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城乡一体化三圣花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21931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市型城乡一体化三圣花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都市型城乡一体化三圣花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都市型城乡一体化三圣花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都市型城乡一体化三圣花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市型城乡一体化三圣花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都市型城乡一体化:三圣花乡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这是五个充满诗意的景区名字。但是谁又能想到,就在三四年前,这里还只是位于成都市中心区边缘的五个普普通通的村子,被称为“ 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的偏僻角落。就因为是农村,当地农民只能靠小打小闹式的种花来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始终无法摆脱贫穷和落后的宿命。而今天这里却摇身一变,成了成都人争先恐后前来休闲的“五朵金花”,成了刚刚兴起的乡村旅游的示范基地,成了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们纷纷前来观摩学习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田,成了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最靓丽的一张名片、一个时代的新宠儿。“五朵金花”所在的 5 个村子位于成都锦

2、江区三圣花乡,全乡面积 12 平方公里,人口不过 18 万人,村民世世代代基本以种花为生。三圣花乡并不具备快速发展的先天条件:这里的土壤属于成都龙泉山脉的酸性膨胀土,土质不好,全乡长期处于“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的境况。加之又刚好处在城市的通风口上,按规划不能作为建设用地,只能用于城市绿地,不可能像其他城市近郊那样推进城市建设。乡里最穷的时候人均年收入只有一千多元,与锦江区其他地方日新月异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改革突破口选在了“五朵金花”中的第一朵“ 花乡农居 ”所在的红砂村。红砂村村民一年四季以种花为主,但一直没有形成气候。区政府经过周密的调研,决定打好“花木之乡”牌,通过争取举办“

3、四川省首届花博会”来带旺这里的人气。他们创造性地提出要办一届永不落幕的花博会,即围绕城乡一体化,为农民变为市民创造制度环境,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不能为办会而办会,背上沉重的包袱。锦江区政府首先按照川西民居风格对红砂村的农房进行统一改造,同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在保持农民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以流转的方式把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租给公司或大户,集中整理,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单位产出效益。同时在政府引导下引进 28 家龙头企业,结果仅花了 1 400 万元就完成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没花一分钱,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花博会的成功让当地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

4、的希望,一些有经营能力的人也趁势自主经营起了农家乐,赚得盆满钵满;能力欠缺的人,则靠出租房子、土地流转、入股、打工四条途径,也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经过努力,上万平方米的花博会展馆变成前店后厂的鲜花市场,应用美国维生公司小盆花规模化生产的设施化栽培技术已经垄断了省内某一花卉品种,同时将一年按月份用不同主题花卉轮番举办“花卉时节”和“激情红砂之夜”活动,发动群众参与,从而使得红砂村的品牌效应逐渐形成。在红砂村的示范带动之下,其他四朵金花也相继问世,走上了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幸福梅林 ”依托梅花种植的传统优势,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产业。现已形成一千五百余亩、两百多个品种、

5、二十余万株的梅花种植规模,是全国四大梅花种植基地之一,每年举办的“梅花节”已成为成都乡村旅游的品牌之一。此外,幸福梅林还将修建成都市第一个集汽车娱乐文化、汽车销售、服务、博览、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汽车主题公园。“江家菜地 ”通过“ 市民认种 ”的方式,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由农民把土地整理出来,在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由合作社整体推向市场,让市民来认种,收入扣除用于基础设施、维护和保洁的费用外归农民所有。城里人在这里回归自然,体验劳动的喜悦,在农村里又有了一个自己的家,村民们也随着城里人的到来找到了财路,小村的面貌顿时焕然一新。“东篱菊园” 是全国唯一集菊花种植、观赏为一体的菊花大田

6、种植特色产业园,突出菊花的多种类和菊园的大规模,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原有农户既可以从事以菊花为主题的花卉种植,也可以经营由农房改造成而成的乡村酒店和农家乐,同时引进“赏菊吃蟹” 等特色餐饮和多种形式的休闲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延伸菊花产业链,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荷塘月色”以种植莲藕和花卉为主,已形成了两百余亩的荷花种植面积,同时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通过租用农房改造成画室引入自由画家的方式,打造以绘画、音乐为主题,创作交流,作品展出销售,乐器制作、销售、展示和器乐演奏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田园“艺术村”,成为众多绘画、音乐爱好者、艺术家们的“创业乐园”。此外,还引入以周春芽为

