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二议论文阅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09921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二议论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二议论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二议论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二议论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二议论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二议论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二议论文阅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二:议论文阅读解读考点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要能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要能辨析论据类型,概括论据,按要求补写论据;要能辨识、理解论证的方法,理清论证的结构;要能分析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要能辨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作出判断。对议论文论证的考查一般包括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论证结构考查的重点是论证的结构层次分析。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特点。首先,议论文多用状语、定语对表达对象的范围、程度等作出了规定(或起修饰限制作用),语言严

2、密周到。其次,议论文的语言概括性强,往往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因此,阅读时同学们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体味关键语句的能力。典型例题透视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 题。另一种珍爱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

3、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 4/4 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

4、不会永- 2 -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护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

5、下又有什么不好呢?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1.题目“另一种珍爱”指的是什么?“另一种”是作者相对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2.有人认为第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3.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感知第段文字的内容,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5.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

6、正懂得爱这个世界”?(2009 年甘肃兰州市中考试题)答案:1.珍爱自己(学会爱自己)。 渴望别人的关爱(或:需要通过别人来肯定自己热爱自己)。 2.不多余。这里写女音乐家毁灭自己的事情,是从反面论证“人应该学会爱自己”,与第二段中的正面论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观点。 3.比喻论证。使得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更好地论证了“爱自己,就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观点。 4.略。答题要求:围绕“学会爱自己,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举例。 5.因为学会爱自己,体现了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因为这是真正懂得珍爱世界的前提。透视:1 题考查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第一问从题目这个论题入手,虽

7、然没有明确问论点,但考查的对象无疑是论点本身。第二问考查提出论点的缘由,这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 题命题的角度是分析并判断论据是否多余,实际考查的是指定的论据在语段中的作用。3 题考查论证,题干的表述直接而明确,要- 3 -求同学们指明论证的类型,分析其作用。4 题要求补写事实论据,这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做好积累,能够准确地理解,简洁地叙述。5 题考查对全文的理解,答题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常见失误分析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 题。一 笑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

8、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有淫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齐老那两笑,并不容易。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秉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袁枚说,老师您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

9、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何况普通人呢。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淡然处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了。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了。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于骂累了,这时,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释迦牟尼又问:“ ”这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

10、。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释迦牟尼不为所动,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清醒。他不理睬,也不还击,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胸怀,让指责无处落脚,将谩骂化解于无形,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败下阵来,而且,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4 -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有时候,一笑其实就是最有力的还击。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联系前后文,将第段中释迦牟尼的问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说说本文采用的两个事例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不同。4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2009 年湖北荆州市中考试题)答案:1人誉之,一

11、笑;人骂之,一笑。(用自己的话提炼亦可。如:应微笑对待别人的赞誉与谩骂。) 2那么谩骂又属于谁呢?(扣住“谩骂”这个核心词,句式相同即可) 3第一个是从反面举例论证,第二个是从正面举例论证。 4总分式。文章第一、二段引用齐白石的座右铭提出中心论点,第三、四段引用袁枚给尹文端戴高帽子的事论证“人誉之,一笑”,第五至八段引用释迦牟尼妙对谩骂者的故事论证“人骂之,一笑”。 5示例:每当我在学习上取得一些成绩时,师长的夸赞、同学们的羡慕总会让我沾沾自喜。学习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真正的智者,对荣辱往往是一笑而过的。分析:做阅读题一定要有文体意识,明确每一个小题的考点是准确答题的基础。1 题要求找出论点

12、,本文的段中均有一些语句容易被误认,但若能仔细分析,便可以发现它们均不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2 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了解。这个题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忽略了前面的“问”这个字眼,把答案写成“那么你的谩骂就又还给自己了”。3 题的失误原因主要会出在不知道论证有哪些角度上。4 题是一个有难度的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混淆层次,分析理解不恰当。5 题最忌讳回答大而空,没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不能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还有一个容易犯的错误是,得到的启示似是而非,与文章的观点不吻合。中考试题精编(一)阅读就是阅世1978 年,我 16 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以,类如浮士德

13、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转而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难以言说。- 5 -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浅薄。听说狄更斯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

14、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呀。其实,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这一点,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特别是,当他们的阅读通常不再及此,并因这种不及,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候。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许多孩子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但孩子们只拿书作消遣;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但他们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于是,这些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已经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瘠

15、与文化的匮乏,而这种贫瘠与匮乏,又必定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但我们也不失去希望。我们应该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们得安静下来,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总有一天,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并由衷地体会到,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契合着个人的经历,最近曾再读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但在我,读神曲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很朴素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作者汪涌豪,有删改)1文章第段有一

16、句话具体解说了“阅读就是阅世”,请把这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作者开篇举自己年轻时阅读的事例,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作者在第段说“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精读本段,写出“令人担忧”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4温家宝总理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结合“读书可以改变人”这句话,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任选一句)(1)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2)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6 -我理解( )句: 5作者说:“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转而旷达。”请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