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慈禧与朝鲜明成皇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12732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末慈禧与朝鲜明成皇后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清末慈禧与朝鲜明成皇后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清末慈禧与朝鲜明成皇后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清末慈禧与朝鲜明成皇后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清末慈禧与朝鲜明成皇后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末慈禧与朝鲜明成皇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慈禧与朝鲜明成皇后(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朝兴衰背后的她们清末慈禧与朝鲜明成皇后的比较在漫长的古代史中,妇女的地位是卑微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匍匐在男权主义的淫威之下,然而奇怪的是出身平凡并无特殊之处的女人,当了皇后之后也能智谋自出,权倾朝野,把一个个权臣玩弄于股掌之上,成为实质上的皇帝。我将要论述的两个非凡的女人均生活在一个王朝兴衰的背后,对王朝的兴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韩国电视连续剧明成皇后反映的是历史上与我国关系极为密切的朝鲜半岛一百前多年的往事,明成皇后的经历是朝鲜李朝末期动荡历史的写照。由明成皇后我想到了差不多同一时期,对近代中国有着巨大影响的女统治者慈禧太后。首先分别介绍一下明成皇后和慈禧太后的人生经历。明成皇后:(185

2、1-1895)本名闵慈英,李氏朝鲜高宗的王妃,是朝鲜王朝最后一个国母。闵氏降生时,自 1392 年建立的李朝已有国 460 年,尽显末世景象。此时西学开始传入,在李朝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受到冲击,新旧思想展开了激烈斗争。而且,此时的李朝王室同我国清末爱新觉罗氏一样,王室日益虚弱,子嗣也越来越少。出身平民知识分子家庭的闵氏因为天生丽质,聪慧好学,八岁被选入宫,实则作为外戚企图操控王室的一个棋子安插在皇帝身边。初入宫廷的闵氏,内心产生了隐隐的危机(受丈夫的冷落) ,但她从小炼就的遇事泰然自若的功夫使她从来不把内心的忧虑和忌恨,写在脸上。她利用年轻的岁月,埋头读书,排遣内心的郁闷,她将中国的春秋 左

3、传及其他一些帝王治世经典读得烂熟于心,为日后御国弄权打下了基础。由于多病懦弱的丈夫根本承担不起国王的责任,闵妃战胜了大院君集团,逐渐揽权把持朝政,维护王权,以权力捍卫权力。朝鲜人历来对明成皇后褒贬不一,但由于她主张实施“仁政” ,同情贫民,所以受到朝鲜人民的推崇,加上她坚决反对日本侵略也符合朝鲜人民的民族热情,曾被后世史家称为“伟大的铁娘子” 。慈禧太后:(1855-1908)清朝咸帝之妃,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最高统治者,满洲镶蓝旗人。父亲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咸丰十二年被选入宫,封兰贵人。1856 年,生皇长子载淳(同治帝) 。次年,被封为懿贵妃。由于她容貌娇美,口才机灵,聪明过人,

4、所以得到了咸丰宠爱,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咸丰在位期间,由于体弱多病,所以朝廷政事渐渐由慈禧揽权,这也为她以后“训政” ,发动“辛酉政变”奠定了基础。1861 年,咸丰帝病死,六岁的载淳继位。1861 年 11 月,慈禧与恭亲王奕訢等贵族宫僚在北京发动“辛酉政变” ,改元同治,实行两太后“垂帘听政” ,自己掌握实权,并任奕訢为军机处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慈禧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的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绞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使清王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为了巩固清朝统治,慈禧采用了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中法战争期间,

5、她免去奕訢一切职务,独揽朝政。1886 年中法战争战败后,改“垂帘听政”为“训政” 。在亲政期间,她幻想列强出面干涉、调停,以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又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她残酷镇压了维新运动,使中国一次近代化尝试夭折。她利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热情,对外宣战,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又联合侵略者共同绞杀义和团。慈禧对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又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为了巩固政权,她在晚年实施“新政” ,导演了一出预备立宪的丑剧。1908 年病死,结束了对清朝长达 47 年的统治。两位皇后都处于西资东侵时代,闭关锁国的局面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封建王朝将要瓦解的时代。在风雨飘

6、摇的王朝末期,她们都曾数十年(闵妃 20 多年,慈禧 40 多年)执掌国家大权,都是“女强人” 。她们掌权的经历颇为相似:均年幼入朝并聪慧好学、精明、通达事理、善于理事、意志坚强,都有政治家的气魄;她们都爱读书尤其爱读史书,这也是她们长期统治的基础;她们的丈夫都体弱多病,性情懦弱,使她们得以渐渐掌权揽政;她们都试图挽救危亡,都利用改革等措施。她们的性格因素中都包括:机诈、残忍。在封建宫廷斗争中,权欲与人性时时交锋往往是权欲胜,人性败。透过胜利后她们的微笑,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有权欲!透过失败后她们流下的眼泪,我们看到的是东方封建帝国在西方资本主义猛烈冲击下濒于瓦解时掌权者的无奈与挣扎。她们的掌权,