7、代表的当代画家在荷塘月色建立中国成都当代艺术基地,提升了“艺术村”整体品牌的形象。而在 2006 年举办的荷花主题灯会和成都摇滚马拉松活动都取得了轰动效应。三圣花乡的“ 五朵金花” 代表了都市型城市一体化模式,即对于城区范围内的乡村地域,依托其临近城区的优势,以市场化运作方式,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展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服务产业,鼓励农民参与和从事经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探索了不征地、不拆迁、不失业、不失利、不失权“五个不”的新路子,使农民就地享受城市化的文明成果。到 2005 年时, “五朵金花”的名气已经越来越大,每到周末城里人纷至沓来,在锦江区的闹市街头,到处可以看到举办各种花卉

8、节和休闲活动的广告,原来对此不愿问津的旅行社也闻香搞起了乡村旅游。虽然开了好头,锦江区政府却不满足于现状,为了保证“五朵金花”的长盛不衰,区委书记找到王志纲工作室,探索下一步的提升战略。在当时确实有人对“五朵金花”的成功抱以不同的看法,在很多人眼里, “五朵金花”不过是成都的又一个超级农家乐,不但人均消费水平过低,而且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始终是个问题;也有人认为, “五朵金花”是政府一手打造而成的,是政府拿钱堆出来的,一旦政府停止输血, “五朵金花 ”肯定要打蔫。然而,工作室却坚定地认为, “五朵金花”不仅不是一个简单的超级农家乐,反而蕴涵着大跨步提升的各种空间。首先是战略地位的提升。在相当长的时

9、间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世人瞩目的焦点问题,社会各界都渴望能有一些革命性的样板田出现,而“五朵金花” 作为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官,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初具雏形,如同 20 世纪 80 年代的国人去看深圳、90 年代去看浦东一样,完全有可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浪潮中的“转世灵童”,为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研究提供一个永不落幕的大舞台。其次是产业地位的提升。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文化之都、休闲之都、人居之都、商务之都,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升级。依托城区边缘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优势,以田园为表,以都市为里,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特色“田园都市”,将是“ 五朵金花”区域价值提升的必然选择。在工

10、作室的构想中, “花乡农居”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 “幸福梅林”以乡村美食为主题、“江家菜地”以乡村运动休闲为主题、 “东篱菊园”以休闲商务为主题、 “荷塘月色”以创意产业为主题,这种文化因子和产业因素间发生的化学作用促进了传统农业经济向休闲经济的转变,增加了产业的文化附加值,这就为“五朵金花”找到了产业升级的方向,为其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从更深层次来说,也打造出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水乳交融、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五朵金花 ”进入战略提升期中国著名策划专家王志纲率其工作室历经几个月的调查研究,于近日提出了我区“五朵金花”的提升意见。 2006 年 2 月 8 日下午,白刚

11、、张济环等区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和区级各部门、街道的主要负责人在区政府南一楼会议室,听取了王志纲工作室题为从都市田园到田园都市的“ 五朵金花” 整体提升方案汇报。会议由区委副书记郭杨主持。 方案从态势分析、战略定位、战略提升、战略构想和营销思路等方面回答了如何提升战略地位,使“五朵金花” 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如何提升产业层次,使“五朵金花”实现价值最大化;如何创新运营模式,使“五朵金花”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三个命题,为进入战略提升阶段的“五朵金花” 指出了发展方向。著名策划人、王志纲工作室首席策划师王志纲随后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他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区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宏观走势,结合鲜活的策划案例、丰富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指出了“五朵金花”出现的重要意义、应当担当的历史角色,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一是要有高度, “没有高度就没有空间”。 “五朵金花”要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勇担先行者、示范者的角色。二是要有深度。 “乡村旅游”只是浅层次的、易于操作的破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课题还有非常丰富的层次和内容,需要不断地从深度上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