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上传人:xinq****976 文档编号:24077597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86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煤炭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煤炭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煤炭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煤炭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炭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彭 德海 发展 研究 中心 )目录一、 我国 煤炭 资源 分布 状况二、 煤炭 在我 国能 源结 构中 的比 重三、 2009年煤 炭市 场运 行特 点总 结(一)原煤产量总体保持快速增长 (二) 2009年煤炭需求呈前低后高态势(三)煤炭进口大幅增长出口快速萎缩 (四)国内外煤价走势先抑后扬四 、 2010年煤 炭市 场预 测(一) 煤炭市场需求保持旺盛(二) 煤炭产量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三) 2010年煤炭进口 将 会回落(四) 煤炭需求将继续增长 但抑制因素逐步增强(五) 2010年国内煤价或将整体震荡上扬五 、 2009年 我国 煤炭 进口 增加 出口 减少

2、原因 特点分 析(一) 供求原因:国际煤炭市场比国内煤炭市场宽松(二) 价格原因:在我国沿海地区进口煤炭价格低于国内价格(三) 政策原因:国家鼓励进口限制出口的政策影响煤炭进出口(四) 体制原因:煤炭和电力行业之间的煤电之争(五) 垄断原因:煤炭和电力都属于相对垄断的行业六、 煤炭 产业 政策 分析(一) 国家能源 “ 十一五 ” 规划(二)未来我国将采用高成本使用能源的约束政策 (三) 国家煤炭工业 “ 十一五 ” 规划(四) 山西省煤炭产业 “ 十一五 ” 规划七、 晋城 市煤 炭工 业发 展状 况分 析(一)晋城市煤炭工业现状 (二)晋城市 “ 十一五 ” 煤炭行业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三

3、)煤炭行业重点项目规划及配套条件 (四)晋城市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 况我国是世界 煤炭 资源大国,也是煤的生产与消费大国。 煤炭 在我国能源生产、 消 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 国煤资源丰富, 种 类齐全。 截 至到目前, 我 国煤 矿探明保有储量为 10032.58亿吨,累计探明储量 10432.23亿吨。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是世界三个煤炭探明可采储量超过千亿吨的煤资源国。美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 2499.94亿吨,占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总量的 25.4 ,居世界第一位; 俄罗斯煤炭探明可采储量 1570.10亿吨, 占世界煤炭探明可采 储量总量的 15.9, 居 世

4、界第二位; 中 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 1145.00亿吨, 占 世 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总量的 11.6,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地域广泛, 自 北而南, 大致呈现出三个条带。 天 山阴 山以南、 昆 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 包 括西北地区大部、 华 北地区、 河 南 和华东北部, 分 布着各种变质程度的烟煤和无烟煤, 只有少量褐煤; 昆 仑山秦 岭大别山以南地区,包 括西南地区、中 南地区大部和华东南部,以 高变质煤为 主 ,中变质烟煤和褐煤很少。具有 “ 东少西多、南贫北丰、相对集中的特点 ” 。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和贵州五个省(区)。我国 煤炭 资源 分布 4%

5、45%8%14%12%13% 4%1京津冀规划区 2晋陕蒙宁规划区 3东北规划区4华东规划区 5中南规划区 6西南规划区7新甘青规划区资料 来源 :国 家发 改委由于煤炭资源分布不均, 主 要集中在经济不发达的西南、 西北地区, 能 源 需求量较高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布较少, 这种产地和市场的分离, 决 定了铁路 公路海运的运输能力将极大影响煤炭的跨省销售,长 期以来铁路作为煤炭外运的 主要运输方式, 一 直受运输能力的制约, “ 十一五规划 ” 铁路行业将 大幅增加投资 ,铁路运力的大幅增长将促进煤炭的跨省运输, 平衡资源分布, 有 利于缓解煤炭 运力紧张局面 。煤炭生产主要以国有煤矿和地方

