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11302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编者:冯小燕高考总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第 1 页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考点精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和感染力。一首诗里面的词语并不多,但蕴含的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通常以炼字、诗眼、语言风格作为命题点。一、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古人作诗填词都是讲究炼字。在一首作品中,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

2、,往往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体现作者独具匠心的字。因此,一首作品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1 动词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也常常是一首诗歌的诗眼。古人在创作、欣赏诗歌时,十分注意咀嚼字词。宋朝有一个姓陈的人读杜甫的诗,读到送蔡都尉时,有“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联,上句最后一个字被虫蛀破了纸页而看不到了。这个人便同他的朋友揣度那该是一个什么字,有的说是“疾”字,也有的说是“落”字,还有人说是“起”字或者“下”字。后来找到善本,原来大家猜得都不对,杜甫用的是“过”字。 “过”字表现人物的身影像飞鸟一样从眼前飘

3、掠而过,形象地写出了蔡都尉矫健的身手,且正与下句气势相应。2 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征,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直”和“圆” ,两字不仅准确描绘出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又如“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一句中的“重”和“迟” ,用意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3 名词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因为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鸡声茅

4、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一句中共写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亮、脚印、小桥、霜,纯用名词组成诗句,将六种景物叠加,如一个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4 数词和副词数词不仅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还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中的“一”字即为传神之笔。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 ”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 ,并称郑谷为“一字师” 。 “一”是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 ;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得此梅不同寻常,这便紧紧

5、地扣住了题目“早梅” 。高考总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编者:冯小燕高考总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第 2 页副词常用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巧妙地使用副词,常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尽”字,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5 叠音词叠音词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绵密曲折,富有音乐美,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如: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

6、则极言心情之悲怆。二、鉴赏诗歌的诗眼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诗中最精练传神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句。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词,以一字为工,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句子,是一首诗词的主旨所在,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眼的作用不一而足,主要有翻出新意、增添情趣、增强形象性、精确表达诗意等作用。抓“诗眼”是鉴赏诗歌的关键。鉴赏诗眼要注意与诗歌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相联系,要注意知人论世。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美学观念在作

7、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2沉郁顿挫:沉郁即是深沉蕴藉。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3悲壮慷慨:这种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

8、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

9、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7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高考总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编者:冯小燕高考总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第 3 页8幽默讽刺:多指诗中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

10、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题型探究】题型一 炼字(句)型设问方式:1 炼字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分析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说说某字的表达效果。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 炼句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一诗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某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思路点拨:指出该字(句) ,解释该词(句)在句中的含义。该字(句) (运用了什么手法,有就写,没有不写)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什么形象(景、物、人) 。 (概括说,必答)把该字(句)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将画面具体展开,展开时要注意突出画面特征)点出该诗烘托了怎

11、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哲理。 (必答)答题示例:示例 1(炼字)玉楼春 (宋祁)东 城 渐 觉 风 光 好 , 縠 皱 波 纹 迎 客 棹 。 绿 杨 烟 外 晓 寒 轻 , 红 杏 枝 头 春 意 闹 。浮 生 长 恨 欢 娱 少 , 肯 爱 千 金 轻 一 笑 。 为 君 持 酒 劝 斜 阳 , 且 向 花 间 留 晚 照 。王 国 维 人 间 词 话 中 对 “红 杏 枝 头 春 意 闹 ”的 “闹 ”字 有 这 样 一 个 评 价 , “著 一闹 “字 , 境 界 全 出 ”, 你 认 为 这 个 “闹 ”字 用 得 好 不 好 ? 为 什 么 ?解 题 步 骤 : “闹 ”有

12、 热 闹 、 喧 闹 的 意 思 , “闹 ”字 用 拟 人 和 通 感 手 法 具 体 生 动 形 象 地 刻 画 了 杏 花 怒放 的 春 天 景 色 。 花 本 来 没 有 声 音 , 这 里 用 拟 人 手 法 描 摹 得 有 了 声 音 , 生 动 地 描 绘 出 春 意 盎 然 、 杏 花 闹 春的 景 象 , 使 人 在 视 觉 里 获 得 了 听 觉 的 美 好 感 受 , 突 出 了 春 天 生 机 勃 勃 的 特 点 。 通 过 该 字 表 达 了 对 春 天 的 无 比 喜 爱 之 情 。参 考 答 案 : “闹 ”有 热 闹 、 喧 闹 的 意 思 , “闹 ”字 用

13、拟 人 和 通 感 手 法 具 体 生 动 形 象 传神 地 刻 画 了 杏 花 怒 放 的 春 天 景 色 ( 步 骤 1) 。 花 开 本 来 没 有 声 音 , 这 里 用 拟 人 手 法 描 摹得 有 一 声 音 , 展 现 出 春 意 盎 然 、 杏 花 闹 春 的 景 象 , 使 人 在 视 觉 里 获 得 了 听 觉 的 感 受 , 突 出了 春 天 美 丽 而 有 生 气 的 特 征 ( 步 骤 2) , 表 现 了 对 春 天 的 无 比 喜 爱 之 情 ( 步 骤 3) 。示例 2(炼句)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14、。试析“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两句诗的妙处。高考总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编者:冯小燕高考总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第 4 页解题步骤: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化无情为有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春风殷勤地吹拂折下的柳枝,似有“相惜”之意、 “殷勤”之态,仿佛前来送行的友人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同时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参考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化无情为有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步骤 1)

15、 。春风殷勤地吹拂折下的柳枝,似有“相惜”之意、“殷勤”之态,仿佛前来送行的友人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同时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步骤 2) ,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步骤 3) 。对点训练: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江亭夜月送别 (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此诗中哪一个字最传神?为什么?依据解题步骤,形成答案: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 (宋 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无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5 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代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依据解题步骤,形成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