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13818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势论,1、理论发展的势与方向2、社会转型的势与方向3、文化渐变的势与方向4、管理变革的势与方向5、环境变化的势与方向6、技术进步的势与方向7、企业成长的势与方向8、地缘政治的势与方向,势论 大局中的动向,外部动态体系中的动能。孙子:只要扣上了势,其他都是次要因素。系统论 通过规范与工序,将组织中的种种变动因素聚焦于目标,达到组织决策的稳定性及人员持续生产力。戴明:生产力来自系统,不来自个人;系统对了,人自然会发挥最大生产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历史的足迹:交通视角下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江河经济,海洋经济,陆桥经济,两江(黄河、长江)流

2、域为中心的中国历代古文明经济圈。,伦敦、香港、上海等港口城市。,三大陆桥(亚欧大陆桥、北美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陆桥)。,马汉“海权论”,麦金德“陆权论”,链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欧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

3、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企业战略管理的架构,使命与愿景,公司战略目标,公 司 战 略,业务组合战略、核心能力,业 务 单 元 战 略,使命与目标、发展战略与业务计划,职 能 部 门 策 略,(研发、制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运 作 策 略,(区域或地区、生产工厂、职能领域里各部门),公司层管理者负责,业务层管理者负责,职能部门管理者负责,工厂管理者、地区单元管理者以及更低一层次的管理者负责,战略,向西开放,中国企业新的战略选择,1、中亚边贸出口: 机械,

4、电气、器(工程机械、装备、电力电气、白色家电、电动工具)、 汽车(整车、配件)、 建材,家具、 电子(计算机、通讯器材)、 日化、 轻工纺织、 茶叶、 食品等进口:石油、天然气、煤、 有色金属矿产(铜、铝、铅锌)、 黑色金属矿产(铁、铬、锰)、 钢材、 钾盐等。2、能源(石油、天然气、铁矿、煤、风电等)相关产业;3、羊、牛、马、鹿等畜牧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4、瓜果(葡萄、梨、哈密瓜、杏、西瓜等)、番茄、棉花、熏衣草等农产品的种植及深加工业;5、其它产业,如旅游、餐饮、玉石、皮草、歌舞等。,从东向西看西部开放战略分析,6,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企业战略,外部环境竞争政府规章技术市场趋势经济,业务

5、单位战略,业务单位战略,内部环境文化结构政治员工技能以往的战略,员工离职,人员配置,HR战略HR规划工作及工作体系设计员工做什么员工需要什么如何接口,有关雇佣的法律,绩效管理,培训,薪酬,HR信息系统,劳资关系,人力资源战略的作用,10,1、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程序,内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劳动力市场社会文化、法规SWOT分析企业内部资源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员工期望,战略制定,确定战略与目标战略的实施计划实施保障计划战略平衡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实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理念、导引)企业、个人利益协调(机制制度)企业内资源与技术的利用(工具与方法),战略评估,战略与现实差异战略的调

6、整战略的经济效益,11,2、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政策选择,12,案例:“空降兵”的苦恼,王总是一家具有3亿资产规模的机械制造企业老总,该行业面临机遇,市场在逐步扩大,但该企业营销不畅。通过朋友介绍王总聘任了一位具有业内经验和业绩的营销经理张良先生。张良先生在上一家企业负责市场和销售工作,在短短的两年内曾将销售额从3000万做到1.5个亿。通过交流,王总和张良先生相见恨晚,张良认可王总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王总对张良富有激情的个性和独到的行销策略极为推崇。几天之内,王总进行了人事任命,张良出任销售总监并马上开始对市场和客户进行拜访和了解 ,半个月过去了,张良拿出了一套崭新的营销计划和执行方案,并在王

7、总的主持下对目前营销部的工作进行了批评和指示,同时推出了自己的方案。王总对张良的方案表示了支持,并对他给于了充分的授权;营销部几位销售骨干辞职了,大家感到了压力 3个月后,市场并未带来预期的效益,大家对张良先生的说法多了,王总感到了压力,张良抱怨下属不得力且提出将一个地区作为示范并亲自操刀以做出样板 5个月后,整个销售部的业绩较去年下降了15%,销售人员的流失更大了,筋疲力尽的张良向王总提出了辞职同时指出了“执行力”的问题。,问题:1、张良先生、王总的合作为什么失败了? 2、如果你是张良你会怎么办?,13,人力资源战略的形式主要可分为三种:吸引战略、投资战略和参与战略,吸引战略,以丰厚薪酬吸引

8、人才,形成稳定的高素质团队常用薪酬制度包括:利润分享计划、奖励政策、绩效奖励、附加福利等严格控制员工数量,多吸引技能高度专业化、招聘和培训的费用相对较低的员工,以控制人工成本相互间为单纯利益交换关系,投资战略,通过聘用数量较多的员工形成备用人才库,储备多种专业技能人才注重员工开发与培训,注意培育良好的劳动关系管理人员要确保员工得到所需的资源、培训和支持,担负了较重的责任企业对员工是种投资,参与(培养)战略,员工有较大的决策参与机会和权力,管理人员更像教练,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咨询与帮助注重团队建设、自我管理和授权管理注重培养员工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方法、团队工作等如日本企业的QC小组,人力资源战

