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97791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三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三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学三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学三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学三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三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三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5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A 型题】1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是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 B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 C性质稳定,耐热 D毒性强,引起特殊病变 E抗原性强2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严重的症状称为 ( )A毒血症 B 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3免疫系统包括 ( )A胸腺、骨髓 B免疫器官、免疫分子 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DT 细胞、B 细胞 E 免疫组织、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4关于“流脑”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

2、素 B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C人为唯一的传染源 D暴发型以儿童罹患为主 E95以上由 B 群脑膜炎球菌引起5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于 ( )AI 型超敏反应 B. 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E免疫耐受6被狂犬咬伤的伤口最好采用 ( )A弱酸冲洗 B20肥皂水冲洗 C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D食醋冲洗 E90,6 乙醇冲洗7新生儿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是 (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8担负细胞免疫功能的细胞是 ( )AT 细胞 BK 细胞 CB 细胞 DNK 细胞 E巨噬细胞【X 型题】9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包括 、 ( )A发病与进食有关 B发病有群体性 C从呕吐物、粪便

3、及剩余食物中分离出同一病原体 D发病人数超过进食人数的 50 E有急性胃肠炎症状10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有 ( )A肺炎支原体 BSARS 冠状病毒 C肺炎双球菌 D肺炎衣原体 E结核分枝杆菌11病毒灭活的概念包括 ( )A失去感染性 B.保留抗原性 C.保留血凝特性 D保留细胞融合特性 E保留遗传特性12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有 ( )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 母婴传播 D性接触传播E血行传播13引起性病的病原体有 ( )A淋病奈瑟菌 B梅毒螺旋体 C衣原体 DHIV EHAV14免疫三大标记技术是 ( )A免疫荧光技术 B.酶免疫测定 C放射免疫测定 D协同凝集 E免疫电泳15下列哪些

4、病原体可引起食物中毒 ( )A霍乱弧菌 B肉毒杆菌 C 蜡样芽胞杆菌 D黄曲霉毒素E产气荚膜梭菌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细菌特殊结构是菌毛,细菌繁殖的方式为,对热抵抗力最强的病毒为 。2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3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包括 、 、 、 、 。4我国卫生标准规定,每 1000mL 饮用水中不得超过 个大肠菌群数。5病毒传播方式有 和 两种。6培养病毒常用的方法有 、 、 。7免疫的基本功能是 、 、 。8人工自动免疫进入人体的物质是 。9OT 试验阳性说明人体对 有免疫力。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正确的在括

5、号内标“+” ,错误的标“一”)1毒血症是指病原菌以及它产生的毒素均进入血液。 ( )2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的作用,它能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 ( )3免疫应答分为 3 个阶段,即识别阶段,淋巴细胞活化、分化增殖阶段以及效应阶段。 ( )4ABO 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的发生机制属 II 型变态反应。 ( )5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均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 )四、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1菌群失调症2荚膜3干扰素4迟发感染5超敏反应五、问答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何谓微生物?微生物有哪些种类?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医学意义?3。试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

6、意义。4何谓噬菌体?在医学上有何应用?5病原性球菌可致哪些疾病?6大肠埃希菌在医学上有何意义?7使人致病的沙门菌有哪些?可致哪些疾病?8何谓厌氧菌?试述其主要特点。9何谓衣原体?可致哪些疾病?10何谓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11孕妇感染哪些微生物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其表现如何?12什么是免疫?它有哪些基本功能?13何谓抗原、完全抗原及半抗原?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哪些?14简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机制及防治原则。 15什么是免疫球蛋白?什么是抗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E 4E 5A 6B7B 8A 9ABCE 10ABD 11ABC 12CDE13ABCD 14ABC 15BCDE二、

7、填空题1二分裂 HBV2蛋白质 脂多糖3。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4 35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6动物接种 鸡胚接种 组织细胞培养7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8抗原9结核分枝杆菌三、判断题1.一 2一 3+ 4+ 5+四、名词解释1菌群失调症: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滥用抗生素,机体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正常比例发生变化,称为茵群失调。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腹泻的病人,可使肠内正常的大肠埃希菌数目大量减少,而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引起假膜性肠炎,此类疾病称为菌群失调症。为防止菌群失调症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2荚膜:是某

