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82517 上传时间:2017-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乡偶书〉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乡偶书 教学设计培红小学 曾雪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有关的背景材料。2、 了解贺知章的有关资料。3、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 通过正确理解古诗学习推测诗人的内心活动及人物的对话的方法并进行练习,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满,为演故事打下基础。2、 朗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重点锻炼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3、 引入古诗唱吟法的教学,培养诵读古诗的方法与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

2、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 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通过老师的引导,力求让学生能感受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重返故乡的那种欣喜与辛酸。2、 通过情景的创设与多种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享受学习古诗的过程,爱学古诗,会品古诗,从中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教学方法一、 谈话导入1、 师问:大家喜欢自己的家乡吗?当你回到家乡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谈

3、话)2、 师:在一个晴朗的日子,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阔别家乡五十多年后第一次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令他印象最深的又是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在回乡偶书这首诗的引领下回到一千三百多年前,通过我们学习去感受贺知章这位唐朝有名的诗人的辛酸与兴奋。3、 要学好一首古诗,你认为应该怎么样学最好?(课前搜集有关的资料,例如写诗的背景、把古诗读通顺、预习注释并学着解释诗句)3、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了些什么?二、 新课1、 读题、解题2、 初读诗句(1) 自由练读,要求:读准、读顺(2) 个别演示,个别评点,以学生评点为主。3、 组形式探究理解诗句的意思。 (分开学懂了和提出疑问环节)4、 小组汇报,师生共同评

4、议与点拨。5、 师:四句诗句中,哪一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谈谈你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吗?(1) 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当时心里有什么感觉?阔别了五十多年,回到家乡,心里又是什么感觉?(采访形式,老师做记者,学生把自己当成贺知章)用你感悟到的情感读读这句诗。(2) 如今,与离开时不同的是什么呢?你有什么感觉呢?用你感悟到的情感读读这句诗。用你感悟到的情感读读这句诗。(3) 几个孩子围住了这个陌生的老人,他们回问贺知章些什么问题呢?(注意点拨问的口气是十分亲切的、友好的)贺知章会怎么作答呢?(注意点拨表情和语气)用你感悟到的情感读读这句诗。注:你是怎么知道的,在诗句的哪里告诉你了。6、 总体领悟

5、全诗的情感。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好好琢磨以下,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你读懂了他的心了吗,读懂了什么?7、 指导感情朗读。8、 指导编成一个故事。(1) 放映一段动画(2) 启发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发挥学生的才干,编故事应注意些什么?(注意场景的变化;人物对话是各自的神情、动作;注意使用适当的道具)(3) 小组编成故事后,自己编排演一演。师生评点。9、 小结:谈收获三、 课外延伸1、 引入回乡偶书第二首。并进行快速的学习和朗读。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2、快速配乐朗读一篇课外阅读文章,强化情感。落叶归根我们不能忘记生我养我

6、的父母,我们更不能离弃这片哺育我们成长的土地。人类世世代代生存的这片土地上,有多少英雄豪杰的足迹。又有多少感人肺腑的动人画面曾经在这里演出。假如我是一棵小草,我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自由的生存,任人怎么践踏,我的生命也不会终止,即使枯萎到尽头,我仍然会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生根发芽!假如我是一只小兔,我会无忧无虑的在这片土地上蹦蹦跳跳地寻找食物。即使背后有再强大的敌人,我也不会畏惧,毕竟我生存在这片土地上,大地是我的家,它给我最美好的生存空间。然而思想最丰富的人类又有多少知道去珍惜自己仅有的生存空间呢?我们不能选择土地母亲赐予我们的礼物,正如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能够利用大地的赏赐,珍惜自己拥有的,即使走到生命的尽头,也要落叶归根,重回母亲的怀抱。不管土地赐予你什么,请不要抱怨,我们能做的只能将自己的七情六欲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根长埋地下,等到有一天繁衍成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