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三中2011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684023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1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1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1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1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1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1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三中2011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三中 2011 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指定区域内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第卷(选择题共 36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

2、项是 ( )A锃亮(zng) 憎恨(zng) 创伤(chu ng)重创(chung)胚胎(pi )土坏(p)B相似(s) 似的(sh) 狡黠(xi) 噱头(xu)果脯(f)讣告(f )C洗刷(shu) 洗涮(shu n)梦魇(y n) 笑靥(y)纰漏(p)媲美(p)D谙熟(n) 黯然(n) 缜密(zhn) 娇嗔(chn)蒙骗(mng )蒙混(m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践行 绵里藏针 了以自慰 识时务者为俊杰B博弈 敷衍迁就 劳民伤财 多行不义必自毙C诽闻 令人心仪 面黄饥瘦 画虎不成反类狗D斩获 了无声趣 前倨后恭 解铃还须系铃人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3、是 ( )A京剧的生态环境,包括传统审美观念、表现手段等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京剧艺术在多年探索,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新的活力。B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实施科学兴国战略,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教育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C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 “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D近几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 “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

4、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B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如石破天惊,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非常的激烈。C医院有关人员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救人,而是欲置患者于死地,掩盖事故真相,干下了伤天害理,耸人听闻的事。D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 ,令人不忍卒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此我们谨向那些积极参与的科学家和两院院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B国庆受阅部队涵盖了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

5、、民兵、预备役等所有军兵种部队,浓缩了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精华。C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圈际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批改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D为了办好 2010 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枣,参与筹划,实际二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理念。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68 题。现代诗的“有”与“无”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 处,何止于 通? 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 远。 纵向来看, 贞一斋诗说说

6、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 诗 注意表现技巧,从 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 无”二字加以解说。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 有”的过程。诗人在外在世界里不经意地积累着感情储备和形象储备。长期积累使诗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 别敏锐的诗美触角。一个偶然的契机,诗人就 “感物而动”,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 诗人又面临困窘。诗美的本质就是沉默,所 谓“口闭则诗在,口开 则诗亡”。至言无言,诗关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

7、意。诗 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 难题和无限的机会。以言表 现无言,诗人只能从“ 有”到“无” 。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刘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 ”白居易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无” 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有如禅家所说:“有是无有,无有是有”。 “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 ”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从“有”到“元”,诗人的智慧是以“ 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从“有”到“无”,诗人总是避开体验的名称。直接说 出体验的名称,正

8、是 诗人在艺术 表现上的无能。诗人注重“隐”。文心雕龙写道:“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 ”从“有”到“ 无”, 诗人注重“中声所止”。这样, 诗才富有暗示性。二是有功夫,无痕迹。陶渊明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美体验是“忘言”的。既然是诗人,就得从“ 忘言”走向“寻言”。而“寻言”由于诗没有现成的艺术媒介变得十分艰难。从这个角度 ,可以说,诗人就是 饱受语言折磨的人。从古至今,没有一位填正的诗人不慨叹“寻言”之苦:“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句句深夜得,心自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现代诗人中的苦吟者也很多。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非搞得形销骨立而后已。臧克家的难民中

9、“黄昏 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中的“ 溶尽”一词就是苦苦锤炼出来的“ 唯一的词”。 诗人的这番苦功夫,却又以隐形化 为上。皎然 说:“至苦而无迹。 ”诗人“ 至苦”, 诗篇里却“ 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诗人难写,读者易读。 ,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 老子说:“ 大巧若拙。 ”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 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所 谓“拙”,是巧后之拙。花开草长,鸟语虫声,云因行而生 变,水因 动而生纹,言近旨远,言浅意深,词平意寄,词微意显,这种“拙”实在不是随意“ 玩”得出来的。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

10、是 险后之平,浓后之淡。平淡而到天然境界。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无”的技巧。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 言、无痕迹的无技巧。(选自 2009 年 8 月 28 日人民日报 )6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 ,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C “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D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 “说不出”来代替“ 不说出” ,也就是“有诗意,无语言” 。7下列选项中关于“有功夫,无痕迹 ”的理解,不正确的

11、一项是 ( )A皎然说:“至苦而无迹。 ”诗人“至苦” ,诗篇里却“无迹” ,这才是优秀的诗篇。B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 ,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C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寻言”的过程,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来源: 学_科_ 网 Z_X_X_KD 老子说:“大巧苦拙。 ”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性。B诗美的本质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 ,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窘。来源:Zxxk.ComC陶渊明说:“此中

12、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D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极高的技巧。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于慎行,字无螈,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呜宴 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 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 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真日进,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 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

13、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 ,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阻之,不得上。居正闻 而怒,他日谓慎行日:“子吾所厚,亦为此耶?”慎行从容对日:“正以公见厚故耳。 ”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宫。 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擤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 恩,全大臣簪履之 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榭 ,祧 仁宗。万 历改元,穆宗升褙,复祧宣宗。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核。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 远,宜别祭陵园,不宜拊享太 庙。 ”亦寝不行。 十八年

14、正月,疏请旱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 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 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 ”帝益不悦, 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 谢,拜起不如 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三。明史于慎行传【注】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

15、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隋” 。帷盖:受恩乞恩之典。来源:学#科#网升拊: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祧(ti o):迁庙。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七,举于乡 举:举荐B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属:委托C偕同官具疏谏 疏:给皇帝的奏章D亦寝不行 寝:废止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居正闻而怒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B正以公见厚故耳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引晋、唐、宋故事为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章累上,乃许 乃令张仪佯去秦11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于慎行“厚道”和“耿直 ”的组是( )A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来源:学。科。网 Z。X 。X。K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B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官,出阁讲读C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D词极恳挚,时论韪之再辞不允,乃就道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