8、些细菌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黏液性物质,可帮助鉴定细菌。荚膜具有抗原性,可作为细菌分型的依据之一。荚膜还具有保护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作用。荚膜也能保护菌体避免或减少一些物质,如溶菌酶、补体、抗体和抗菌物质对细菌的损伤,因而增强了细菌的侵袭力,故荚膜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荚膜多糖还可使细菌彼此相连,黏附于组织细胞表面,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3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它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它在控制病毒感染、阻止病毒在机体内扩散以及促进病毒性疾病的痊愈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干扰素也有

9、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是抗病毒的主要生物试剂,在防治病毒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4迟发感染:又称慢发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很长,可达数月、数年或数十年之久。一旦症状出现,多为亚急性、进行性,最后以死亡而告终。例如麻疹病毒感染后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5超敏反应:某些抗原或半抗原物质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称为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人们习惯上称为过敏反应。超敏反应根据其发生机制不同分为 4 型,即 I 型、型、型和型超敏反应。五、问答题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

10、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繁多,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达数十万种以上。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RNA 或D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具有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性。病毒属此类微生物。(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 DNA 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浆内有多种细胞器(如内质网、

11、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真菌属此类微生物。2细菌除了基本结构外,某些细菌还具有一些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芽胞和菌毛,它们的医学意义如下:(1)荚膜:是某些细菌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黏液性物质,可帮助鉴定细菌。荚膜具有抗原性,可作为细菌分型的依据之一。荚膜还具有保护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作用。荚膜也能保护菌体避免或减少一些物质,如溶菌酶、补体、抗体和抗菌物质对细菌的损伤,因而增强了细菌的侵袭力,故荚膜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荚膜多糖还可使细菌彼此相连,黏附于组织细胞表面,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2)鞭毛:是附着于菌体表面上的细长而又弯曲的丝状物。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亦可黏附于细胞

12、表面,故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不同细菌形成鞭毛的数目及部位不同,可以鉴定细菌。鞭毛还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对细菌的分类也具有一定的意义。(3)芽胞:胞质浓缩脱水后在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称为芽胞。不同细菌形成芽胞的大小、位置不同,据此可以鉴定细菌。芽胞的抵抗力强,需高压蒸气灭菌才能杀死芽胞,因此,医学上常将杀死芽胞作为灭菌的指标。(4)菌毛:菌体表面细而短的微丝状物称为菌毛,按其功能不同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它可黏附于多种细胞受体上进而侵入黏膜,因此它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性菌毛由致育因子 F 质粒编码,故有性菌毛的细菌又称 F+菌,参与 F 质粒

13、的接合与传递。3细菌在合成代谢过程中,除合成菌体自身成分外,还能合成一些其他代谢产物。(1)热原质:许多细菌能合成一种物质,注入人体或动物体能引起发热反应,故称为热原质。热原质即菌体中的脂多糖。热原质耐高温,高压蒸气灭菌亦不被破坏需在 250高温下干烤才能被破坏。用吸附剂和特制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的大部分热原质。(2)毒素和侵袭性酶:细菌产生的毒素有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种。某些细菌还能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如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等。(3)色素: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各种颜色的色素,不同细菌可有不同色素,在细菌鉴别上有一定意义。(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一些抗微生物的

14、物质,称为抗生素。它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微生物和癌细胞。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5)细菌素:是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与抗生素不同,细菌素作用范围狭窄,仅对与产生该种细菌素的细菌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才有抗菌作用。4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它具有病毒的生物特性。噬菌体有两种,一种为毒性噬菌体,另一种为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导致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再感染其他细胞,建立一个溶菌性周期,这种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有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只是噬菌体的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这种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该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形成溶原状态的噬菌体称为溶原性噬菌体或温和噬菌体。毒性噬菌体裂解细菌具有特异性,因此可应用毒性噬菌体裂解细菌来鉴定菌种和菌型,这种分型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上,对追查细菌感染的传染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利用噬菌体作载体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手段,已广泛用于遗传工程等研究领域,在基因工程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5病原性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化脓性球菌,各种球菌分别可致以下疾病。(1)葡萄球菌:所致疾病有侵袭性和毒素性两种。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局部或全身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