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11745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写作提纲2. 开题报告3. 内容提要4. 关键词5. 正文6. 参考书目写 作 提 纲一、序论在中国文学史上,能同时以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身份占一席之地者)的寥若畏星,曹操以其仅存的 20 余首诗歌、40 余篇文章,形成独特的节术风格,构成“建安风骨” ,对后代诗人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是非常难得的。二、正文1、曹操诗歌三大艺术特色悲凉慷慨的艺术特征;雄劲奋发的艺术风格;质朴明快的诗歌语言。2、曹操诗歌艺术风格形成原因所处时代的重大影响;与作者经历、地位、世界观息息相关;继承了汉乐府民歌风格;与戎马生涯急促写就有关。3、曹操诗歌风格的重大影响对“建安风骨”的形成起显著作用;

2、对后代诗歌评论与创作影响深远。三、结论曹操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值得学习,其风格影响重大深远,不可泯灭。开 题 报 告1、作者姓名2、学科门类、研究方向及年级、汉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学,09 秋,汉语言本科3、导师姓名与职称;郑乐农 中教高级4、研究题词;曹操诗歌风格及影响5、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中国文学史上,能同时被称之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人物为数寥寥,而曹操凭其仅存的四十余篇散文,十十余首诗歌,及其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同时拥有这三顶桂冠,年少时曾读其短歌行 ,感受颇深,故对其诗歌甚感兴趣,特撰本文对其诗歌风格及影响聊发一孔之见。6、选题及研究背景诗言志。诗风即人风。研究曹操不多的诗作,

3、或许更好把握、分析曹操的志向、胸怀及抱负,也更加清楚诗作文章均不多的曹操,能被后人赞称为文学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曹操的文章实在难找,而手头却有不少曹操诗作。于是,且走进曹操诗中,去品读诗作,咀嚼体味,鉴赏诗风,窥视这一枭雄的内心世界吧!7、研究方法、措施和步骤收集、查找有关曹操及其诗歌、文章有关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分析,然后进行归纳总结。8、准备情况本人查阅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 文学品 诗品论 唐诗三百首 文心雕龙等资料。9、预期目标撰写此文,意在让人们了解到,曹操确实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诗歌风格及影响足以证明他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家。10、具体进度和时间2009 年 2 月

4、开始收集资料2009 年 4 月6 月阅读、整理读书笔记2009 年 7 月9 月列出提纲并进行写作2009 年 10 月 8 日完成初稿2009 年 10 月 24 日完成修改稿2009 年 11 月 12 日定稿浅析曹操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李 小 敏内容提要: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其雄才大略在存数不多的诗文中亦有典型表现,研究曹操诗歌的三大艺术特点形成原因及对“建安风骨”产生的重大影响,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代枭雄的性格、精神和形象,一定能获得更深的体会。关键词:曹操 诗歌特色 建安风骨 影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曹操于公元 207

5、 年乌桓经过河北碣不山时抒发的不甘衰老、积极奋发的凌云壮志。一代枭雄曹操不仅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个很有风格、很有建树、很有影响的诗人,尽管存诗仅 20 余首。一翻开曹操集 ,往往被诗歌所吸引。曹操诗歌的鲜明特点是悲凉慷慨。悲凉慷慨的艺术特色,实为建安时代许多作家所具有,但我们认为在曹操的诗歌中却体现得最为突出。例如他的短歌行乃是脍炙人口的诗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你情不自禁地吟诵此诗时,你会马上联想到赤壁之战,曹操打了败仗,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曹操虽多次用兵,均无显著成效。曹操此诗乃是晚年之作。由于战争失利,军事上

6、受挫,统一大业难以实现,诗人感到年华易逝,壮志难酬,所以从内心深处发出“人生几何”和“去日苦多”的慨叹,呈现出极浓重的悲凉气氛。反映曹操悲慨风格的还有苦寒行 。此诗为曹操于建安十一年( 公元 206)春, 亲率大军征高干时所作。诗人细致地描写了路难行,沿途人烟稀少,却到处都是熊、虎的啼叫声等等景象,由此而抒发征战争的哀叹。 “北风声正悲” ,突出了征战的悲苦。 “延颈长叹息” “直抒胸臆,刻画出远行征战者无可奈何的哀愁。此时天色己晚,人饥马困,无处宿营,连喝稀饭都极为困难。诗人于诗中写了“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两句,使全诗的悲慨气氛达到顶点。陈延杰指出:“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尤为悲凉者也”(诗

7、晶注 卷下),较为准确地抓住曹操在此诗中表现的悲凉风格的特色。 曹操诗的悲凉风格,不仅体现在他的为人们所熟知的以征战为题材的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他的游仙诗中。曹操的游仙诗,均为晚年所写,约占其遗留至今的全部诗篇字数的一半。诗人一方面幻想用游仙手段延长寿命;另一方面,又清楚地知道,死亡乃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为此他的思想常常处于矛盾之中。 精列一诗中的“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就是充 分反映出他的这种思想矛盾。又如秋胡行第二首,诗人写他“思得神药” ,延长寿命,好实现统一。诗中的“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即不忧虑年岁己老,只忧虑社会混乱,因而发出感叹。诗人的此种感叹,贯穿在他的大部分游仙诗中。钟

8、蝾指出:“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诗品)正好点出曹诗悲凉慷慨的艺术风格。 曹操的诗在艺术上虽有悲凉气氛,但使人读后总感到有一股令人上进和奋发之力。所以,雄劲又是曹操诗歌风格的另一特色。例如短歌行第一首:“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作者在诗中表现的忧愁是深切的。这种忧愁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的忧愁,表面上好象有相似处,但李煜的这首词,读后使人看不到前途,只能增加感伤,而曹操的“忧” ,却能激发你的进取心,为干一番事业而努力。尤其诗是的结尾用周公为了事业“一饭三吐哺” (史记鲁周公世家 )的