9、略,14,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的具体配合方式,15,人力资源战略:案例分析,Vs.,公司概况:联邦快递公司 (Fedex)联邦快递是美国著名的隔夜速递公司。它的专长是在24小时之内将小件包裹运送到美国任何地方,在两天内将小件包裹运送到世界任何地方。尽管它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作为一个递送公司而存在,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创了隔夜速递服务而使其著名。它主要递送信件和小包裹。它的收入约为50亿美元(415亿元人民币)。它每天递送330万件包裹。联邦快递共同的价值没有工会;没有下岗;保证对员工一视同仁;管理人员要向他们的员工征求意见并获得他们的反馈;基于团队的管理模式;晋升首先从内部开始;员

10、工共同分享利润;管理层时刻确保与员工进行沟通。,16,人力资源战略:案例分析,Vs.,美国包裹公司 (UPS)美国包裹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递送公司。它提供各种物品的快递服务,包括很小的包裹以及大件的家具甚至是汽车等。它服务的范围包括美国以及世界200多个国家。每天速递1千4百万的包裹,其拥有接近400,000名雇员。美国包裹的收入达290亿美元。 美国包裹共同的价值:员工皆为工会工人;员工不参与决策;等级制的组织结构-没有团队形式;不获取员工的反馈;为了成功,所有员工必须逐条遵守公司规定的工作流程。讨论:1、这两个公司选择如此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的原因可能是哪些?可能的商业上的原因是什么?2、基于如

11、此不同的两种公司文化,您认为这两个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会有什么不同?,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概念: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目标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企业任务和环境对企业的要求,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一个过程。如:招聘计划、使用计划、培训计划、退休计划等原因:人力资源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信息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管理体制调整计划,人员补充调配计划,素质提升计划,退休解聘计划,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环境,战略,人力资源总规划,人员过剩,再教育和再培训缩短工作时间或减薪提前退休不再续签合同辞退,人员短缺,加班培训晋升

12、借调工作再设计外部招聘,信息收集与处理阶段,总体规划与分析阶段,制订实施计划阶段,现有人力资源盘点,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保障战略实施。,三个层次的企业计划对HRP的影响,企业计划过程,战略计划(长期)宗旨环境目标战略,年度计划(年度)目标预算项目计划与安排对结果的监督与控制,经营计划(中长期) 计划方案所需的资源组织策略 开发新项目,制定行动方案人员审核招聘提升与调动组织变动培训与发展工资与福利,预测需求雇员数量雇员结构组织和工作设计可供的和所需的,分析问题企业需求(对HRP的要求)外部因素(人口),人力资源计划过程,战略计划层次:人力资源计划的重点在于分析问题,而不在于进行详细推测,个案

13、研究 S公司的问题S公司是一家快速发展的区域移动电信服务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各种移动通信、数据和安全支付服务。但是,由于目前该公司面临的区域市场同时存在另外三家运营商,且提供服务产品同质性较强,因此该公司上年度的财务业绩已经较前一年下降了20%。在此情况下,董事会要求公司在今年的运营中要证质量,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在此情况下,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缩短了30%的新员工培训时间,并且通过招聘一些低学历的员工来充实一线工作岗位,充分实现管理层降低成本的要求。但是,半年之后,人力资源部发现这一决策带来的问题:该公司员工满意度持续下降,且员工跳槽率较前两年提高了近一倍。同时从业务一线的反馈信息看,服务总质量有

14、下降趋势、一些传统的客户已经开始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部不得不在年中开展二次招聘,寻找新人来填补目前空缺的工作岗位。而此举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现在,S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不得不不重新审视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匹配问题,不得不重新考虑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调整对于组织目标的影响在上述案例中,S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仅仅根据公司的战略转变中的一项要求降低成本来片面地进行人力资源政策的改革,而忽视保证质量这一目标,以至于使这些措施所起的成效适得其反。这不光是S公司面临的问题,要么人力资源战略只片面地体现公司整体战略的一部分,要么根本与公司战略不挂钩,人力资源部门费了许多周折却偏离了公司制定的方向

15、。因此,在人力资源各项活动执行之前,首先要理解和熟悉组织战略,并且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劳动关系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力资源总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工资激励计划,人员分配计划,教育培训计划,退休解聘计划,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总规划,计划类别,目 标,政 策,步 骤,预 算,总目标:(绩效、人力总量素质、职工满意度. ),基本政策:(扩大、收缩、保持稳定),总步骤:(按年安排、如完善人力信息系 统),总预算万元,人员补充计划,类型、数量、层次,对人力素质结构及绩效的改善等,人员素质标准、人员来源范围、起点待遇,拟定补充标准,广告吸引、考 试、面试、录用、教育上岗,招聘挑选费用,人员分配计划,部门编制,人力结构优化及绩效改善、人力资源能位匹配,职务轮换幅度,任职条件,职位轮换范围及时间,略,按使用规模、差别及人员状况决定的工资、福利预算,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后备人员数量保持,提高人才结构及绩效目标,全面竞争,择优晋升,选拔标准,提升比例,未提升人员的安置,略,职务变动引起的工资变动,教育培训计划,素质及绩效改善、培训数量类型,提供新人力,转变态度及作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