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课题相关论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5188 上传时间:2017-07-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课题相关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课题相关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课题相关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课题相关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课题相关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课题相关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课题相关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处理课内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余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科学处理二者的关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那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关键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树立读写结合的观念,培养读写结合的习惯教师在讲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读进去,既肯于读又善于读,提高学生读书的“悟”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能的事,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做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

2、能够指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这种作风,拿了律已,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除了一般地讲这是一组排比句以外,还可以设问三个分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以引起学生对其内在联系与区别的思索,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在基础较好的教学班,还可以启发学生讲讲三个分句的思维方向有什么特点,从更深一层去感受语脉对表意的作用。这样做,实际上是以阅读这句话入手,逐渐培养读书习惯,进而提高表达的条理性。又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

3、推不开。三个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阅读这段文章要引导学生不能小看这块“大石头”,因为它在发展故事情节和刻画林冲性格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想若没有大石头顶住庙门,差拨、陆虞候、富安他们三个人就会“推”门而入,林冲听不到三个人纵火烧草料场,致他于死地而后邀功请赏的交谈,林冲能否放弃最后一丝幻想,最终走向反抗的道路,或许另当别论呢。类似“大石头”的细节描写,恰是学生作文时所欠缺的,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范文的精到之处,点睛之笔读出来,让学生品尝到读进去的甜头,取“他山之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阅读有质也要有量。多读好文章才能写出好文章,广读博览才能运笔自如。巴金曾经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

4、存在我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讲的都是以多读书来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经验。二、根据课文的难易,决定读写的侧重点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在处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关系时,要区别情况,灵活掌握,原则是能结合的力求结合。但是,不能够忽视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和教材实际,一味强调为结合而结合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如七根火柴这一课,构思相当巧妙,紧扣“火柴”这一线索。围绕“火”字安排情节,组织材料,用“七根火柴”的故事表现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

5、让学生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又如:孙权劝学一文,可引导学生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进而学习以对话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课文无非是例子”(叶圣陶),它具有示范性和直观性。这就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知识,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化知识为能力。三、传授读写结合的方法,处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关系写作是学生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综合实践,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以及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集中反映。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各项知识,从字词到句式,从语法到修辞,从各种文体知识到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从语言技巧到思想认识水平,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

6、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读来的。在小学阶段对某些文章读得熟透乃至“倒背如流”,这在其以后的作文中都有那范文的影子。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关键,它以新闻记者的形式进行范文教学。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由句到段到篇。这样做,既能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又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经常性的练笔。我们要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注重以读带写,以写促读。1、以读带写。即以阅读教学带动写作, 充分发挥讲读课文对写作的导向作用,读为写引路,读为写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有两种:(1)以课文为原型进行仿写训练先从局部的、片断的简单模仿开始进行训练。教材中安排了一些语言模仿练习,有仿句式的,有仿片

7、断的。模仿语言,不可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雪地捕鸟的描写,既生动又实在,连用的系列动词突出了百草园的“趣”。因此,笔者扣住“趣”来启发学生,教他们从课余的游戏中寻找“趣”,如跳牛皮筋、“老鹰抓小鸡”、“斗鸡”、“荡秋千”,等等,再用准确的动词表现“趣”。这样,学生的仿写就成了自身游戏过程的描述与范文片断的模仿,形成了自己经历与他人经验的统一,从而增强了感受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局部模仿的基础上,就可以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例如,学习老山界中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笔者指导学生仿写灯下夜读片断,使他们自然联想到夜深人静时出现的响声、书页翻动声、笔尖划动声

8、、别人的鼾声、狗的叫声等等,再以比喻的手法抒写静夜不静的感受。由此可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练习以丑写美、以恶写善、以悲写欢等反衬手法。我们还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鲁迅先写了百草园中的几件“乐”事,再写三味书屋中的几件“苦”事。两种不同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笔者让学生模仿课文,运用对比手法进行构思,以家乡变化了为题写记叙文。仿写是为了创造。因此,进行仿写训练,应选准范文的仿写点,注意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做到既形近,又神似。但太似为“迷信”,不似又为“迷惑”。范文不能框死作文,学生的仿写应保持在似与不似之间,即在模仿中有所创新。(2)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多种

9、写作训练课文是例子,是范文,教师对讲解分析课文的教学环节很重视,肯花气力,是对的。但如何充分利用课文进行写作训练,却往往忽视。其实,运用课文材料进行写作训练,在以读带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其主要方式有:缩写、扩写、续写、改写。1)缩写是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的一种删繁就简的形式。它不是摘录,也不是修改文章,因此应保持意思与结构的相对完整。缩写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语言再现能力。如盘古开天辟地是一则神话故事,文后安排了作阅读提要的练习,这是要求比较具体的描写。笔者指导学生练习,把握本文先想象,“开辟”后想象“变化”的内容,以及句式