6、煤矿生产为主,历 史上国有煤炭企业的投 资不足, 造 成了产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节奏, 但由于能源的刚性需求, 国 家放开 了地方煤炭的开采, 最近几年乡镇小煤炭生产企业安全事故频发, 并 对当地的环 境造成极大破坏, 国 家已经着手整顿煤炭企业, 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将关闭淘汰 ,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高,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 中的比重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 煤 炭在我国既具有储量优势, 又具有成本优势, 且 分布也最广泛, 我国目前预 测已 探明 的可 开采 总储 量 为 1145亿吨,占世 界总 可开 采储 量的1, 而 石油仅占 2.4, 天 然气仅占 1.2

7、。 煤 炭所具有的储量优势决定了我 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 在 50年代 , 煤 炭 在 我 国 一 次 能 源 结 构 中 的 比 重 高 达 90, 随 着 60年代大庆油田和 70年代渤海湾诸油田的发现和开发,煤炭单一型的一次能源结构才有了一 定 程 度 的 改 变 。 煤 炭 在 一 次 能 源 生 产 和 消 费 中 的 比 重 有 一 定 的 下 降 , 但 从1978年开 始 , 我 国 大 量 出 口 原 油 和 部 分 烧 油 电 厂 改 为 烧 煤 , 煤 在 一 次 能 源 结构中 的 份 额 又 有 回 升 , 2006年数据统计煤炭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 76

8、%和 69%。我国虽然是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 年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但 由于 经济增长强劲, 能源需求量也保持在高位, 由 于国内的强劲需求以及资源品进出 口政策 导 向 的 变 化 , 近 几 年 我 国 煤 炭 的 进 口 量 逐 年 上 升 , 2007年 1月份 海 关 统计显示我国已经成为煤炭的净进口国, 由 此大宗商品中的 “ 中国因素 ” 可能会成 为国际市场上影响煤炭价格的重要因素, 我国若持续保持月度煤炭净进口, 将 拉 升亚太地区煤价。 另外由于经济结构,以及节能环保政策的执行不利,我国的单位 GDP的能源消耗已经处于瓶颈, 近 几年下降缓慢, 按 照 “ 十五 ”

9、 的能源计划, 能 源消耗 每年增 长 3.26%,单 位 GDP能耗 比 “ 九五 ” 期末 降 低 15%到 17%。 实 际 情 况 却 是 ,“ 十五 ” 期间能源消耗每年增长 10%,单位 GDP能 耗 比 “ 九五 ” 期末上升了 27%,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需要政策进一步的推动,短 期来看我国经济的这 种能源消耗结构还没有扭转的趋势。 三、 209年煤炭市场运行特点 总结(一 )原 煤产 量总 体保 持快 速增 长原煤产量总体保持快速增长。 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9年, 全 国累计 完成原煤产量 296477.24万吨,同比增长 12.69%。2009年原煤生产主

10、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受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影响, 山西省原煤产量有所下降, 内 蒙古原煤产 量快速增长,取代山西成为全国原煤产量最多的省区。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9年,山西省完成原煤产量 59353.98万吨,与 2008年相比,减少 1593.1万吨,据此测算 , 下 降 2.6%。 2009年内 蒙 古 完 成 原 煤 产 量 60058.45万吨 , 同 比 增 加 13216.4万吨 , 据 此 测 算 , 增 长 28.2%,成 功 超 越 山 西 , 跃 居 全 国 分 省 区 煤 炭 产 量 首 位。虽然内蒙古原煤总产量成功超越山西, 但是由于其煤炭资源以褐煤居多, 煤

11、 种 结构存在较大缺陷,煤炭总体质量较低。 二是 2009年新 增 原 煤 产 量 主 要 集 中 在 西 北 地 区 , 中 国 煤 炭 生 产 重 心 加 快 西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9年,内蒙、陕西、宁夏、新疆 4省区合计同比增加原煤产量 22589.3万吨, 占 全国新增原煤产量的 65.9%。 也 就是说, 2009年 全国接 近 2/3的原 煤 产 量 增 量 都 集 中 在 包 括 内 蒙 古 在 内 的 西 北 地 区 。 山 西 原 煤 产量下降, 西北地区原煤产量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煤炭生产中心加速西移。 由 于原有 的大秦 线 以 外 运 山 西 煤 炭 为 主

