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8743 上传时间:2017-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课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修辞与修辞文本 一、修辞所谓“修辞” ,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有效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题旨:就是表达者说写时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旨。情境:包括说写时的上下文语境乃至说写时特定的时代背景,还包括说写时的场合等等。思考题:1. 唐代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并不出名,但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却因“推敲”说成为炼字举例的首选。是 “僧推月下门”好,还是 “僧敲月下门”好,贾岛沉吟难定,最后据传是韩愈认定“敲”比“推”好。为什么?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

2、幽期不负言。2.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名句。这句诗之所以流传千古,据说跟“绿”字的使用大有关系。如果不用“绿”,改用“到、过、满、吹、拂”等字,基本意思差不多,但诗意尽失。为什么?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一段杨子荣的唱词,原来是: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天换人间。11965 年毛泽东同志看了演出以后,建议将最后一句的“春天”改为“春色” 。你觉得用哪个词好?二、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是陈望道首先提出的重要概念。

3、所谓“消极修辞”,就是“注意在消极方面,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 丝毫的歧解。 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其适用的范围当然占了 (甲)境界(引者注:指记述的境界)的概念的语辞的全部,但同时也做着其余两个境界 (引者注:指表现的境界、糅合的境界 )的底子。其适用是广泛语境的全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法。假如普遍使用的,便可以称为基本的,那它便是一种基本的修辞法。”(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四五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由此可知,陈望道所说的“消极修辞”是一种专注于在语法、逻辑上努力的一种语言活动。即表达者的说写应该合乎语法规范、符合逻辑事理,也就是“使当时想要

4、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的境界,也就是基本修辞。所谓“积极修辞”,就是“注意在积极的方面,要它有力,要它 动人。同一切艺术的手法相仿,不止用心在概念明白地表出。大体是具体的、体验的。这类手法颇不宜用在(甲)境界的语辞,因为容易妨害了概念的明白表出,故(甲)境界用这种手法可说是变例。但在(乙)境界中,却用得异常多。 ”“此外,(丙)境界(引者注:指糅合的境界)的语辞,如一切的杂文,寻常的闲谈等,却又用不用都无妨。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四五至四六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由此可见,陈望道所说的“积极修辞”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调动一切积极手法力图提高表达效果

5、为终极目标的语言活动。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有力” 、“动人”的目标,它可以突破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因此,也可以说, “积极修辞”是一种超越常规的创造性语言活动。三、修辞文本所谓“修辞文本” ,就是特指表达者(说写者)为了特定的交际目标,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表达效果的那些言语作品。补充:古代“修辞”的含义1.“修理文教”君子进 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文言)唐代孔颖达对这句话的疏解是:修辞立其 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 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 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 业也。上云进德,下复云进德;

6、上云修业,下复云居业者,以其间有修辞之文,故避其修文而云居 业,且功业宜云居也。从孔疏中可以看出,“修辞”的原意应为“修理文教”,指人的“修业”(修理功业)而言。这跟我们今天所说的“修辞”,其义大异。2.作文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多次提到“修辞”:夫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四教所先,符采相济。励德树声,莫不 树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宗经篇)凡群言 发(必)华,而降神 务实, 修辞立诚,在于无愧。(祝盟篇)这两处引文中的“修辞”,都是作文即写文章的意思。修辞的这一含义,后代沿用甚久:勤苦修辞 ,乙不能也,吹嘘附 势,丁亦耻之。(白居易:得乙与丁俱应拔萃互有相非未知孰是)平生好修辞 ,著集

7、逾十卷。(顾炎武:春雨)3.文辞(1)修辞由作文即写文章的意思而引申为“文辞”。如:赞曰:毖祀 钦明,祝史惟谈。立诚在肃, 修辞必甘。(祝盟篇)颀诗发调 既清,修辞亦绣, 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殷播:河岳英灵集李颀)“修辞必甘”、“修辞亦绣”译成白话就是“文辞必须悦耳动听”,即“文辞亦美”。(2)“作文”和“文辞”这两个古代修辞的含义,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失了。它们跟我们现在所说的修辞虽然不无关系,但并不是一回事。即使是元代王构以“修辞”题名的修辞鉴衡一书,其修辞二字不过是“诗论”加“文论”的代称。修辞鉴衡实际上是“诗文鉴衡”,即教人“为文为诗”之术。4.谨饰其辞修辞者,谨饰其辞也。辞不可以妄发

8、, 则谨饰之故。(文天祥:西涧书院释攥讲义)“辞之义有二:发于言则为言辞,发于文则为文辞。”把修辞理解为“谨饰其辞”,其源可以上溯到西汉的刘向。刘向因直言受谤,故竭力注意言说:夫辞者,人之所自通也。主人偃曰:人而无辞,安所用之?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 苏秦行其说而上国以安,蒯通 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说苑善说)“辞不可不修”的“修”和“说不可不善”的“善”互训,修辞就是善说。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谨饰其辞”。这个修辞,仍不能等同于现代的修辞这个概念。刘向的“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的“辞”

9、字,是指安身立命的本领、条件。现代“修辞”的定义“修辞”一词,在现代汉语里有三个义项:指修辞 现象,如“芙蓉镇在修辞方面有很多特色”;指修辞活 动,如“语言大师都善于修辞”;指修辞学,如“学点儿修辞能提高阅读和欣赏 能力。”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修辞这个概念并非它的三个义项的相加,而是应该具有概括性更强的特定定义。下面我们把专家学者给修辞下的各式定义,按照部分定义项的相同或相似,作一个大致的分类。 1.调整、修饰、加工说修辞是对词语的调整、修饰和加工。如:(1)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 3 页)(2)修辞就是修饰词语,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

10、能。(李维琦:修辞学绪论)2.选择说表达效果的提高依赖于选择,“修辞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如:(1)什么是修辞?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张志公: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修辞学习1982 年第 1 期)(2)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语境,如何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形式以收到最好的交际效果,这就是修辞。(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册第 475 页,1983 年版)3.准确、鲜明、生动说表达效果怎样才算提高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修辞学界几乎都援用了这样一个标准:准确、鲜明、生动。如:(1)要达到修辞的目的,基本要求就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要作到准确、鲜

11、明、生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汉语知识第 274 页,1979 年版)(2)修辞学,研究准确、鲜明而生动地表现思想感情 ,讲究语言的艺术手法。(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第 23 页)4.经济、简练说有的修辞书把要求“经济”、 “简练”作为修辞的定义项。如:(1)讲究修辞就是要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尽可能大的信息量,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下册,第 1 页,1985 年版)5.适应题旨情境说给修辞定义时,不少人都注意到了陈望道提出并一再强调的“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类似的提法还有吕叔湘:(1)什么叫修辞?我的认识是:此时此地对此人

12、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 说的还是这 件事, 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该用另一种 说法。(修辞学习1986 年第 1 期封二)6.美辞说(1)修辞学,把词义语汇引入新美学范畴, 能提高人们对词语的美化力量和欣赏力。(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第 23 页)(2)修辞学是一种追求言辞之美的学问。(傅隶朴:修辞学) (3)(4)7.几个常用定义(1)修辞这两个字大体各可分为广狭两义:(甲)狭义,以为修当作修饰解,辞当作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文辞;(乙)广义,以 为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2)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 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现代汉语词典)(3)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 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辞海1979 年修订本)(思考题:请谈谈你对这些不同定义的理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