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106069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定稿)钟 英【摘要】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在康河的柔波里,有一位追逐“爱” 、 “自由”和“美”的诗人,他就是徐志摩。本文通过对徐志摩诗歌经典文本的解读,分析了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探讨了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的成因,以及浪漫情调下的理想悲剧,试图走进他的浪漫世界,去感受一个诗人的成长过程及其短暂人生中的浪漫气氛。【关键词】徐志摩;浪漫情调;康桥;理想悲剧浪漫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它的创造特色是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

2、外的文学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 ,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而徐志摩的人生恰恰就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的人生。从童年到成年,他总是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 “童年的徐志摩心头贮满千奇古怪的幻想,他爱天上闪烁的星,他爱活泼跳动的水,他爱枝头的花,他爱地上的草,他更羡慕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的大鹰。他幻想自己背上像安琪儿那样长出一对粉嫩嫩的肉翅来,到月宫里去攀桂花树,到银河里去钓大鱼,这和他成年后浪漫不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嫌地面太脏,他嫌地球太小,他要冲破空气的笼牢。到广碧的宇宙去遨游,到万里

3、外去寻找一颗不灭的明星。 ”他的诗歌也是 “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的诗歌。 常常以温馨和想象、清新的气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徐志摩 1921 年始作新诗, “拜伦,雪莱,济慈一代诗风,给了他诗灵冲动最初的灵感。 ”他继承了英国第一代浪漫派的人侧重感情,歌颂自然,制造幻异,寻求口语的特点,他讴歌自然界神秘的美。他全盘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他美化自己憧2憬的爱情,向往着自己的世界,永远地活在了自己的理想中的世界。一、浪漫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感情基调徐志摩是一个被称为创造思想比较复杂的人,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不一,毁誉参半。 “评论家们以 再别康桥等来概括徐诗的价值,是一个极大的

4、偏差。 ”他们认为:“ 再别康桥 、 山中一路诗,有轻灵婉约之美,温馨的图像与温存的心意相融合” 但是“ 外形光润与美听,毕竟只能与温婉的情思微淡的内容相谐媲,只能综合成一种小巧的美,一种更富古典诗艺色彩的美,与现代生活呼唤的现代诗美相去辽远,一个诗人多写这一路诗,便否认的是在半个世纪以前,一曲再别康桥 、 沙扬娜拉等婉约、柔丽而轻快的篇章,不知迷醉了多少人,人们更多的是陶醉在他浪漫的情调中,久久不能平静。更多的人认为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一首再别康桥也包括他充满浪漫色彩的短暂的一生。徐志摩说过:“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 ”所谓的“感情线索”也就是他的浪漫情怀和追求完

5、美的感情在作祟。从康桥给他以灵感,从事新诗开始,他就开始了自由不羁的浪漫生涯的开始,他为了向“传统宣战” 做了“中国的第一离婚男人”、为了在“ 茫茫人海中寻找女人身上的半个灵魂 ,与自己的半个灵魂,合成一个完整的灵魂。 ”不顾世俗的看法,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张幼仪离婚,苦苦追求着他乞求的半个灵魂林徽因。他只因与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 的交往,从此不涉足官场政界。而他从孙伏园手中接任晨报副镌当主编时,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我不愿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说的。我要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能不说的。 ”直率的浪漫主义宣言。而与陆小曼的结合是他在浪漫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与三纲五常,道德人伦的斗

6、争行为,小曼在他眼中已成了理想的化身,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他越是执着的追求,孜孜地追求着他理想中的世界。谈到徐志摩诗歌中的浪漫情调, 再别康桥堪称是他的诗作中的绝唱。里面的字句风格轻快,带有异国的浪漫情调,词句间充满节奏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也似乎预示他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匆匆一生,人们往往用这首诗来评价徐志摩的诗歌成就。3再别康桥其实也是他浪漫生涯的开始,起初徐志摩是被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思想所吸引,奔向了大西洋。但是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他的生活将被诗化,他到了伦敦之后,罗素却去中国讲学了。茫然之际,经友人介绍结识了狄更生,他看出了徐志摩的烦闷,劝他换个环境,并

7、安排他到康桥去。从此徐志摩才接触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在康桥开始了新的生活。康桥是浪漫大师拜伦的母校,志摩在这里一头沉浸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海洋里康桥给了他无尽的美好的回忆,康桥是萦绕他一生的情结。康桥在他笔下焕发了无穷的魅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因为有了再别康桥 ,它才显得那么的美丽动人,才会吸引我们宁愿“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也是因为康桥的氛围,给了诗人无穷的才华 。除了再别康桥 ,在他的很多诗作中,我们能够深深的地感受到他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诗句,而有些诗歌甚至就成了他一生的写照,比如一首短短的黄鹂: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 ”有人说。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

8、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他“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如同他的生命在很多充满浪漫情调的诗句中,我发现这是一位始终“想飞” 的诗人,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始终生活在自己想象的4世界里,他的所爱是在天上。他总是以忘情的笔墨写他所向往的飞翔:“那美丽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春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线,像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泄光明的骤雨。 ”他有一次在光华大学上学