12、, 煤 炭 生 产 中 心 的 西 移 一 方 面 增 加 了 煤 炭 运 输 的 难度,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煤炭运输成本,从而支撑了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三是 新 增 原 煤 产 量 中 , 一 般 烟 煤 和 褐 煤 占 绝 大 多 数 。 与 2008年相 比 , 2009年,全国原 煤产 量累 计同 比增 加 31707.3万吨。其中 ,炼 焦烟 煤减 少 1181.1万 吨 ,无烟煤增加 4532.7万吨, 一 般烟煤增加 24401.8万吨, 褐 煤增加 6537.5万吨。 也 就是说, 一 般烟煤和褐煤产量增量占全国原煤增量的比重达到了 90%以上。 一 般 烟煤和褐煤产量快速增加、

13、占全国原煤产量比重快速提高, 其 原因正是山西省原 煤产量下降, 内 蒙古原煤产量大幅增加。 内蒙古虽然煤炭资源丰富, 但 是优质的 无烟煤资源和炼焦煤资源较少,褐煤资源储量较多。(二 ) 2009年煤 炭需 求呈 前低 后高 态势我国煤炭消费主要集中于电力、 钢 材、 建 材、 化 工等四大行业。 目 前, 四 大行业煤炭消费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 80%以上。火电行业: 受上半年经济相对疲软和煤炭价格高位维稳等因素影响, 火 电 发电量持续下降, 6月份之后,经济回升势头逐步增强,火电发电量逐步实现由降转升 。 据 国 家 统 计 局 统 计 数 据 显 示 , 2009年, 全 国

14、 累 计 完 成 火 电 发 电 量 29814.2亿千瓦时, 与 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1956.8亿千瓦时, 增 长 7.2%。 在 火电发电量实 现由降转升的同时, 电 煤利用效率持续提高。 数 据显示, 2009年 1-1月份, 全国 供电耗 煤 率 为 339克标 煤 /千瓦 时 , 同 比 下 降 6%。供 电 耗 煤 率 的 快 速 下 降 将 在 一定程度上减缓电煤消费的增长速度。据中 电 联 统 计 数 据 显 示 , 2009年 1-1月份 全 国 供 热 耗 用 原 煤 12508万吨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244万吨, 增长 1.99%。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2009年

15、电煤需求增速远小于原煤产量增速,这 说明全国范围内动力煤供求形势整体较为 宽松。钢铁行业: 钢 铁行业用煤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炼焦用煤, 一 类是烧结和 喷吹用煤。烧结和喷吹用煤一般是无烟末煤和长焰煤组成的混煤。 2009年年初以 来 ,受焦炭出口急剧萎缩, 以及上半年生铁产量增速较慢等因素影响, 焦 炭产量持 续下滑, 其 中, 1-8月份全国累计完成焦炭产量 22192.8万吨, 同 比下降 1.31%。 9-12月份, 受 2008年同期焦炭产量较低影响, 出 现了较大的单月同比增幅。 2009年 全年累计完成焦炭产量 34501.7万吨, 同 比增长 10.5%。 焦 炭产量决定着炼

16、焦煤的 需求量, 在 各个行业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同时, 炼 焦行 业也不例外。 因 此, 2009年, 炼 焦煤需求量增幅应该小于焦炭产量增幅。 但是, 由 于 2009年国内炼焦煤 产量不增反降, 所以国内炼焦煤资源供求相对偏紧, 只 能加大进口力度开满足国 内需 求 。 2009年 6月 份 以 来 生 铁 产 量 明 显 加 快 , 2009年 , 全 国 累 计 完 成 生 铁 产 量54374.8万吨,同比增长 15.9%。这带动了无烟末煤等烧结和喷吹用煤快速增加。建材行业:建材行业煤炭需求主要是用来提供燃料,耗煤大户主要是水泥、玻璃等。 受 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影响, 2009年水泥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国 家统计 局数 据 显 示 , 2009年,全 国累计完成水泥产量 162897.8万吨,同 比增加 24059.5万 吨 ,增长 17.9%。但是,受出口下降和国内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 2009年玻璃产量增长较慢。 2009年全国累计完成平板玻璃产量 56073.3万重量箱,同比增长 1.7%。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