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82595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0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考试用时 150分钟 满分为 150分 命题人:潘志伟 审题人:艾新怀一、本大题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1.下列词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瘪(bi) 反馈(ku) 熨(yn)帖 一塌(t)糊涂 B.逡(qn)巡 拙(zhu)劣 窒(zh)息 人才济济(j) C.跋(b)涉 绸缪(m) 漩(xun)涡 出类拔萃(cu) D.戏谑(xu) 袅(lio)娜 倔(ju)强 聒噪(zo)不已 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购书中心

2、开门十分钟不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莫言是我国著名作家,获诺奖之前已经蜚声海内外,可是在获奖之前,他的作品湮没于众多包装得美轮美奂的书籍当中,无人问津。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莫言作品热潮,莫言很不以为意,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 ,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A洛阳纸贵 B蜚声 C美轮美奂 D不以为意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B北京警方启动代号为“平安春运”的春运安全保卫,对铁道、公路、民航的客

3、流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生旅客、车辆滞留,将增派警力进行疏导。C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D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它们看似陈旧 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

4、种重要窗口 A B C D二、本大题 7小题,共 3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小题“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 2 / 10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5、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答:“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6、。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B.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B.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C.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D.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7.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乃太区区 区区:小,这里指见识短浅。B.伏惟启阿母 启: 启禀,告诉。C.会不相从许 相: 副词,偏指一方,这里可以理解为“你”的意思。D.不足迎后人 后人:焦家的后代。8.下列对原文叙述

7、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卿为挽留兰芝而向母求情,留下兰芝;但遭到拒绝。B.焦母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为由,要仲卿立即休妻。C.仲卿无可柰何,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暂住,但仍盼望日后夫妻能再次团聚。D.刘兰芝深知眼前虽被婆婆休弃,还有可能重回。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8 分)(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4 分)(2)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4 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 分)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注】汀洲:

8、水边或水中平地。白蘋:一种水草,花白色。(1) “青山空向人”一句描写了什么情和景?请简要分析。(3 分)(2) 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写离愁别绪?请简要分析。(4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5题,多选只按前 5题计分) (10 分)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3 / 10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迢迢牵牛星 )惟草木之零落兮, 。 ,何不改乎此度?(屈原离骚)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 (诗经氓 )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 三、本大题 4小题,共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9、,完成 12-15小题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实际情况是,现在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至于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

10、,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儒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可以转移风气。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

11、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尤为重要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A现今的时代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人们因角度、侧面不同而作的解读也不同。B虽然很多人已不喜欢读书,但阅读中国古代经

12、典仍应成为今天的时尚。C阅读承载着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文本,是承继传统文化的一种必要方式。D在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中,我们要胸襟宽广,对不同的文化要兼收并蓄。E倡导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首要任务。13.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消解文字”指的是因对丰富多彩的形式的要求而对文字内容的淡化,乃至取消。B.“眼花缭乱”指的是错综复杂、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迷失。C.“文化濡化”指的是阅读民族文化经典对一个人的气质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改变。 D.“异质文化”指的是在内容上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其他国家文化。14.文章最后一段提到要“收拾

13、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请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分) 4 / 1015.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还要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原因都有哪些?(4 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小题,共 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合“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题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简直成

14、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的琼楼玉苑,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急病而亡。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走进她的生活。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李清照也随之入狱。由于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犯愁呢?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看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