9、典故,更增加了人们的奋发之力。在曹操诗歌中最能体现雄劲风格者,是他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面;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诗曾被历代称为“老骥之歌” 。它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在于,青年入读了它,要学习身老志不衰的顽强进取精神;中年人读了它,则要珍惜年富力强的时光,干一番事业;老年人读了它,要以曹操为榜样,身老心不老,临死前也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后一千几百年,多少有志的老年人把此诗当做座右铭!难怪敖器之论及曹操诗时指出:“魏武帝如凼燕老将,气韵沈雄” 。(敖陶孙诗评)“沈雄”二字评得好,它既括了曹操的为人,同时也准确地概括出曹操诗的风格特色。曹操诗歌的另一特色

10、是质朴。这个质朴的艺术风格较明显地表现在运用不假雕琢的语言写诗。曹操的艺术特点是用质朴明快的语言抒写其胸襟,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例如对酒诗:“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圈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作者在诗中描绘他政治理想的蓝图。他希望通过“王者贤且明”的途径,达到“太平盛世” 。曹操在描绘其理想时,完全用口语入诗,绝少用华美词藻。我们毫不夸张地说,现存曹操的诗,基本上都是曹操诗歌质朴的风格,还表现在写诗时采用白描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由于他直抒胸臆,流露出

11、真情实感,使人们感到曹操的诗朴实可亲。在这方面曹植与其父相比较,则有显著不同。曹植诗多用比兴。例如杂诗六首、 白马篇 、 美女篇等,都是此类作品。 杂诗其云:“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景忽不见,翩翩伤我心心。 ”此诗为怀人之作。由于作者运用比兴,使读者不能准确地指出所怀念之人是谁、(前入猜测所怀念者为曹彪)。可见曹植比兴手法的运用所呈现的隐曲风格,与曹操直抒胸臆的朴实风格完全不同。曹植的诗也有悲凉气氛,我们上面所引录的诗便是很好例证。就这一点来说,曹植与曹操诗的艺术风格有相同处。但我们只要仔细考察

12、,便会发现其中的差异。曹操的悲凉使人振作,曹植的悲凉令人感伤。二作家风格的形成尽管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时代的特点,对一个作家风格的形成,往往起重大作用。曹操诗悲凉慷慨风格的形成,首先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密切关系。刘勰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指出:“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方宇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观其时文, ,雅好慷慨,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文心雕龙,时序篇)刘勰的话很精辟。它不仅说明建安时代文学繁荣与曹氏父子带头创作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他论述了建安时代作家们慷慨的文学风格之形

13、成,跟“世积离乱” ,即时代的动乱有直接关系。鲁迅论及此问题时指出, “七子的文章很少流传,现在我们很难判断;但,大概都不外是慷慨 , 华丽罢。华丽即曹丕所主张,慷慨就因当天下大乱之际,亲戚朋友死于丧乱者特多,于是为文就不免带着悲凉,激昂和慷慨了。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曹操生活的年代,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公元一八四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大起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一九 O),统治阶级内部又发生“董卓之乱” 。各地世族官僚和豪强地主,利用“董卓之乱” ,实行武装割据。从此,汉代统一的帝国陷入了大分裂、大破坏的局面。人民遭受空前大浩劫。正如王粲诗所描写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14、七哀诗)。这种乱世的悲惨景象,使曹操的诗歌呈现出浓重的悲慨风格。作家风格的形成还与他的经历、地位和世界观有关,曹操的雄劲风格,恰好证实了这个道理。曹操饱经乱世之苦,身处比宰相地位还要高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加之他世界观积极进取,欲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因而使他的诗歌表现出苍劲的特点。这一苍劲的艺术风格,显示出曹操的英雄本色。这是当时“建安七子” 、曹丕、曹植和蔡琰等著名作家所不具备的。如果说悲凉慷慨的艺术风格,乃是建安作家所共有,那么雄劲的艺术风格实为曹操一人所独有。我认为这样说不算过分。倘曹操没有指挥百万大军的地位和他一生中饱经沧桑以及为统一事业而奋斗的思想,类似步出夏门行

15、观沧海等气魄雄伟、苍劲有力的诗篇就无法写出来。正由于他的经历与地位,当他登上碣石山,看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便不由抒发其雄心壮志,显示了雄浑有力的艺术风格。由于他的地位和抱负、使其游仙诗这类易于沦为消极的作品,也仍能表现出“时不我与” 、急切欲实现其统一的壮志,因而使诗歌有一股感人之力。写到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再就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谈几句。这两首歌的篇幅都很短,但就其风格来说都显示出雄浑的特色。这一雄浑风格的产生,则与他们的地位和思想紧密不可分。刘、项都是军事将领,又都想统一天下。因而他们的诗歌的风格,与一般文人是不会相同的。上述事实表明,一个人的地位、经历和思想,制约着他作品的艺术风格特点。 风格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个杰出作家虽然能创造出自已的艺术风格,但这独特风格的出现,往往也要对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与作品的艺术风格有所继承。曹操诗质朴风格的形成,是与他继承乐府民歌质朴的艺术风格分不开的。汉代乐府民歌不仅刚健清新,而且在语言方面显示出朴素自然的特点。曹操诗歌运用乐府古题的旧形式,加进了新的社会生活内容,而使其诗歌面貌一新;同时又直接吸取了乐府民歌质朴自然的语言,从而使得他的诗歌也具有质朴的艺术特色。 曹操诗歌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