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5947 上传时间:2017-07-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52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52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52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52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教学目的和要求1.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2. 全面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精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努力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与规范,促进自身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3. 帮助学生丰富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素养,正确认知为人民服务这一道德建设核心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建设原则。指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掌握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主义,增强道德修养的动力和意志。4. 通过对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到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

2、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的途径和方法。教学重点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3.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4.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5.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6.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基本内容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为了维护劳动、生活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人们必须对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调节,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

3、道德便是这种调节、约束的重要手段之一。换言之,道德是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进行思想道德修养,首先要对道德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和把握。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一) 道德的起源1、客观唯心主义的看法道德起源于神的旨意或者上帝的启示。例如:孔子认为,道德来源于上天,是上天把道德交给圣人,圣人制定出规则再教导人们去遵守、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就突出强调了道德的兴废取决于天命;董仲舒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思想,认为“善善恶恶,

4、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因,并由此把“三纲五常”的道德伦理神圣化;在西方, 圣经也把人类道德的起源归之于“上帝”的启示。这种关于道德源于 “天”或“上帝”的说法,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主观唯心主义的看法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道德起源于动物的本能;道德起源于人类的欲;道德起源是不可知的。例如: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则将道德的起源归之于人的天性,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他所归纳的仁、义、礼、智“四德”就是对应于这四个“善端”而发生的,即仁义礼智根源于心;德国哲学家康德同样持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人通过“理性”给自己立

5、法,并完全排除了感性和经验在道德起源中的作用。督教“摩西十诫”中关于不要撒谎骗人的戒律,同样被认为是神的传授。3、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制约。1)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类的道德生活本质上是对人们社会关系的认识和反映,道德的产生必须以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为前提。 2)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自我意识的产生,是标志着人把自身同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的一步。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

6、德才能得以产生。 3) 、人的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 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劳动创造道德需要;劳动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着人们道德伦理上的交往,形成有关善与恶、祸与福、利与害等道德观念。(二)道德的本质1、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 “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即得。把“道德”两字连在一起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可见,道德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来说,就包含着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2、在现代社会中,道

7、德这个概念的科学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规范;二是个体的内在约束力表现为内在个人品质(人格)规范;三是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3、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意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

8、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二、道德的功能(一) 、道德的主要功能概念: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集中表现: (1)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主要功能: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1、认识职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借助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如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

9、是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道德要求) ;2、调节职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调节有社会调节和自我调节两种形式。即他律与自律。道德的他律与法律的他律有异同点。3、教育职能:如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境界,形成理想的道德人格。此外还有激励职能以及稳定、沟通指导、预测等职能。道德基本职能可概括为社会的调整器(二)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

10、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三、道德的历史发展1、在人类历史上,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历史条件,相继出现过不同的道德类型。不同类型的道德源于不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征。从发展的观点看,它们都是人类道德走向成熟的必要环节和阶段。2、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在总方向上,道德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

11、秀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第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第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第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第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第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第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

12、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一)对中国传统道德如何继承和弘扬?首先,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分析历史传统道德。要肯定一些历史上的道德原则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及其合乎历史发展的特点,不能用当今的思维模式割断历史去看待传统道德。其次,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坚决反对全面继承和全盘否定的两种倾向。 再次,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的优良伦理道德思想有着自己独有的民族特点,但我们绝不能固步自封、惟我独尊,而是要善于吸收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一切优良道德加以改造,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二)反对两种错误思潮1、文化复古主义思潮 认为中国

13、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产生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返本开新”。 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注意科学辨析,自觉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三)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

14、文明的优秀成果。当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或道德文明成果的影响,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世界上许多民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类文明都作出过贡献。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吸收,剔除糟粕,取其精华,使一切优秀的道德成果与我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创造出先进的道德文明。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道德进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15、要求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相应的道德理念与道德原则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双重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一般的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质的内在规定性,决定它的建立和发展对道德进步产生着双重效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正面效应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价值,强化了道德的作用。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改变人们的传统道德思维定势,以新的理性思维更新道德观念。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为道德状况的根本改观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6、的同时提高人的道德素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价值关系属性也容易造成对道德进步的负面影响。市场中等价交换的原则容易被庸俗化。有的人把它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形成在组织与个人之间,在同志朋友之间搞讨价还价的庸俗处世哲学。资本利润追求最大化就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哄抬物价等情况。市场的竞争原则也会导致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负面效应不是主流,而是前进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青年学生只有看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面效应的主流,自觉防止负面效应的影响和侵蚀,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者。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为什么说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1)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