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进胰肠吻合预防胰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200077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进胰肠吻合预防胰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进胰肠吻合预防胰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进胰肠吻合预防胰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进胰肠吻合预防胰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进胰肠吻合预防胰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进胰肠吻合预防胰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进胰肠吻合预防胰瘘【摘要】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预防胰瘘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9 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辅助应用医用胶,主胰管内置入导管,留在空肠内,超过胆肠吻合口,胆总管内不放 T 形管。结果 9 例患者术后无胰瘘、胆瘘,并发肺部感染 1 例,切口感染 1 例,术后随访无胆道梗阻、糖尿病。结论 此吻合法操作简便,吻合牢靠,胰液引流通畅,肠袢张力低,能较好地预防胰瘘的发生。【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易并发感染并成为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减少和预防胰瘘的

2、发生,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根本,胰空肠吻合方法的选择和吻合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我科近 3 年来施行了 9 例 PD 手术,在胰空肠吻合上进行了一些改进,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无胰瘘、胆瘘发生。现将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 例中男 6 例,女 3 例,年龄 42.368.5 岁,平均年龄 56.4 岁。均以无痛性黄疸为主诉入院,术前经 B 超、CT2及纤维十二指肠镜等检查,术后病理诊断:十二指肠癌 2 例,胆总管下段癌 1 例,胰头癌 6 例。1.2 手术方法 (1)不做传统、费时的胰管空肠吻合术,而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按 Child 法重建,

3、在胰颈处横断胰腺后,游离残端 1cm,找出主胰管,向主胰管内插入一直径与之等粗的硅胶导管,剪 23 个侧孔,插入深度35cm,将胰管壁缝合 1 针,结扎固定导管,导管不引出体外,留在肠腔内,另一端超过胆肠吻合口约 5cm。空肠全层与胰腺断面边缘做间断缝合,距第一道约11.5cm 行空肠浆肌层与胰腺包膜间断缝合,并均匀涂上一层医用粘胶(OB 胶) ;(2)胆总管空肠端侧吻合,胆总管内不放 T 形管引流;(3)胃空肠结肠前吻合,胃管通过吻合口引入空肠输入袢1015cm;(4 )常规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抗感染、抑制胰腺外分泌、抗酸及营养支持治疗,持续胃肠减压,胃肠功能恢复后

4、拔除胃管,引流管在进食 35 天后无异常则予拔除,引流液在术后第 4 天及拔管前均送检,检测淀粉酶在正常范围内。1.4 结果 全组病例发生肺部感染 1 例,切口感染 1 例,无胰瘘、3胆瘘发生。术后均获随访:2 例分别于术后 14 及 20 个月死于腹腔内转移、恶病质;其余 7 例已随访 528 个月仍存活,无消化道功能障碍及糖尿病、胆道梗阻,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2 讨论PD 切除范围广泛,涉及一些重要器官和血管,又有多处消化道吻合口需要重建,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术后胰瘘的发生率高达13.5%,与胰瘘有关的术后病死率为 7.9%1 ,因此,预防胰瘘已成为降低手术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虽然胰瘘的发

5、生和胰腺质地、病人年龄、术中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手术的方式和技术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曾有学者采取结扎、栓塞主胰管或全胰切除的方法,但前者会造成不可逆性的胰腺外分泌功能的丧失,后者会出现严重的消化及代谢功能障碍,因此应用较少。众多学者提倡通过改进胰腺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来预防胰瘘,目前主要的方式有:胰管空肠吻合、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捆绑式胰肠吻合、胰胃吻合等。近年来,我们总结了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学习文献,借鉴别人的经验,选择了相对简单的 Child 重建方式,对胰肠吻合采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主胰管内仍插入硅胶导管,但另一端不再引出体外,而是置入空肠内,超过胆肠吻合

6、口以远,这样,胰液被有效引流到远离胰肠、胆肠吻合口以外,降低了胰肠吻合口的4张力,胰液不积聚在吻合口附近,OB 胶可渗入到缝合间隙进行粘堵,胰液就极少会从吻合口间隙渗漏到腹腔,被激活的胰液由于远离了吻合口,使之不易受到消化腐蚀,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有效地防止了胰瘘的发生。胃管置入空肠输入袢行持续胃肠减压,在胃肠道功能未恢复前,及时将胰液、胆液排出体外,也起到了降低肠袢张力、避免消化腐蚀的效果。胆肠吻合后不再放置 T 形管,使胆道上少了一个伤口,亦减少了胆瘘的风险。同时,由于胰、胆液不引流出体外,维持了内环境的稳定,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我科所行的 9 例 PD,胃管均在术后 56 天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即予以拔除,引流管在术后第 3 天起引流液都在 2030ml 以下,第 710 天拔除,未有胰瘘、胆瘘,随访中亦未发现有糖尿病、胆道梗阻等,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此外,我们认为手术操作由有经验、相对固定、具备严格熟练的外科操作技术的医师进行,对预防胰瘘也有一定的作用。【参考文献】1 丛林,赵玉沛.预防胰腺切除术后胰瘘的研究进展.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 ( 3):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