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2301683 上传时间:2017-07-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推广硕士课程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广东农业专业化与区域布局变迁,主讲人:张 军(经济学博士、副教授)联系方式:Mobile13044260689;E-,主要内容,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衰落与消逝农业龙头企业的兴起与发展工业化农业基地的异军突起东莞畜牧业的异地转移结论及建议,第一讲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衰落与消逝,一、基本情况(一)分布范围 桑基鱼塘历史上分布及数量虽有变化,但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西部地区,范围包括原顺德县(现为佛山市顺德区)的沙滘、龙江、勒流、杏坛、均安、桂洲、大良、伦滘、北滘、陈村,原南海县(现为佛山市南海区)的南庄、沙头、九江、西樵,中山市的南头、东风、小杬、

2、古镇,原新会县(现为江门市新会区)的荷塘、棠下,鹤山市的古劳等镇(公社),是广东历史上的塘鱼主产区,俗称桑塘区或水区。改革开放伊始,上述地区耕地总面积8.13万公顷,其中稻田占23.5%,鱼塘和塘基占72.4%。塘、基比例为4.8:5.2。塘基中约1/2种植甘蔗,1/3种植桑树。,(二)历史变迁 在明朝中叶(1世纪20年代)以后,珠三角丝织业已相当发达,广州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洋商洋船纷纷到广州采购生丝和丝织品,这样刺激了珠三角桑基鱼塘业的发展。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是对当时广东丝织品的品种、质量和对外贸易概

3、况的写照。由于受市场需求的影响,经营蚕桑比种植其他作物获利更大,加速了珠江三角洲蚕业的发展。不少地区从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许多过去以种植龙眼的地方,后来也逐渐改种蚕桑。,1912年,珠三角再次掀起“弃田筑塘,毁稻树桑”的高潮,广东蚕茧产量已跃居全国第2位,占全国生茧产量14.1万吨的25.5%,世界第一次大战以后,珠三角桑基鱼塘面积推至历史顶峰,桑基鱼塘范围扩大至北达广三铁路,西至西江干流,西南部伸向江门、新会,南部至中山石歧,东部垮入番禺的广大地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巨大的经济危机并不断加剧,依赖于国际市场的珠三角蚕桑业大受打击。1937年日寇侵华,珠三角

4、随之被占,对桑基鱼塘业进一步推残,珠三角桑基鱼塘业由此一蹶不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很快使这一古老的生产方式得以恢复和发展,成立专门机构,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总结和推广先进技术。塘鱼产量、面积1949年为5.2万吨和3.5万公顷,至1957年上升为12.6万吨、5.7万公顷,接近历史最高水平(1936年)。但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生产受到束缚,经一段高速恢复后,就长期停滞不前,主产区的桑基鱼塘面积在2万公顷左右,1978年珠三角塘鱼产量、养殖面积为13.7万吨、4.6万公顷,较1957年进展不是很大,但桑基鱼塘在这段时间,仍然是珠三角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5、之一,承担着供应省内外市场及巨大的出口重任。,1979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由计划经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桑基鱼塘业得到很大发展。后来,由于桑基子系统中蚕桑业增产幅度不可能很大,而且蚕茧价格低,相对其他作物而言,无利可图,桑基鱼塘这一传统产业的局限性也显露出来。随着市场经济纵深发展,这一传统生产方式受到现代化生产的强力冲击,鱼塘子系统中的淡水养殖业,不断扩大养殖种类纷纷养殖名优种类,传统的“广东塘鱼养殖法”,已向多元化养殖技术发展。通过增氧机、注入新水、流水和使用科学配合颗粒饲料,大大增加了鱼类放养密度,产量成倍甚至数倍增长,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蚕沙”已

6、不是名优种类的饲料,桑基数量不断减少,桑基鱼塘综合生态系统中,随着桑基子系统不断减少而失去平衡,至上世纪90年代末,桑基鱼塘已在珠三角退出历史舞名,基本消失。,二、成因分析(讨论),(理论工具准备:经济要素、市场需求、供给选择比较经济利益机会成本),(一)独特的地理条件 珠三角地区地势低洼,容易被洪水、涨潮淹没,劳动人民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将废弃的河汊和低洼地挖深成鱼塘,所挖泥土堆于塘基,成为土地,鱼塘养鱼,塘基土地种植农作物,形成科学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模式。(二)市场需求的波动 市场需求的波动影响了桑基鱼塘的发展,特别是国外市场对生丝的需求的变化。当市场上对蚕丝、塘鱼需求甚烈,其

7、身价倍增,“一船生丝一船银”的情况下,桑基鱼塘得到大发展。而当经济危机、战乱的情况下,桑基鱼塘随之一落千丈,跌入低谷。,(三)比较经济效益的变化 在历史上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时期,桑基鱼塘经济效益相对较高,曾出现多次的“弃田筑塘,毁稻树桑”,由此而得到迅速发展。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桑基鱼塘基本从珠三角消失,也是因为工业发展的比较利益较高,工业化对桑基鱼塘的蚕食的结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中,乡镇企业和城市化蓬勃发展,有些鱼塘被建设成城镇区域,鱼塘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转变,随着珠三角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桑基鱼塘已不复存在。在桑基子系统中,蚕桑业属

