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期末复习练习(文言文部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10313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期末复习练习(文言文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期末复习练习(文言文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期末复习练习(文言文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期末复习练习(文言文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期末复习练习(文言文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期末复习练习(文言文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期末复习练习(文言文部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射阳湖镇中心初中八语期末复习练习(文言文部分)命题人:尤永康 2008 年 12 月 23 日(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乙】得西山后八日,寻(沿着)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 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高耸仰卧),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 qn 高耸) 然相

2、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潭中鱼可百许头。 ( ) 怡然不动。 ( )负土而出( ) 若牛马之饮于溪( )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 ) (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不可知其源 天涯若比邻其岸势犬牙差互 以其境过清势有曲直 过故人庄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翻译:_5、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A BC D6、摘录这两段文字中你最欣赏的描绘景物的一个句子,并作一些点评。 7、用“”画出描写游鱼静态的

3、句子。8、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_ _9、选文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并表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及被贬后凄苦心情的句子是:_。(二)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相与步于中庭:、高处不胜寒:、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把甲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用 4 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1)写景句子: (2)主要内容:3、甲文中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创设了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宛似仙境,乙文中也有相似意境的语句是: 。4、甲文中的第 句抒写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 二字。5、甲文中作者感叹“闲人”之少,实际上表达了对 之人的不满。 (2 分)6、甲、乙两文的作者均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人名) ,号 。7、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 ”的意思。(三)阅读治水必躬亲和大禹治水两篇文章,回答问题。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泥于掌故 ( )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3)亲劳胼胝 ( ) (4)事可举也 ( )(5)潴有浅深 ( ) 2、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 (

6、 )非相度不得其情 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怡然自得 如好逸恶劳未尝横索一钱 可以为师矣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A治水必躬亲 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河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翻译: 5、在你心目中,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联系选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对海瑞作出尽可能全面的评价。“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海瑞所题自勉对联“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 ”海瑞墓园对联(为海瑞手书)答: 6、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A BC D 过家门不入禹伤先人父鲧(gn)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禹因父亲治水不成

7、被杀而悲哀,就尽心尽力去治水)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向鬼神表明自己的诚心) ;卑宫室(使自己居住的房屋矮小) ,致费于沟淢(x 沟渠)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qi o 古时走泥路所用工具) ,山行乘榉(j)。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开通)九(虚数,言其多)州,通九道,陂(bi 添塞)九泽,度(du 翻越) 九山。令益(人的名字)予众庶稻,可种卑湿(潮湿、低洼的地方)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史记 )7、请你从本文中摘录能够证明观点“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的原句在下面横线上。8、阅读文章,请你列举出禹值得我们学

8、习的举动9、.我国历史上治水的名人有许多,你能再列举几个吗? (四)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圣人

9、非所与熙也( ) (2) 齐人固善盗乎( )(3)吾欲辱之,何以也?( ) (4) 左右对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 4、 晏子使楚中,晏子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的类比反驳了楚王,你能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一下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吗?(五)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

10、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 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病笃( ) (2)索舆( ) ( ) (3)语时了不悲( )(4)子敬素好琴( ) (5)因恸绝良久( ) 2、文中表示死亡的字词有( )3、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4、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5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 6、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六

11、)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 写到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 ”的美丽景色。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