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阳小学校本课程之校园武术教材 - 抚松县教育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2961620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阳小学校本课程之校园武术教材 - 抚松县教育网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泉阳小学校本课程之校园武术教材 - 抚松县教育网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泉阳小学校本课程之校园武术教材 - 抚松县教育网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泉阳小学校本课程之校园武术教材 - 抚松县教育网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泉阳小学校本课程之校园武术教材 - 抚松县教育网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阳小学校本课程之校园武术教材 - 抚松县教育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阳小学校本课程之校园武术教材 - 抚松县教育网(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 1目 录 第一章:走进校园武术-2第二章:校园武术课程教材编排设计-2第三章:校园武术课程的作用和特点-3(一) 、校园武术课程的作用-3(二) 、校园武术课程的特点-4第四章:校园武术课程教学实施- 5(一) 、课程目标、内容-5(二) 、教学原则- 7(三) 、课时安排- 7(四) 、教学方法-8 (五) 、教学评价-8 第五章:武礼规范及武术基本功- 10(一)、徒手礼的方式-10(二):基本手型-10 (三):基本步型-11 (四) 、韧带的训练-13 (五):腿功- -15 (六):侧手翻-17 (七):组合动作-17 、摆拳架掌类-17 、架拳穿掌类-18 第六章:校园武术自

2、编操(第一套)-20 第一节:手型变换 第二节:腿功 第三节:弓步冲拳(掌)第四节:搂手勾踢 第五节:提膝推掌 第六节:砸拳侧踹 第七节:仆步穿掌 第八节:歇步冲拳 第九节:弓步劈掌第十节:转身拍脚 第十一节:伏地后扫腿 第十二节:撩掌收抱第七章:校园武术课程的开展和注意问题-36(一) 、校园武术课程的开展-36 (二) 、校园武术课程的注意问题-37 第八章:师资培训-39 第九章:保障措施-39第十章:校园武术课程开发展望- 39俯:校园武术校本课程教学进度-40 2第一章:走进校园武术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上,武术不仅是我国国民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绚烂文化的重要组成

3、部分。近年来,这枝古老传统文化奇葩显示出了更强、更新的生命力-“校园武术” 。校园武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喜爱和欣赏程度非常高,对武术运动学习兴趣越来越深。各种形式的武术教育在一些校园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泉阳小学在深入研究、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泉阳小学校园武术教材作为校本课程之一。作为农村学校的泉阳小学本着继承和发扬的创新原则,在抚松县教育局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积极创编了符合本校特色的自编武术操。利用体育课堂、社团等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渗透,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使学生体验武术的劲力美、神态美。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

4、豪感,使大课间等一些活动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为使校本课程校园武术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值此我县地域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开展之契机,我们把武术作为学校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目标是使每位学生在掌握武术基本功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学校自编的武术操和初级套路,力争全校学生普及率 100;做到生生掌握一套以上武术拳术,人人基本功扎实。限于我们的水平,在编排时肯定有不尽合理之处,恳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第二章 校园武术课程教材编排设计(一) 本教材依据武术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类小学教学计划制定。 (二) 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小学生教学使用。是限制选修课程。教学总时数为 64 学时

5、, (三) 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执行大纲注意事项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确定的教育方向编写教材,在编写时一方面注意我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符合时代社会需求。执行教材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中要注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四) 本套武术教材是以武术的手型、步型、腿功为主要内容,按照体操的创编原则和要求自编武术操一套,由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复合而成。学生通过八个课时左右的教学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基本功动作, 3如进行武术自编操教学则需要十四课时。如果用 48 拍进行练习,时间为六分三十秒左右,心率在每分钟 150 次左右;其动作左右对称,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协调

6、能力效果很好,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武术套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作为早操和课间操的练习内容之一,气势较强。该武术教材动作简单易学、运动量大于一般广播操,可使全身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都充分地活动起来得到锻炼,增加学生的阳刚和柔韧性,在音乐的伴奏下缓速进行。 学生们在欢快和谐的武术教学中,感受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的童真、童趣,在跳跃中感受音乐,接受艺术熏陶,培养健美意识,提高学生肢体的协调能力、锻炼情趣,具有较好的健身效果,易于学习和推广。 第三章:校园武术课程的作用和特点(一) 、校园武术的作用第一:校园武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等动作,人体各部位器官和神经都要参与运动。科学地进行武术

7、训练,不但能使人体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能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孩子容易形成的含胸、弓背等不良身体姿态。因此武术运动使人的身心能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第二:练习校园武术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通过练习,可使学生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困难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儿童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生活习性和品德。第三:校园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学生武术活动,便成

8、为他们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有些时候,小学生的“胆怯”和“好动”等不良心理因素,通过良好的武术训练和武德教育,使他们克服胆怯的心理,改变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如今武术运动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他们通过练习武术来了解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 第四:竞技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校园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表演还是比赛,很为人们喜 4闻乐见。当今,在很多娱乐场所,往往可以看到一些精彩武术表演。南拳北腿、刀光剑影,往往可以给观众一种紧张、赏心悦目、新颖独特的感受,通过武术锻炼,培养孩子的自我表现力和创造想象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编排与学生身心

9、特点相适宜的武术拳操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等动作,人体各部位器官和神经都要参与运动。科学地进行武术训练,不但能使人体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能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孩子容易形成的含胸、弓背等不良身体姿态。因此武术运动使人的身心能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再次,武术运动丰富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近年来,小学体育教学领域中,不仅注重学习西方国家的课程和教学,依据实际丰富儿童的活动的同时,挖掘传统民族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始终是小学教育中一个探索不懈的主体。在体育活动中,

10、民族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教育价值的开发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些诸如跳绳、踢毽子等活动也越来越常见于校园的体育教学中。武术的丰富性、多样性、系统性则为小学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成为可能。(二) 、校园武术教育活动的特点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武术活动不是武术训练。目的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学习某些武术技能,而是通过参与丰富的武术活动,培养幼儿对武术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强健身体、愉悦精神。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校园武术活动理解为形式单一、过程统一、要求同一的武术训练。因此,学生的武术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校园武术活动的多样性 武术训练的形式是单一的。而校园

11、武术活动则是包含了各种类型活动的一个集合体。这其中包括,如:自编武术操,将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配合相应的音乐进行编排,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一些难度不高、整齐优美的武术动作,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感受和学习武术的方式;武术课,学校请一些专业的、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武术教练,开设武术课,成为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这样的武术课也必须遵循小学课程实施的规律,如采用小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如,增加游戏性、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种方式来鼓励学生练习等;此外,开 5设武术俱乐部,对于一些对武术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采用俱乐部的方法,满足儿童对于武术的专业和技能上的更高的要求。同样需要指出的是,俱乐部的活动的开展,也必须适合儿童的学习及生理特点,否则,过度的训练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单一的训练方式会使儿童失去原有的兴趣。学校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场地、师资等)和学生的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武术活动。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使少儿接受到武术的熏陶。2、学生武术活动的游戏性 前面已经谈到,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兴奋强于抑制,因此,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而且身体的耐力不够,因此不宜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同样的活动;而且,由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小学生对于武术的专业术语的理解较困难,因此,结合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和形式,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