7、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她们虽有高明的政治手段,但由于她们长居宫中,与世隔绝,不明世界大势,不能不断更新政治智慧、与时俱进,因而不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治国方略。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她们都曾寄希望于他国,而不是励精图治,只有小智谋,而没有大智慧。她们没有能力使国家真正摆脱危机,顺应历史的大趋势,走上强国之路,因而她们注定是历史的悲剧角色。俩位皇后具有许多相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一、明成皇后出生于平民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父,饱受人间疾苦,所以在掌权期间,她的政治策略多有利于百姓。慈禧出生于地主家庭,从小受良好的贵族教育,不了解百姓疾苦,在揽权期间一心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镇压太平天国,阻止维

8、新变法,绞杀义和团,签订数个不平等条约,犯了一件又一件让百姓怨恨的事情。二、明成皇后为了国家独立,不惜曲膝向日本借款,假借私用名义来充为军费,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慈禧恰与闵妃相反,在甲午战争期间,她私自挪用军费以用作自己六十大寿的经费,致使北洋舰队缺少军费购置武器而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因此许多爱国人士都视慈禧为罪魁。三、明成皇后深知李朝无论在军力、经济还是在统治集团的对外认识上都不具备主张开放的条件,因此她坚持闭关锁国。为了避免战乱,闵妃才被迫签订了江华岛条约 。而慈禧太后则一味顽固守旧、妥协,于是在其执政期间,相继签订了 中法新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9、使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四、后人评价闵妃没有使朝鲜真正强大起来,走上近代化的富强之路,但她的宁死不屈的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试图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最后为了国家被日本侵略者残忍杀害,博得了朝鲜人民的深切同情,激励了朝鲜的民族精神和反侵略的决心。而慈禧虽死的安详,却留下千古骂名。历史学家对明成皇后是褒贬不一的,而电视剧明成皇后主要偏重从正面表现了她为维护朝鲜王室利益而对日本宁死不屈的反抗,从而赢得了一部分韩国人的民族情感。慈禧和明成皇后都没有显赫的政绩,但慈禧却有显赫的“卖国事迹” ,提起慈禧,国人大都咬牙切齿。她在近代史中是封建顽固派的代表,尤其 1895 年后,逆历

10、史潮流而动,严重阻碍国家的近代化。她不明世界大势,只是关心如何在内外交困中继续维持对这个庞大而迟暮的封建帝国的统治权,对内钳制思想,拒绝变革,拒绝开放,甚至为了满清贵族的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比如割让台湾,比如辛丑条约等。所以作为封建专制主义的总代表,她只能是进步的对立物。但她并不是没有做过一些“好事” ,比如支持洋务运动,客观地讲,没有她的支持洋务运动是开展不起来的。又如,1901 年开始的新政尽管主观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从以上对慈禧太后和明成皇后的比较,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爱国者,治国国兴;卖国者,误国者,治国国亡”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时时刻刻铭记历

11、史教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撰写这篇小论文的过程中,随着搜集的材料的日益丰富详实,我对慈禧太后和明成皇后的认识逐渐深入,仿佛慢慢地揭开了盖在她们头上的层层神秘面纱,她们本来的历史面目逐渐清晰可见,也渐渐感到历史书上对历史人物的记述过于简单和平面,教材通常将人物淡化,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也只是简单枯燥的生平介绍,以突出历史事件,使本来生动多彩的历史人物显得苍白无力,使本来为多姿多彩的历史人物所吸引的我感到失望。同时也认识到历史剧虽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但有太多的不符合历史的戏说成分,比如电视剧明成皇后 。另外通过撰写这篇小论文,我也进一步对老师讲的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12、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有深刻的体会。首先,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从历史实际出发,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其次,判断一个人,不是看他的言论,而是看他的行动。再次,应当把历史人物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如果不能坚持这些原则,就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历史人物或作肤浅的历史评论,就会把立体的、复杂的历史人物变成泾渭分明的平面化标本。记得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写到: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横钺。歌未竟,东方白。我想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也许并不是读史、 希望自己不是只读史,更能掌握真正的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我想也许我未必会成为真正的智者,但至少不会是被漫漫的历史骗了的“无涯过客”了。作者 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一 16 班 于茜指导老师 刘畅2005 年 1 月烟 http:/ kjnfbnfdg965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