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跨区跨专业的北京大学考研经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21018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校跨区跨专业的北京大学考研经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跨校跨区跨专业的北京大学考研经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跨校跨区跨专业的北京大学考研经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跨校跨区跨专业的北京大学考研经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跨校跨区跨专业的北京大学考研经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校跨区跨专业的北京大学考研经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校跨区跨专业的北京大学考研经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校跨区跨专业的北京大学考研经历http:/ 心路首先我得申明,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善于和喜欢表达自己情感的人,写这部分,是因为这一年来的考研生活是那样的波澜壮阔,那样的跌宕起伏,那些成功的愉悦与失败的痛苦,磨砺了自己的意志。无数次孤身一人在图书馆熬夜苦读,无数次深夜疲惫不堪地骑车几里地回宿舍睡觉,现在想来,涌上心头的,苦固然有之,然而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那是一种奋斗的豪情,激扬的青春。那些日子,我找回了失去已久的童年时的梦想与激情,并为了这些梦想而奋斗,这一切,与我而言,是一笔财富,促我成长。1)突围2005 年,我 23 岁,工作三年。我上学早,从小到大,我一直和比自己大两三岁的人在一起,

2、大概是因为这样,十几年来,我似乎习惯了身边的人比我大的感觉。然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身边的大学生们,居然都是 87 年出生的小孩子,填履历表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已经是工作三年的老同志了。同学们或娶妻,或买房,一个个都成家立业了,我突然无限的惶恐,我意识到,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我该怎么办?娶妻生子么?似乎时间还早,等到二十七、八,应该也不晚吧?嗯,离青春的结束还有几年时间,我该好好考虑下该做点什么了。回首我生命的前 23 年,是那样的平淡,那样的按部就班,那样的乏善可陈,甚至不用等到老的时候,我现在就已经不能回忆起我究竟怎么就已经吃过了几万顿饭,度过了几千个日日夜夜。成家后,我的人生会更加

3、平淡,更加按部就班,更加乏善可陈。我不甘心,在这青春的尽头,我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才对得起童年时的那些梦想,才对得起望子成龙的父母。 考研吧,2004 年年末的某天,我对自己说。2)扬帆决定考研后,我很是为自己激动了一番,这大概是人之常情,那时的自己,只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提前预支了一下破茧的激情,却没看到脚下的路其实是那样的曲折而崎岖。无论如何,我总是定下了考研的决心,虽然本人生平其实下过无数不了了之的决心,但是这一次,我相信自己不会动摇,因为青春不等人,我实在已没有多少重来的机会了。在决定报考什么学校的时候,我也没有费什么周章,因为我考研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突破自我。我在一所高校工作,

4、收入虽然不高,倒也尚算优厚,而且说句讨扁的话,本人对钱也不是很在意,考研主要还是想换一个环境,多学点东西。况且,在研究生如过江之鲫的今天,一般学校毕业的研究生大概找到的工作和我现在的工作区别不大。既云“突围”,再选一所和我本科学校差不多的学校就实在有些名不符实鸟所以我选择了一所名校,我童年时的梦想 北京大学。彻彻底底的“三跨” 跨校、跨地区、跨专业。其实考过后想想,报考名校“性价比” 还是比较高的 都是考研,都要花几个月时间,考一般学校无非是心理压力小一点,书少看一点,苦少吃一点,但我辈既然考研,本就已经很苦,既然如此,再苦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一同学,原本打算报考南大,结果最后报名的时候因为

5、求稳,改成一所普通学校。结果考到他们专业的第一名,比第二名总分高出 30 分,郁闷之情可想而知 付出那么多,却因为自己不敢“冒险”,得到的完全不成正比。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最初的激动之后,我才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选择的这条考研之路的艰辛:我是跨专业,所以专业课完全白手起家;英语大二的时候稀里糊涂过的四级,基本上接下来的 6 年就没再碰过;所幸不用考数学,但是专业课的 10 本书也够我喝一壶的了。再加上我是在职考研,困难不言而喻。我唯一的“优势”大概就在于我着手准备考研的时间比较早 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考研,这大概是很多学生朋友做不到的。但这同样意味着漫长的煎熬,整整一年,我晚上

