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走出教研课题申报误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67643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走出教研课题申报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走出教研课题申报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走出教研课题申报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走出教研课题申报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走出教研课题申报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走出教研课题申报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走出教研课题申报误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走出教研课题申报误区论文摘要: 重视高校教研课题申报质量工作,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年教师在申报课题时还存在着不能恰到好处地确定课题名称,确立研究内容时缺乏科学思考,构建研究队伍时明显急功近利,论证材料表述也是应付了事走过场,学术品质不足、投机心理比较明显等问题。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申报教研课题误区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既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又可以促进高校科学管理与质量建设。 论文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教研课题;申报误区 教学研究是运用教育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认识活动。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本

2、质上是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实际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课题组成员专业化程度获得提高、学术素养得到提升。高校加强教研课题质量管理,既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高校教研课题申报质量工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参与教学研究的队伍人数,与其获得立项课题的数量呈正相关。例如,江西省的高校教学研究每年基本保证省级教研课题 600 项,各高校校级教研项目根据其重视程度确定立项总数(少则 10 项、多则五六十项),每个项目按 5个研究人员计,每年每批次约有近万人(次)经常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如果从个体的课题申报行为角

3、度考察,则每年每批次参与其中的人数远远比这多得多:每所高职院校少则几十近百人,一般普通本科高校三四百人,规模大的高校多达七八百人,可见其研究队伍之庞大。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支队伍的中、初级职称的年青教师占的比例相当大,他们或者因为课题研究经验不足,在教研课题申报或立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往往常见而普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研课题研究质量的学术水平层次的提升;或者因敬畏于课题研究“高不可攀” 而视之为“禁区”,以至于无法着手或者不能有效地进行教研课题研究工作,虽然尝试性地参与其中,但立项率很低。另一个事实是:针对这些问题,各层面管理者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够从有效管理的角度进行全面梳理

4、与研究,也就不可能针对问题提出规范的应对策略来指导或服务于教学课题研究的实际工作。因此,广大教师尤其是涉足课题研究领域不深、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在教研课题研究过程中“捉襟见肘”或者困难重重。 那么,高校青年教师在教研课题立项申报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走出其误区?从有效管理角度而言,不妨对此进行必要的探索。笔者结合实际管理工作,对此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梳理,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课题名称定位、研究主题确立、组建研究队伍、论证申报材料、提炼课题学术品质以及部门指导与管理等方面。 一、 确定课题名称:不能恰到好处 申报课题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根据需要选题并给该课题确定一个恰当的“题目”,这项工作的质量如何,直

5、接影响到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一般要求题目命名恰当、抢眼,这是入围的先决条件,但经验不足者在拟定课题名称中通常犯以下两个毛病: (一) 混淆不同性质的课题研究 初涉教学研究领域者,因为对其含义把握不准确,很容易与教育科学研究相混淆,例如,有人将“ 中外 农村医学教育比较研究” 问题作为教研课题申报,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结果可想而知。那么该如何区别这两类课题?第一,看问题的指向是教育问题还是教学问题;第二,看解决的问题是认识问题还是行动问题;第三,看最后的成果形式是论文、专著还是方案、应对策略;第四,看成果去向主要是给别人阅读,用来交流还是供自己应用后可以推广的。由此不难看出:前

6、者是教育科学课题,后者是教学研究课题。 由此可知:教育科学研究侧重于基本理论研究或一般方法论研究,目的在于寻找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一般规律、原则或方法论以指导实际工作,“实践检验”不是其成果的必经途径;教学研究是教学的具体行动或专项工作研究,针对教学实践现存问题提出的具体工作方案或策略以改善现状,“实践检验” 是教学研究成果的必经途径,它更注重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明乎此,就不会“张冠李戴 ”。 (二) 课题表述不恰当、提炼不简约 表述不恰当主要有四种表现:一是错把“文章标题” 当做“课题标题”。文章标题与课题标题的根本区别在于:思想内容的容量上明显是前者“小” 而后者“大”,形式上的区别

7、标志是前者没有标志词,后者有“研究” 作为标志词。二是没有理顺思路,影响表达效果。像如何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课题名称,如果直接说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则更恰当,它所揭示的意义更使人一目了然。三是课题档次明显低下,缺乏分量。如校级教研我校/院物理实验室建设研究与XX 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研究、省级教研XX 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研究与XX 省高校物理实验室建设研究的课题名称:两者就有明显的级别档次上差异。四是结构糅杂或课题研究范围超出规格。例如,高校双语汇双语实践现状分析及中、加、法等国双语教学之比较研究的校级教研课题名称,既属于“一题多研 ”(

8、有多个主题),又属于课题研究范围超出规格,即至少可以作为省(部)级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名称要求简明。请比较以下课题名称其优劣立现:实验科学创新,建设“绿色”实验室与 科学创新与“绿色”实验室建设研究 ;改革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由此可以看出,课题名称一般用陈述性的短语句式,这个短句原则上是主谓句或者偏正式短语结构。其简明性还表现在课题名称的字数原则上不超过 20 字符;当然,特殊情况像如何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可以看成一个特殊的 “整体结构”。此外,还要注意标题中不要多出不必要的字、词,如