9、时,一进教师就很兴奋地向学生说“我昨天是从南京飞回来的从窗口向地上望,多么渺小的地球,多么渺小的人类啊!我从白云里钻出,一忽儿又躲在黑云去。这驾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越大海飞出空气的笼牢,飞到整个宇宙里去。 ”反映了他浪漫不羁、渴望自由、要摆脱一切羁绊的热望。他总是如此这般让人们预感着他不幸的、匆忙的,然而又是美丽的死亡。 ”再看他的一首爱情诗我有一个恋爱:我有一个恋爱;我爱天上的明星;我爱它们的晶莹;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矛盾而复杂的徐志摩,他的执着的爱情的追求也是远离了人间的天上。他美化自己憧憬的爱情。但是不管是什么主题,他的诗歌总是充满了欢乐,徐志摩以欢乐意识为轴心奠定了自己的浪

10、漫主义诗歌的基础。到了他的生命的最后一年,一九三一年的诗刊创刊号上,他发表爱的灵感 ,那里的诗句让人颤抖,惊异评论家称它是这位诗人对世间的诀别之词:现在我真正可以死了,我要你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呵苦痛,但苦痛是短的,是暂时的;快乐是长的,爱是不死的:5我,我要睡他的诗歌就是这样一种浪漫的情调里,带着些许的苦涩的味道, “飞着”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轻飘飘地像一朵云彩环顾着“天上” 的世界,他的精神永远地活在世界的另一个彼岸。有的人在他的诗歌中听出了悲哀和绝望,而我往往在他的诗歌中听来了他的欢乐,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只是我们

11、无法高攀他的世界“他的诗永远是愉快的空气,不曾有一些儿伤感或颓废的调子,他的眼泪也闪耀着欢喜的圆光。这自我解放与空灵的飘忽,安放在他柔丽清爽的字句,给人总是那舒快的感悟。好像一只聪明玲珑的鸟,是欢喜,是怨,她唱的皆是美妙的歌。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鲜明的。 ”他的这些诗歌中对待生命的欢乐气氛,也是来自他对生活的朦胧的理想,他相信他看到的才是真的世界,他即使在讲痛苦和死,也充满了浪漫色彩,总是闪耀着让人欣喜的光辉。即使是现实生活使他失去了“ 方向 ”他还是“骑着拐腿的瞎马”寻找光明。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12、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即使累死牲口,甚至牺牲生命,他也相信水晶似的光明,终将来临。二、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之成因徐志摩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诗人,他最初的志向并不在“分行的抒写” :“在二十四岁之前,不论新旧,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 徐志摩还说:“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做一个新的迷上了浪漫主义诗歌,成为一代抒情诗人,这一转折实在突兀。因为6若按他的家庭背景,其父富甲一方,有财有势;其妻兄张君劢是民社党主席,张嘉璈是金融界和政界名流,他无论经商从政,前程都是一番锦绣。可他偏偏舍弃了唾手可得的政治经济学博士头衔,步入了无业可守的诗道。但是我们若纵览他的一生

13、,便可窥见到康桥对于他的理想追求以及浪漫性格的形成都有特殊意义。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 年 10 月1922 年 8 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 24 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在生活上,他向往英国康桥的浪漫和自由,因为在那里可以尽情的投入一切都按个性生长的大自然神奇美妙的怀抱;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或康河两岸柔和的草地上吃茶看书;在那悠闲的礼拜天,可以看得见划船女郎“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的身影,爱热闹的少年们可以

14、携着他们的女友一同游玩。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社会中囚禁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父母包办婚姻等封建主义囚笼中的人性迫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一直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机缘是得遇狄更生先生。是因着他,我才能进康桥享受这些快乐的日子,而我对文学艺术兴趣也就是这样固定成形了。 ”“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可以说, “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艺术上,因为他对狄更生的崇拜,从而受到了他推崇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他认识和结交了很多英国文化界的大作家、诗

15、人、画家等等。其中最使徐志摩终生难忘的,是和女作家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 的交往。当时曼斯菲尔德显得恹恹病态,但是在志摩的眼里,她仍然光彩魅人。在他的散文曼殊斐儿中,他无法掩饰自己的倾慕之情:“仿佛你对着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月洗净的湖山,霞彩纷披的夕照,南洋里莹澈的星空,或是艺术界的杰作,你只觉得他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不可说的美;你仿佛直接无碍的领会了造作最高明的意志,你在最伟大深刻的戟刺中经验了无限的欢喜,在更大的人格中7解化了你的性灵受着她充满了灵魂的电流的凝视,感受着她最和软的春风似神态,所得的总量我只能称之为一整个的美感。她仿佛是个透明体,你只感惊讶

16、她粹极的灵澈性,却看不见一些杂质”不知为何一言及政治曼斯菲尔德就极为反感。 “她问我回中国去打算怎么样,她希望我不进政治,她愤愤的说现代政治的世界,不论哪一国,只是一乱堆的残暴,和罪恶。 ”徐志摩念念不忘她的“ 忠告”,回国后从不涉足官场政界,甚至聘他当教育部一个司的司长也不就。虽然仅仅是二十分钟的会见,但曼斯菲尔德厌恶政治的倾向对徐志摩弃政从文起了深刻的影响,转而成为以浪漫情节的创造来满足自己永不停止的,孜孜追求的诗化的世界,把最初的追求全都否定了。从思想上看,他向往英国的民主开明,向往英国康桥的进步和先进。在徐志摩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现代思想苏醒的时代,人的个性意识终于挣脱了封建思想桎梏而获得解放。这时,英国湖畔诗人对于自然风物的清远超脱,以及拜伦式的斗争激情的宣泄,自然触动了徐志摩的诗心, “他的性格象拜伦,他的气质象哈代,他的“ 理想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