6、推掉了所有应酬,心里时刻绷紧弦,只要有时间就得看书。这种神经质的心理状态维持了一年,甚至已经成了一种功利的思维习惯,我每做一件事,就在想这件事跟我考研有没有什么关系,若是没有,就想怎么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应付过去。比拼命学习更要命的是那种时时袭来的恐惧感和彷徨感:如果今年考不上怎么办?我报了这么一所名校,别人会不会笑我自不量力?如果当初我选择一所差一点的学校,现在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大压力了,那么我要不要换一所学校呢?种种彷徨一直伴随了我考研的 12 个月,我就一直在和自己心里的这些念头斗争,我不停的告诉自己: 选择了北京大学有我自己的理由,既然当初做了这个决定,现在就不能半途而废,不要理会别人的冷

7、眼,若想避免考不上的噩运,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看书,其实即便考不上,这一年来自己的收获其实也挺大的,至少基础打下了,明年再卷土重来的难度小了很多。说实话,相比学习本身,这种内心孤独的挣扎才是最痛苦的,这也是让无数考研人放弃最初的梦想的最大的原因。我很高兴,我坚持了一年,从未轻言放弃。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我总是战胜了自己,这是另一种收获,它对我成长的意义其实要大于被录取本身。二 各科经验1)英语我的英语基础并不好,除了第一次就侥幸过了四级外,我大学四年在外语上的记忆除了惨痛还是惨痛。我考过无数次六级(从大二开始六级考试一次不落),得分从未超过 50,有一次还创造了 28 分的“奇迹” 。但是我去年六

8、月份,在阔别学校三年以后,又参加了一次六级考试,却考出了487 分,阅读理解错了 3 个。这次考研,我给自己估了 70 分,完型 6+阅读理解 32+新题型 8+翻译 5+小作文 6+大作文 15。最后出来的成绩有些令人失望,只有 67大概北京地区改卷的确比较严一些。总结我学英语的经验,其实都是老调长谈,但是只有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后才能真正明白这些经验的重要性。可能看我唠叨的都是即将开始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所以请你们一定不要把我下面的话又当作废话,如果你能够按照这些去做的话,你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的:(1)背单词但凡提及英语,必先提到单词问题,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要说的是,单词真的是学英语的核心,单

9、词背不好,阅读理解、翻译、完型、写作都无从谈起。语言其实就是语法+ 词汇,而大家经过中学大学的学习,语法基础都不会太差,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考研英语就等于背单词!所以一开始,如果你单词基础不好的话(我指的是像我这种四级单词都没背全,六级单词从没背过 C 的筒子),上半年什么都不要干,就老老实实找本单词书背单词吧!首先,我想说一下我总结的背单词的几个误区:A 不要迷信什么“通过阅读背单词”之类的鬼话,在你单词基础不好的时候去阅读,只会让你的挫折感倍增,而且把时间全部浪费在不停的翻字典上,效率极低。所谓“通过阅读背单词”是指在单词基本背熟的情况下,通过精读提升掌握单词的深度,同时通过在不同语境中记

10、忆单词,加深对单词的记忆。等到了 5、6 月份,单词基本记住的时候,你再开始精读不迟,这部分后面还有阐述,在此不再赘述。B 不要用那些像砖头一样的单词“宝典” ,在我认识的朋友中,除了极少数意志坚强的外,没有几个能坚持看完那枯燥无聊至极的几百页的宝典的,更别提反复几遍把它背熟了即便看完了背熟了,那至少也是 10 月份的事了,到时人家都开始冲刺了,你再开始准备阅读和写作么? 再说记住那么多生僻的义项有什么用,至多能在完型上讨 1-2 分的便宜。C 背单词时候不要指望能够通过“地毯式” 的记忆一遍记住,大家都不是天才。很多同学背单词的时候喜欢一个单词重复几十遍,以为这样记得比较踏实,但是这样子往往

11、很“踏实”的一遍看下来,还是记不住多少单词,于是以为自己记忆力有问题。其实人的记忆力都差不多,大家第一遍看单词都记不住多少,只是重复的多了,大脑里这个单词的记忆痕迹才会深,所以背单词其实就是重复。但是重复是有技巧的,在同一时间重复很多遍,绝对不如在不同的时间重复同样的遍数的效果好。D 不要不重视单词的读音。单词的读音是单词的基础,这句话不是没有根据乱说的,现在不考听力了,所以很多同学可能会以为单词的读音不要紧了,只要考试的时候认识就行了。且不论复试的时候要考听力,即便没有听力,根据单词的读音默写单词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同学阅读时单词都认识,但是一写就错,就是由于背单词的时候没有注意弄清楚单词的读