9、果用偏正短语结构做标题,其中“定语标志词 ”不宜过多,因为就课题名称而言,偏正式的短语结构通常是一个(大)定语和一个中心词。 二、 确立研究内容:缺乏科学思考 课题名称定位意义非同小可,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内容)同样重要。从管理实践来看,青年教师这项工作中存在着以下明显的问题。 (一) 小题大做,缺乏深度 “小题”到底值不值得 “大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有人决定对 “讨论教学法”和“实验(学业)成绩 网络管理”进行教学课题的“专题研究” ,如果以此为题写篇文章尚可,其前提是作者须拥有相当的“独得体念” 。但如果以此作为教学研究的一个“ 专题” 进行 “立项”就不必了,因为这样的课题

10、研究涉及的问题面太小,也没有深度,除了拾人牙慧,并不能给人什么“新意” 或“深刻的问题揭示”。更何况,课题研究体现的是一种学术水平,而学术水平是讲究一定深度的。并且,课题研究的学术水平首先体现在申报人对主题的确立层面上。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课题组在选题并确定研究主要问题上,没能注意到这一点,以至于“立项的先天性 ”明显不足。 (二) 形式主义,内涵不足 江泽民同志在接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实施十周年工作会议代表的讲话中曾经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从此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问题在于是否凡事必言“创新” ?在高校教研课题申报中,类似的问题屡见不鲜:“创

11、新研究” 的问题充斥教研领域,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研究” 的课题申报。本来,这 “三者”在理论体系方面确实各有其自身独到的“创新”之处,并且其内容本身也确实博大精深,它至少有三个层面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一是其逻辑起点问题,即三者的理论体系在“创新” 上的异同,以及为什么有这些异同。二是深层次问题探讨之一,即这些异同在当代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实际工作中的现实意义如何。三是深层次问题探讨之二,即当代高校如何利用这“ 三大理论体系 ”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做可能获得怎样的预期效果。凡此种种,像这样内容丰富的课题研究是很值得的,可惜

12、,申报人并没有从这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只是适应“创新” 话题的“与时俱进”的形势需要而不求甚解,把问题想得太肤浅了,以至于论证的内容贫乏无力,明显地流于形式,结果在评审中被淘汰。 (三) 不自量力,盲目申报 如前所述,通过“ 三大理论体系 ”教学来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课题研究,是需要相当驾驭能力的,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则非一般常人可为之也。与其勉为其难,不如退而求其次,因为它需要真正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且,“创新思维”培养虽然重要 ,但并不是一切事项或过程都适合培养 “创新思维”的。就一般“研究 ”而言,从是否适合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中有许多比“三大理论体系” 更容易驾驭、更方

13、便培养 “大学生创新思维 ”的课题研究。再者,当前的“双语教学 ”是又一个热门话题,但在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有两大问题没有解决:首先是困扰双语教学的“三大瓶颈” ,即师资和语言环境(局限)、本土教材(缺乏)。其次是双语教学中的“三大争议” ,即“损伤”母语学习、“ 损伤”其他学科以及教学如何评价。这样的问题尚未解决好,而我们一些教师本身外语水平未过关,动辄进行“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是很不明智的。此外,老调重弹、不合时宜、好大喜功、不着边际、低效重复、主题撞车之类的问题,凡此种种,都是盲目申报或故步自封的“观天” 结果。 综上所述,课题名称、主题的确定,要注意根据相关的课题指南以及解决课题问题

14、研究的需要,充分发挥语文水平,有效运用语文能力,做到精当提炼、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准确表达,同时注意避免随大流的形式主义和随便“定调”的盲动主义。 三、 构建研究队伍:明显急功近利 课题研究的队伍构成,对于课题能否获得立项以及立项后的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课题立项申报、研究过程中,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影响,在一些课题组确定的队伍结构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借鸡生蛋 ”:即先用他人之名申报立项,之后通过“调整归位”,主要存在于较高级别(校级招标、省部级课题)项目申报之中,对象主要是职称或学历条件不够者。二是实际研究人员不足:课题中附带的挂名人员太多,真正的“研究人员 ”太少

15、,有些课题在 “足额”甚至“超员”的队伍中真正“ 做事的”就“一个人”,其余是 “甩手老板 ”。三是正高职称的人员少:可能因为没有科研压力或科研动力不足的原因,一般正高职称的教授们不愿涉足课题研究,尤其是不愿涉足教学研究的课题领域。四是课题队伍缺乏梯队优势:总体情况是,就某些院(系)或高校来说,真正能够做一些课题研究工作的,似乎总是那有限的几个“样人”,以至整体研究的后劲或潜力明显不足。 针对上述情况,窃以为教研课题要坚持“质量立项” ,申报者要量力而行,根据教学研究实际需要,从自身研究能力、专长、经验到职称层次、学历层次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确定适当的队伍成员,设定课题参与人顺序,依照能者多劳

16、、论功排位的原则落实;各申报单位部门,应当重视教研课题指导工作,大力倡导崇尚科研风气,推行课题研究导师制度,逐步形成梯队优势;高校职能管理部门要注意整治课题环境,加强服务于管理工作,完善课题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并积极促成群众性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四、 论证材料表述:应付了事走过场 课题申报书除“信息简表”外,论证部分的主要内容有:课题的立项背景与意义(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课题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拟达到的目标、解决的关键问题,设定预期成果形式,预期效益,实施计划,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基础(即完成本研究项目的条件分析,诸如人力财力、经验储备、占有文献资料情况、经费预算等) 。这些内容的具体表述,其篇幅因课题类别不同以及管理制度与具体操作的要求不同而不同。尽管如此,各项内容在表述上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