8、密集型的劳动生产,本身条件受到限制,其单位面积产量不可能成倍或几倍增产,且在市场经济日渐发展后,蚕丝生产的各项成本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差,不足以维持再生产,塘基上改种植优质高效的果树、花卉、蔬菜等,蚕桑业从珠三角向粤北、粤西的地区转移。(四)技术因素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鱼塘子系统渐渐改变落后生产面貌,科学的、新的养鱼技术不断应用,排灌系统得到改善,有了增氧机械,鱼塘放养密度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养殖种类不断扩大,传统的“广东塘鱼养殖法”向多元化养殖发展,使桑基鱼塘在珠三角逐渐消失,是改革开放、生产力更上一个台阶的结果。,第二讲 农业龙头企业的兴起与发展,一、基本情况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

9、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解决农产品流通加工滞后问题的途径。目前,广东拥有国家级、省级以及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居全国前列,已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91家,但广东省的农产品加工率大约在30左右,与发达国家80的加工率尚有很大差距。 广东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范围包括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及农产品销售等,有的专门从事家禽繁育、孵化、饲养、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家禽屠宰深加工;有的集绿色蔬菜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有的专门从事果品加工;特别是广东温氏集团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客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从事包括鸡、

10、猪的饲养、育种,饲料加工,疫苗和兽药生产,以及肉产品加工业等,形成了以股份合作制为组织形式。,这些龙头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或地区,一般都与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科研单位以各种形式合作,不断开发新品种,创新生产手段,为农民提供种苗、生产资料,免费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提供养殖、种植技术,并按合同(有的没有合同)收购农户的产品。,二、成因分析(讨论),(理论工具准备:市场组织结构、规模经济、市场缺陷),(一)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与发展,原有的自给自足或是单个农户从事生产的模式是一种完全竞争型的市场结构,

11、这种市场结构决定了其市场行为的脆弱性,不能满足生产力与市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单个农民生产的规模小,市场谈判能力弱,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因而其市场绩效也必然是低效的。而农业龙头企业的兴起实际上是对原有市场结构的一种改善,其竞争性降低,而垄断性则有所提高。农业生产的整条产业链环节都由集团掌握,提高了控制价格的能力,不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得到加强。整体来说,农业龙头企业的出现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另外,在逐步发展过程中所确立的“公司+农户”的体系降低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和市场的交易成本,在生产的综合成本控制上,整体要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使得农民的收益得到

12、了提高。,(二)对规模经济效益的追求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农产品需求市场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化,规模化的需求促进了规模化的生产。但是农业生产在获取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的同时,其生产空间也被不断挤压,并且,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对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农民自身也要求收入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因素,使得农业龙头企业成了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三)政府的支持 农业龙头企业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有一套标准化的经营模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农业科技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不断出现,在解决三农问题

13、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对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非常支持,政府在发展农业问题上转变思想,积极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上发挥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市场在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发挥主导作用。早在1998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就做出部署,在东西两翼和山区重点扶持发展50家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对经济落后的16个贫困县培育48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成为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第三讲 工业化农业基地的异军突起,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全省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建立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如南亚热带优质水果(柑桔、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沙田柚等)基地、蔬菜

14、基地、茶叶基地、糖蔗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以及畜牧养殖基地等,形成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2007年全省已建设占地300亩以上的各类现代农业园区300多个。一大批特色农业与大型农业脱颖而出,带动了农民致富,增强了广东省农业发展的竞争力,也有力地支撑了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各地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人文环境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和集群。,(一)根据地区优势建立的特色农业基地 此类产业基地具有明显资源条件优势,它们或集聚于交通便利的交通枢纽,或聚集在资源条件独特的地区,或种植历史性强的地方。(二)依托大企业带动的农业基地 此类基地以一家或几家大企业为核心,形成产、加、销、出口一条龙的农

15、业产业基地。(三)依靠专业、科技优势建立高科技农业基地 这类农业产业基地充分依据当地的农科教整体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科技示范园区,形成生物环保型、食药两用型等产业基地。,(四)以市场为依托建立的农业基地 这种基地产生的前提是存在专业市场或大量的中间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的交易为主,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又相互学习、不断创新。(五)利用外资带动的农业基地 外商一开始投资农业建立项目,随着项目的扩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农业上中下游一体化配套投资的现象。(六)通过国有企业改制繁衍、集聚形成的农业产业基地 原有的涉农国有企业拥有较雄厚的基础和

16、较完备的组织链条,经过改制后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带动与之服务的仓储、运输等企业的发展,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二、成因分析(讨论),(理论工具准备: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产业关联、产业布局规划),(一)自然资源和运输成本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有不少产业在靠近自然资源的地方聚集。另外,企业总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进入市场,这里面当然包括运输成本这一重要的成本因素,所以,同类企业比较容易在一个靠近市场、运输成本较为低廉的地方聚集。农业基地的形成与当地具有一定规模的土地资源及接近较大规模的市场有一定的关系。(二)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 相同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个地方,很大的原因是外部规模经济在起作用。由于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就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同时也产生巨大的需求,这种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供给。在产业基地,即使是新加入的企业,也能得到各种类型的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