元,市环卫处下拨环卫经费只有 160多万元。下拨经费与实际金额相距甚远,环卫经费严重不足。 3、绿化费用不足。目前没有一个合理的绿化费用收取依据,绿化费用收取难度大,导致绿化种植后无维护能力。4、街道、社区城市管理资金不足。街道承担组织指导社区、协调辖区单位、处理居民投述等工作,但是没有预算安排工作经费。在一些阶段性、应急性工作中,由上级部门划拨专款进行整治,不适XX 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5、

7、城市管理执法经费不足。西陵执法分局全年的工作经费按支队给大队核算经费计划,共计 54 万元,包括二万一千平方米的拆违费用,十一辆汽车、十辆侧三轮摩托车的燃油、修理费、办公费等全部因公需支出的费用,资金缺口巨大,大队人员长年加班无加班费,一些拆违工作也因经费问题无法开展。(二)部门合力共管协作不到位1、职能交叉,部门协作不力。城市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加上体制和法律规定上的不统一,经常导致相互扯皮、推诿,不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而且还影响工作合力的形成。如户外广告管理需要涉及工商、交通、建设部门;农贸市场管理需要涉及工商、卫生和建设部门;交通秩序维护涉及交通、交警和建设等部门。上述工作相关部门不能协调

8、配合就会出现管理不到位,形成死角。2、职权弱化,上下联动不力。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针对辖区具体情况,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主要负责落实“门前三包” 、社会小区建筑垃圾清运、野广告的治理以及居民杂物的清理等工作。各社区虽然配备了卫生专干及卫生协管员,但开展城市管理的职权很弱,仅凭宣传、教育、劝导、协调等有限手段很难开展城市管理工作。 【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3、职能缺失,小区自治不力。杂居小区和单位小区在辖区占了相当比重。这些小区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力,市容环境卫生水平无法与区管作业地域同步。4、职责不清,市区共管不力。市、区环卫作业地段交叉问

9、题。如:常浏路居委会辖区安居小区一直由市环卫处清运,环境卫生由物业公司负责组织人员清扫。201X 年,居民卫生费改为水费收取后,物业公司坚持了 1 年,从 201X 年开始,因收取不到其他管理费就撤离出来。目前,安居小区院内因无人清扫,环境卫生差,居民意见很大,多次反映到市环卫处,至今还没有解决。其它如香港名店街、北门外正街铁路坝雅斯等都存在类似情况,影响了辖区保洁质量。(三)行政执法难题解决不到位1、行政执法主体职责不明确。虽然在我区成立了城市管理执法分局,但职责上没有明确规定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在人事、财务管理上和西陵城监大队没有隶属关系,在业务上西陵大队主要还是以完成市支队下达的任务为

10、主,分局只能被动协调,工作效率低下。2、行政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城监西陵大队现有城管执法人员 97名,其中正式队员 54 名,协管员 43 名,如果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的全天候、全时段、全区域的市容管理要求,以建设部规定的执法人员按 5-8的比例配置的下限 5计算,执法人员缺口达160 多人,缺口比例达 60%(以 XX 区人口 40 万,流动人口 10 万计算) ,如果以地域面积、街道数或按在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计算城管执法人员,缺口则更大。因人员严重不足,迫使队员长年加班,队伍长期处在极度疲惫的状态。加上经费严重不足,加班工资多年来始终未得到解决,加之队员个人身份问题也没得到解决,抑制队员

11、工作积极性和整个队伍的正常运转。3、行政执法难度不断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和城市贫困人员,受自身条件限制和城市就业容量限制,占道经营成为他们谋求生活来源的简单选择。在实际执法活动中,由于切断了占道经营者的生活来源,暴力抗拒执法的事例时有发生,执法队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4、行政执法疏导空间有限。XX 区作为 XX 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及交通密度大,有限的城市空间几乎没有可以作为市容管理疏导的场所,集贸市场、小商品市场严重馈乏,原有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也有相当一部分改作他用,城市功能的缺失,客观上造成市容管理的难度。(四)社会参与支持不到位 1、全民素质尚待提高。市民的公德意识、法律素

12、质、行为习惯与城市文明发展的要求有差距。 “少数人清扫保洁、多数人乱扔乱倒” 、“少数人管理、多数人旁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2、社区自治管理常遇难题。社区居委会因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一些城管问题因缺乏市民配合难以解决。例如,对装潢垃圾、无主垃圾以及非常规垃圾的清除责任问题,对居民区的违建问题,社区干部解决不了。不少社区都 。 “门前三包”的监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出现问题的单位、个体要追究责任,实施处罚。按照XX 区城市综合管理办法定期考核,实行经费与考核成绩挂钩,推动基层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落实。建议政府出台“门前三包”管理责任制度,统一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和奖罚措施,把“门前三包”制

13、度化。5、小区物业管理,弥补区管真空。建议由市房管部门牵头,按杂居小区状况进行分类,推行不同的物业管理。对参与杂居小区管理的物业公司,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三)完善城管行政执法工作体系,逐步实现高效执法1、以合理规划为先导,降低执法疏导难度。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市政环卫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是否符合城市管理的规律、要求密切相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规划、建设的先天不足带来的。因此,要跳出管理抓管理,认真做好规划和建设环节的基础性工作,从源头抓起,制订全区城市管理专业规划,完善对广告店招、夜景亮化、农贸市场、早餐摊点、大排挡、修理修旧摊位、公厕、垃圾中转站、停车场

14、等城市配套设施的专项要求,发挥好规划的先导作用和约束功能。在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关城市配套设施纳入建设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2、以明确职能为基础,保证执法顺利开展。 【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各类报告第七篇:关于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的调研报告根据 3 月 15 日全省城市工作会议调研工作座谈会精神和陈加元副省长的要求,在开展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有关专题调研中,省编办牵头,会同省建设厅、省法制办等部门承担“城市管理体制”专题调研任务。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人员赴温州、乐清、宁波、嘉兴、桐乡等市作了调研。在此基础上,

15、结合省建设厅、省法制办等相关部门提出的调研意见,我们对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问题作了认真研究。一、我省城市管理体制现状 1998 年 10 月,省委第十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7 年多来,经过浙江人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浙江城市化全面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省城市化水平由 1998 年的 36.7%提高到 201X 年的 55%左右,设区城市 XX 县城建成区面积从1998 年的 1008 平方公里扩展到 201X 年的 1920 平方公里;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完成的 201X 年度中

16、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分析排序,浙江 11 个市全部进入百强,其中有 6 个市进入“全国 50 强” ,分别是杭州(第 5 位) 、宁波(第6 位) 、温州(第 19 位) 、绍兴(第 29 位) 、台州(第 38 位)和嘉兴(第 44 位) 。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X 年有 30 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村镇建设也迈出了重大步伐,201X 年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 400 多亿元,完成 480 个示范村、5060 个整治村的建设和整治任务,农村发展滞后状况得到明显改变。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推进城市化战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城市管理涉及国土、水利、交通、卫生、环保、工商、公安、人防等政府众多部门,与城市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则是规划建设部门。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省各地为适 XX 市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各地实际,在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如:各市、县都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立了城市建设监察队伍,以加强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从 201X 年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