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6809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乐山市 2011年中考题及答案语 文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1 年 6月 12日上午 9:0011:30乐山市 2011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 文【说明】全卷分为第卷和第卷,第 卷 12 页,第 卷 310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卷和答题卡按规定装袋上交。第卷 注意事项: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 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本试卷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一、语文基础知识 (1

2、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宽恕 s 孪生 lun 忌妒 j 可歌可泣 qB 轻捷 ji 主宰 zi 地窖 jio 隐姓埋名 ynC 晦暗 hu 肥硕 shu 虐待 n 重峦叠嶂 zngD 蝉蜕 tu 伛偻 y 亘古 gng 花团锦簇 z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小心翼翼 人迹罕至 文皱皱 峰峦 B荒草凄凄 轻而易举 拗过去 吞噬C草长鹰飞 一泻千里 脂粉奁 遒劲D. 众目睽睽 玲珑剔透 痒酥酥 荫蔽来源:学。科。网 Z。X。X。K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物候 资料可以利用来 或 害虫的侵害。你们 宇宙中 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 你

3、们的力量吧。 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不满 足于一个答案,而去 新思路,去 所得的知识。A减轻 避免发挥发泄 追求运用 B避免减轻发泄发挥 探求使用 C减轻避免发泄 发挥 追求使用 D避免减轻发挥发泄 探求运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其他队员们撤回到 8100 米的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B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C我感到一种不言而喻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D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4、一项是 A. 在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中诗人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抒发了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B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致女儿的信中用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C 繁星 春水的主要内容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美好大自然的赞颂,对和谐社会生活的渴望。 D.“我一边听一边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我再也抑制不住我忍住的感情;我不得不屈服;剧烈的痛苦使我从头到脚都在哆嗦。 ”这段话中的“我”是简爱,她想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却无法控制对罗切斯特的感情。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秦巨伯瑯琊

5、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 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 ”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 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 试之。 ”伯意悟。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 。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坼:裂开。6.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

6、不同的一组是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 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B乃置伯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C伯意悟 目似瞑,意暇甚D夜皆亡去 广故数言欲亡7.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怀刃以去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C乃是两人也 陈涉乃立为王 D伯恨不得杀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

7、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1 年 6月 12日上午 9:0011:30乐山市 2011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 文题 号 三 四 五 六 七 第 卷总 分 总分人得 分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3.本卷共 16 小题,共 126 分。三、翻译、鉴赏与默写(22 分)9.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 (秦巨伯 )译文:

8、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译文: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4 分)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 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子。诗人将两个陈述的对象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答: (2)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答: 11. 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12 分)得 分 评卷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了却君王天下事, 。

9、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斯是陋室, 。 ( 刘禹锡陋室铭 )临溪而渔, ,酿泉为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两句诗是: , 。四、社科文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体罚禁令出台,韩国师生称不习惯从 2010 年下半年到今年初, 韩国社会下大力气,制定了有关禁止体罚的政策。2010 年 11 月,首尔市教育部 门宣布了体罚禁令。其中明文规定:学校禁止一切体罚行为。此后,京畿道和另一个道随之效仿,宣布从 2011 年 3 月新学期开始禁止

10、体 罚。 2011 年 1 月 17 日,韩国教育部发布了“学校文化先进化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规定,第一,禁止直接的体罚。直接的体罚是指老师利用身体和道具反复地、持续地、痛苦地折磨学生身体和损伤学生人格的指导 方法。第二,允 许间接的体罚。 间接的体罚是指以训导、教导等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的体罚。比如:到教室后面罚站,到运动场跑几圈,做俯卧撑,口头提醒,发出书面警告,采取隔离措施,布置特别的作业等。第三,实行停止上课的措施来进行惩罚。让犯错误的学生做校内服务和社会服务工作,若之后 还没有改善的话,就可以实行停止上课的措施。停止上课的期限,一次以十天为限,一年不能超过三十天。停止上课期间学

11、生按“旷课 ”处理, 为防止停课的学生在校外惹事,校长必须把学生委托给专门的学生咨询机构, 让他们负责管理、咨 询 治疗。同时为了强化家庭共同责任,还实行了“家长咨询制”。事出有因。2010 年 7 月,韩国首尔一名小学生用手机拍摄 的视频被曝光,内容是一名中年教师训斥、掌掴一名六年级学生,还将他推倒在地。这段视频,一时在韩国社会上引起体罚是否该禁的热议。在韩国,一般从小学到高中都有程度不同的体罚。在 韩国有 “教鞭下的爱”“不打不成器”的说法。为规范学生行为,督促他们努力向学,体罚已是一种受到默许的教育方式。许多师生、家长对此已习以为常。一份调查结果显示,韩国大约 70%的高中学生受过体罚。

12、现在禁止体罚在韩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韩国教师工会联合会发言人金东锡说:“每个班级大约有 40 名学生,所有家长都要求孩子考入好大学,不采取体 罚你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家长仍然希望教师采用体罚方式,让他们的孩子在考试中表现得更好。 ”就目前来看,请家长来学校等措施几乎不起作用。这些相关禁令颁布后,有一部分学生借此 恶意反抗老师。 韩 国首尔一名高中老师说:“ 当我试图斥责一些孩子在课堂上说话声音太大时,他 们嘲弄我说, 要我拿出手机吗?或者现在你不会想打我吧?”禁止体罚令一下,不习惯的不止是教 师, 还有不少学生。今年 1 月韩国一份针对 2.3 万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大约 50%赞成体罚, 40%反对, 10%表示不清楚。高中生田俊洙说:“当我遭老师打时,我觉得有点儿丢脸,但我想那通常是有原因的,我宁愿被多打几下,也不愿让老师通知父母。 ”看来,教育中行为规范约束力缺失 所引起的如何“ 教育”现象,确实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得 分 评卷人12 在韩国,体罚禁令出台后引起不小的争议。请你概括出这些争议有哪些。 (2 分 )答: 13 第 3 段“事出有因”一句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2 分)答:结构上: 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