12、音造成的。下面说一下我总结的背单词的方法,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首先,找本单词表,越薄越好,只要有注释、音标、常见词组就可以,一般市面上的 10 块钱以内的单词表都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只要价格便宜,自己看着舒服就好。第一阶段:1-2 个月时间,找份有读中文注释的录音,边听边翻单词表,一般全程录音有 8-12 个小时左右,每天看 1/4,大概 1500 个单词,之所以要听录音,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自己有正确的发音,另一方面,我认为同时通过耳朵和眼睛两方面会使大脑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增强。总之,经过这样的反复十几遍,一般至少可以做到对每个单词有印象。我自己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后,可以做到大部分的单词能认识。这一

13、阶段是最艰难的阶段,但只要能坚持过这 1-2 个月,大家的背单词之路都会平坦的多。第二阶段:还是要快速浏览,速度可以慢一点,把不会的单词抄到一个小本子上,这样你会发现自己不会的单词其实已经不多了。然后把这个小本子随身携带,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翻,同时继续一遍一遍理单词表。这一阶段比起第一阶段要轻松的多。第三阶段,可以不用看单词表了,再把现在不会的单词抄到一个小本子上,每天看看这些不会的单词。同时开始做阅读,通过阅读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我建议大家开始做阅读的时候以精读为主,把从 96 年以来的五十几篇阅读真题仔细研读几遍。务求把每个单词每个句型的意思搞熟。等这一阶段过去后,大家的单词应该就没有问题

14、了,以后只要抽空把单词表拿出来随便翻翻就可以了。我从 6 月份开始就不再背单词了。(2)阅读阅读是英语的重中之重,而同学做阅读理解的两大难点就是单词和长难句。在这里我首先谈谈长难句如何突破的问题。网上关于阅读长难句技巧的文章很多,这些技巧都是很好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多练,不然光谈技巧,不会应用还是没有用,我推荐考试虫的那本长难句的书,我只做了 2/3 就感觉获益匪浅,大家看的时候不要一看完句子就看中文解释,一定要动笔,把每个句子先自己翻译一遍,写在本子上,然后再对照书上的解释,这样做是很痛苦的,因为你要承受无尽的打击我经常一晚上连一个句子都翻译不对:)但是只要你坚持一段时间,你再去做那些阅读理

15、解,你会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在阅读文章的选择上,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以真题为主,至于市面上那些模拟题,大家还是少做为妙。那些书一般文章怪异(有的书居然一大部分是记叙文,试问考试十几年来什么时候出现过记叙文的?还有的书文章里生词多如牛毛,让你读了以后怀疑自己看的是不是英语)而出题幼稚到极点(基本上在文章中找到原文对照一下即可)。出题思路与真题大相径庭,真题都是文章比较平和而题目刁钻怪异,所以这种模拟题做多了会使自己的复习思路发生偏差。当然找一本作为泛读材料还是不错的,个人比较推荐高教社韩鹏的那本阅读,那本书的选用的文章与真题来源相同,2005 年还和真题重复了一篇,就是关于语言进化的那篇。这本书的

16、缺点是文章巨长,题目又比较直白。另外在最后冲刺的时候张剑编的那本最后八套题也还不错,这些网上都有,大家可以下载回去做做看。最后说说技巧的问题,我个人是不怎么相信那些所谓解题技巧的,现在考研命题的组长三天两头的换,命题思路也在不断变化,以前新东方老师总结的那些技巧在 05年已经不怎么灵了,今年更加变态。但是考研命题的大的风格没有变,那就是注重对文章主题的把握,通过整体去推理细节。所以做题的时候,阅读文章是有技巧的,一般而言,首段末段,每段的段首一定要花时间读懂,具体的例子直接跳过不读,等题目考到再回头看不迟,总之文章的主旨一定要把握住,所有题目的答案都是和主旨相关的。(3)写作写作占总分的 30 分,地位不言而喻,写作也是本人颇为头痛的问题,也请教过很多英语专业的老师,看过很多教程,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我们复习写作是有针对性的,那就是针对考研写作。而考研写作虽然命题的题材千变万化,但其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