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311977 上传时间:2017-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灌肠治疗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灌肠治疗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灌肠治疗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药灌肠治疗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药灌肠治疗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灌肠治疗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灌肠治疗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药灌肠治疗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关键词】 灌肠; 结肠炎,溃疡性; 慢性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治疗缺乏特异性。我国初发型病例占 35%,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西医治疗多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及外科手术,同时注意休息与饮食调节等,但疗效不够满意,且有不同的副作用。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显示出优势,疗效肯定,用药安全。2003-022006-12,我们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25 例,并与柳氮磺胺嘧啶治疗 25 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参照 1993 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

2、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标准1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病理为糜烂溃疡、隐窝脓肿、非特异性炎症及不2典型增生等改变。1.2 一般资料 50 例均为石家庄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 2 组。治疗组 25 例,男 14 例,女 11 例;平均年龄(30.521.3)岁;病程 13 个月;肠镜检查病变累及乙状结肠以上4 例,乙状结肠以下 21 例。对照组 25 例,男 13 例,女 12 例;平均年龄(32.920.6)岁;病程 13 个月;肠镜检查病变累及乙状结肠以上 2 例,乙状结肠以下 23 例。2 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

3、可比性。1.3 治疗方法1.3.1 治疗组 予中药灌肠。药物组成:凤尾草 10 g,红藤15 g,儿茶 10 g,枯矾 10 g,败酱草 15 g,白花蛇舌草 15 g。加水 500 mL,煎至浓汁 200 mL,纱布过滤,自然冷却至 3940,患者取仰卧位,臀部垫高 15 cm,肛管插入 1015 cm,缓慢将药液灌入肠内,保留 30 min 以上。隔日 1 次。 15 次为 1 个疗程,用12 个疗程。1.3.2 对照组 柳氮磺胺吡啶 1 g,日 4 次口服。1 个月为 1个疗程,用 12 个疗程。31.4 观察项目 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包括大便次数、黏液脓血便、腹痛和全身症状。复查肠镜及粪

4、常规。1.5 疗效标准1 完全缓解:症状消失,肠镜检查肠黏膜恢复正常;好转 :症状减轻,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红、白细胞;无效: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肠镜等检查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1.6 统计学处理 SPSS1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2检验。2 结果2.1 2 组疗效比较 见表 1。表 1 2 组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P0.01由表 1 可见,2 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2.2 2 组症状改善时间情况 见表 2。表 2 2

5、 组症状改善情况时间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表 2 可见,2 组腹痛减轻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便次明显减少时间、便次正常时间及大便常规转阴时间均缩短,2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2.3 2 组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 11 例出现胃部不适、恶心、烧心等症状,3 例出现皮疹, 2 例肝功能轻度异常, 2 例白细胞计数下降。治疗组未发生明显副反应。3 讨论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免疫异常、氧自由基损伤及感染、精神因素有关2,3 。表现为大肠黏膜炎性改变,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破溃至溃疡形成。治疗以消炎为主。中医学认为,本病是饮食不洁,

6、或感受时邪或情志失调等因素导致湿热蕴结,日久不化,酝酿成毒,损伤肠壁,血热互结,发为脓血下利。中医治疗侧重在清热化湿、理气和血。中药灌肠方中红藤、5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燥湿消肿、泻火解毒兼活血散瘀,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凤尾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共奏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活血、消痈排脓之效;儿茶、枯矾外用解毒敛疮,收湿止血。诸药合用,共奏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散结、解毒排脓之功效。本观察结果表明,中药灌肠组疗程短,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对初发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尤其是病变主要在直肠或低位乙状结肠,中药灌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 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2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143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 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