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高一语文组沈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53856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高一语文组沈艳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高一语文组沈艳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高一语文组沈艳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高一语文组沈艳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高一语文组沈艳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高一语文组沈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高一语文组沈艳(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之道,不能一味从下面往上看,因为这样你永远看不到任何东西,看不到各样事物之间的关系,你是从上往下看,才能看得清楚。就像在公司里,这个世界没有苦劳,只有功劳。老板为什幺要你的苦?你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成功。沁园春 长沙指教者:西南模范中学 高一语文组 沈艳教学目标:一、 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二、 把握词的写作思路体会毛泽东诗词中的崇高美三、 分析词中有关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志的表现手法四、 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训练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把握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品味写作目的理

2、清作者思路;与历代咏秋诗词意象比较领略伟人主宰大地沉浮的雄才大略和革命豪情教学步骤:一、 导入新课师朗读诗人领袖: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常于马背上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雪天更善畅想神思飞扬起来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屈指数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问 1: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写的是谁?这位风流人物就是伟人毛泽东问 2:讨论你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形象? 毛泽东少年时故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

3、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少年时的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时挥斥方遒的豪情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立壮志的少年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的大气!今天就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二、 解题 (1)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它原是配乐的诗词的句式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因此词的别名有:曲子词、歌曲、乐章、乐府、长短句、诗余等等如敦皇曲子词 、 东坡乐府 、 稼轩长短句 、 淮海居士长短句 、 草堂诗余等等(2)、词牌: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常见的词牌名:沁园春、水调歌头、蝶恋花、菩萨蛮、念奴娇、采桑子、西江月、卜算子、虞美人、满江红、浪淘沙、浣溪沙

4、、望江南、如梦令、钗头凤、点绛唇、木兰花、渔家傲、摸鱼儿. (3) 、词的段数、字数: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 、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 、四叠等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以上)和长调(90 字以上)(4)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垫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补充各人字、号、代表作)三、 介绍写作背景(仅介绍客观背景不

5、要有任何主观导向)这首词作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 10 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四、指导朗读下面我们请一位学生来朗读一下这首诗朗读时想象一下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蓝图的描绘结合我们自己的少年豪气有感情的把主席的诗词读出来请一生朗读

6、教师指正、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语气读出感情)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 7 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 7 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力求背诵全篇五、整体感知问 3:本文塑造一个主人公形象是谁?为了塑造这一形象作者用了哪些关健词语? 明确:主人公形象-我; 关键词语(动词)-立、看、问;忆、

7、记(显示了本词思路)由此看来: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侧重写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谁主沉浮;下阕由忆到记侧重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理想思路清晰情贯全词很明显本词的思路是: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转变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问 4: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明确: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第一课时完)六、 点拨鉴赏 思考:找出景、情、志(意)三者的关系?如何体现情景相生、运思严整的艺术效果?1、独立寒秋图: 问 5:让学生将开头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并简要说

8、说它们的大意 明确:前三句的词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寒秋即深秋秋深有寒意故名寒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问 6:立字之前加个独字起什么作用? 明确:一独字不仅表明诗人是一人独游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既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做好了铺垫又为全词奠定了豪迈风格的基调2、 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的 7 句)引入诗歌鉴赏的关键:意象概念-融入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客观景物(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问 7

9、: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呢? 明确: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静、动)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问 8:请生找出关键字能否增补删换说出自己的理解明确:漫水之盛江指湘江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用一个漫(满)字来写它可以说是恰到好处透水之清澈湘江水质好到了深秋更加清净碧透二字如实地描绘了湘江之水澄碧、清澈见底的特征;争把湘江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壮观场面写了出来击飞之矫健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天空的强劲有力;翔游之轻

10、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吗?; 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作了哲理性升华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问 9:此时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秋景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一个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

11、宰的问题: 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谁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诗人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就更加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将读者带进了一个新的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此处可结合实际引发生讨论-)有中国特色的个人英雄主义)小结:上阙写景描绘了壮丽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3、峥嵘岁月图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是怎样回答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问 10: 百侣与上文的哪个词呼应?(独立) 问 1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承接过渡作用一般地分上

12、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换头起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换头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而橘子洲也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常来游览的地方这样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问 12:忆的是何内容?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明确: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即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 ;由恰字统领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过去的岁月在简短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怎样的少年?概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慷慨激昂敢说敢做(三方面写中心意象:精神风貌活动志趣)归纳:以上八句

13、写出了忆的具体内容我们这些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诗人不仅限于抒发同学少年的无畏激情还赋予他们以高度的爱国爱民的热忱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一颗赤子之心在怦怦跳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举实例如词人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 ;1915 年 5 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 年至 1920 年毛泽东和何叔衡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

14、气概表现了毛及战友们以天下己任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4、中流击水图: 品读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问 13: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这一设问句与上阕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补充中流击楫祖逖典故)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热血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小结:下阙抒情抒发凌云壮志、革命豪情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总结: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作者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

15、的回忆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第二课时完)七、艺术手法(一) 写壮景抒豪情(主要 2、3 图详见前分析)(二)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1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 2、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 主要是动作的对比 3、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在明处对比 4、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三)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四)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这首词上阙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 、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有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阙回忆了往夕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的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