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细化管理论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再思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44343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精细化管理论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再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校精细化管理论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再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校精细化管理论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再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精细化管理论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再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精细化管理论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再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精细化管理论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再思考精细化管理是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海尔集团正是凭借高效的精细化管理“oec”(即:全方位,每人,每件事 ,每天,控制,清理),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誉为“海尔现象” 。他们成功的秘诀也在于“精”和“细”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企业的经营之道,也是新时期赋

2、予学校的新理念,是学校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借鉴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无可厚非。没有精细化管理,学校的办学理念便无从落实,学校也会陷入混乱状态中。 一、 精细化与人性化有机结合起来 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在以物为主要对象的企业管理中,实施这样的管理,有助于企业出精品、出实效。但在以人为主要对象的学校管理中,照搬这种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就不行了。有的学校针对参差不齐的师资和生源质量,借助于教学精细化管理,形成相对统一的、规范的教学工艺流程和标准,以确保师生在教学中的行为符合基本规范,这些都值得肯定。但企业生产可以采用一成不变的生

3、产程序,而教学管理则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我们不可能给所有的管理对象统一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或像企业那样制定一个统一的模式来要求别人。因为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教学理念,他们又面对着个性迥异的教育教学对象学生,事事都统一,往往会压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抹煞老师和学生的个性,培养千人一面的学生!所以,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在强调纪律、制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个人的情感因素。片面地将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的办法归结为科学的工作程序、严格的管理甚至是超时的工作,对于单纯的重复性劳动,这些办法也许还有效,但对于教师这一复杂性强、创造性强的工作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学校管理要把精细化与人性化统一起来,在实施精细化

4、管理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进行规范与引导,使相关的管理制度变成被管理者的一种行为习惯。这样的精 细化管理,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既人文又科学。 二、 精细化与效率化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管理主要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要以提高广大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前提,要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鸣” 。有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出来要借鉴企业加班加点的做法,认为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就是对师生学校生活的全时空占有和全方位、全流程的控制,并以此作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杰作” 。实际上,这种粗放型教学管理是以牺牲师生健康和长远利益为代价的,是一种挫伤师生积极性的掠夺式的管理。这种貌似精细,实际缺少对学生和教学规律深入分析的管理模

5、式,不可能真正获得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成效。强调教学效率是所有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共同特征。教学精细化管理成功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在师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而不是通过无限地占有师生的时间、精力来实现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 学校精细化管理,并不是要再造一批靠拼时间、拼精力、拼体力来获得成绩的“拼命三郎”,它也强调效率,注重精细化和实效性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精细 化管理才有意义,才能实施长久。 三、 精细化与素质化有机结合起来 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是优胜劣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管理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就会最终被淘汰。

6、而教学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理念,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其实质就是把基本的教学规范用制度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从而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目标。所以说,教学精细化管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它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那些学业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现实目标,就是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由此也不难看出,教学精细化管理与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致的。 四、 精细化与过程化有机结合起来 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这个企业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个标准反映在量化的层面上,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当然,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分子,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效益

7、。不难看出,企业管理侧重于用结果性的评价来衡量企业经营的好坏。学校管理不同于企业,只有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如在教学质量评价上,不能只用及格率、升学率等结果性的数字来衡量教师的工作成绩,而应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评价,也应改变那种单纯总结过去,然后据此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而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立足于现实,探讨未来如何使教师更好的发展。 五、 精细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精细化管理,可以把工艺流程精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从而保证统一规格的产品必须如出一辙。但教育是不同的,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我们对所有的教师都采用同样的模式进行

8、统一管理,而且管理的要求过于具体、过于详尽、过于死板,这其实是教学管理的大忌。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艺术,需要个性化,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就不可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如果没有从内心深处对事业执著的热情、没有从灵魂深处对学生诚挚的关爱,即使有如流水线般精细的规则,造就的也不过是一堆“读书机器”罢了。 六、 精细化与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管理有它的特殊性,教师劳动有它的复杂性。虽然管理的精细化规范了学校的办学,操作的程序化引导了教师的行为,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大、日常工作的烦琐和管理的机械。所以我们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时,还必须充分考虑管理者和被管理对象的可承受度。这

9、样的精细化管理才具有可行性。 首先,学校管理要充分考虑校长的可承受度。精细化管理必须与教师奖惩相配套,必须与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相依托。但和企业管理者相比,校长的职权毕竟有限,管理上的大刀阔斧和奖惩上的畏畏缩缩,必将造成教师对精细化管理的畏难情绪和抵触行为。所以,学校管理有时候不宜太细,要尽可能做到量化与体谅相结合,精细与模糊相统一。其次,学校管理还要充分考虑中层干部的可承受度。学校管理的中枢是中层干部,校长只是决策,教师只是执行。精细 化管理给中层干部带来的管理量是不言而喻的。企业管理聘任的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是职业的管理者,对他们来说,管理就是他们的一切。而学校中层干部首先是教师,而后才是管理者,他们本身就有着沉重的教学任务,管理和教学都需要兼顾,本身就需要他们超过常人的付出。第三,学校管理还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可承受度。精细化管理除了规范教师的行为外,它大量的记录、总结和类似的重复、机械,无疑会进一步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精细化管理给教师设置了一条条警戒线和达标线,也在不断考验着教师的心理承受力。所以,学校管理要张弛有度,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压力可承受的底线。 总之,学校可以而且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但千万别把学校当成企业去经营,千万不能把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做法全面移植到学校管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