10、多用排比的特点,删除枝叶,保留主干,变细致描写为粗略叙述,以此概括本文主要内容。2)扩写,即把篇幅较短、内容简略概括的作品扩充成篇幅较长、内容细致丰满的作品。与缩写相反,不是对原文进行压缩和概括,而是要在不改变原作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对原文进行扩展和生发。扩写常用“添枝叶法”和“增躯干法”。前者是通过增加合理的虚构成分进行扩写,后者是把原文简单的内容加以扩展,二者都是变概括为具体。例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以扁鹊“已逃秦矣”和“桓公遂死”来结束故事,这是极为概括的,也是扩写练习的好材料。笔者指导学生扩写,要求学生把握扁鹊、桓公二人性格特征,用“增躯干法”来具体叙述扁鹊逃秦过程中

11、的风波,用“添枝叶法”来具体描写桓公死前的神态、语言、动作等。3)续写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提供的材料,补充或接续原文的有关部分,使它成为一篇完整的或新的文章。它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原作,发展创造性想象能力。想象贵在合乎情理,即符合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章的内在逻辑。所以,续写是原文合乎情理的延伸和发展。如学习了孔乙己后笔者让学生以孔乙己之死为题进行续写,提示孔乙己无声无息地在鲁镇消失之谜。4)改写就是改变原文表现形式的一种写作方式。进行改写练习,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内容的写作能力,以及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能力。改写的形式一般有几种,即改变体裁、改变人称、改变结构、改

12、变表达方式、改变语言形式、改变主要人物等等。改写时基本内容不变。指导改写时,首先应要求学生把握原文的中心意思,然后看清具体要求,在熔铸材料、立意谋篇上下功夫。如学习了勇气后,笔者让学生改用美国伞兵口吻讲述这个故事。又如教完张志和渔歌子之后,为了体会诗人的情趣,笔者让学生把词改写为散文,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唤起联想,再用优美的笔调描绘联想到的明丽的画图,从而领略张志和潇洒江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趣。以课文的材料进行的多种写作训练方法,彼此不是孤立的,经过单项训练,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进行难度更大一些的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循序渐进性原则。在训练过程中不能贪多、贪

13、快。二、持久性原则。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那样是很难见成效的。三、方法的多样性原则。只有运用灵活教法,生才会学得快乐,议得尽兴,收到实效。四连续性的则。不能今天一个训练目标,明天一个训练项目,内容无关或重复,要有计划、有阶梯地逐步加强训练。2、以写促读。读好文章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是, 写又反作用于读,写作可以促进阅读,使读得更深、更自觉,读写结合,读写相长。以写促读,一般有三种做法:(1)先写后读。在讲在烈日暴雨下之前,可先安排学生写这类题目的作文。但不少同学感到无处下笔。在学生犯难之际,教师指导他们研读课文,学生豁然开朗,兴趣倍增,读得进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2)写读后感。读后感是

14、人们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后的感受、体会和收获。读是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引申和深化。“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写读后感是以写促读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充分利用、凭借课文,设计一些巧而新的作文题目,帮助学生发现、选择写读后感的触发点,写出新意。除教师命题外,还应培养学生自拟题目的能力。自拟题目是学生找准触发点,提炼中心的思维筛选过程,是联想的切入口。还应指出,学生阅读同一篇课文,可以启发学生从多角度立意,进行提炼多种论题的训练。如写两小儿辩日的读后感,试可引导学生拟以下题目:虚心好学赞是从孔子的匆忙赶路中,仍停下来问问小孩在争论什么而触发出来的。又如写师说的读后感,就可以以“读师说 有感”为副题,

15、拟出不同的正标题,阐述不同的内容:从想到了“教师节”论述尊师重教与培养人才的关系。读后感中写出的新意,是从阅读中挖掘出来的,写是对读纵向延伸。读得懂才能写得出,读得深才能写得透,才有可能写出新意。(3)写评论。评论是阅读课文后对其人物形象,写作特色,思想内容等发表看法的文字。它不同于读后感,读后感重在联想,由此及彼,写评论是就课文本身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优劣、得失、高低进行分析,重在评价,重在培养学生的文艺鉴赏能力。写文艺评论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的不同理解,让他们各抒己见,活跃思想,展开争论。如学习荆轲刺秦王后,对荆轲行刺之举,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对此教师不要越俎代庖,不要

16、简单划一,应从写入手,引导学生更广泛、更深刻地去读,去读战国策中的有关章节和一些分析文章以及有关资料。学生的“写”调动了他们“读”的积极性,读写沟通了。这样对课文既能入文进句,窥其奥秘,又能居高临下,总揽全局。学生提高了概括、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再评价马谡、荆轲等有争议的人物,就能得出一个历史的、辩证的、较客观的结论。以写促读或以读带写还有其他训练方法,如可以给一些课文加写按语、序言、跋或找与课文同题目同文体的文章,两相对照、比较,写读后感或文艺评论等等。总之,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各有目的,它们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决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读写相对独立,但又互相依存。重读轻写,轻读重写,读写各行其是,都是不可取的。吕叔湘先生说:“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也不难了。如果只会糊里糊涂的读,必然也只会糊里糊涂的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带动阅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这样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