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异常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关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98674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囊异常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胆囊异常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胆囊异常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胆囊异常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胆囊异常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囊异常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囊异常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关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胆囊异常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关系作者:黄伟刚 毛水泉 石伟松【摘要 】 目的探讨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对胆囊形态的影响或胆囊疾病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影响。 方法各选择 120 例胃镜诊断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及 B 超示“胆囊异常”人群,转换方法后分别观察其胆囊、胃十二指肠状态。 结果胃十二指肠疾病合并胆囊异常 65%,胆囊异常伴 60%胃十二指肠疾病。 结论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可引起胆囊异常改变,同时胆囊疾病可引起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 【关键词】 胆囊形态异常;胃十二指肠疾病;互为关系Abstract: Purpose To explore the chronic morphology of the

2、 gallbladder or gallbladder disease on the impact of gastroduodenal diseases.Methods 120 cases of diagnosis of chronic gastroscopy gastroduodenal diseases (that duodenal bile reflux, congestion and edema gastric erosion, acid increased gastric ulcer or gastric peristalsis slower) and Bshow “cholecys

3、tectomy abnormal” (referring to the gallbladder wall coarse, increased gallbladder 2contraction, gallbladder stones in the foreseeable biliary sludge, etc.) were observed on its gall bladder, stomach and duodenum state. Results Gastroduodenal diseases had abnormal gallbladder 65%, with 60% of abnorm

4、al gallbladder gastroduodenal diseases.Conclusion Chronic gastroduodenal diseases can cause abnormal gallbladder, gallbladder disease can cause chronic gastroduodenal diseases.Key words:gallbladder abnormal morphology; gastroduodenal diseases; mutual relations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胆囊疾病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及多发病。胆囊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胆囊

5、区压痛明显,但胃窦部未见明显疼痛表现;胃十二指肠疾病表现为胃窦部疼痛,胃酸增多或局部有压痛,但胆囊区未见明显压痛。我们对 2006 年 7 月至 2008 年 7 月 240例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甲组 120 例胃镜确诊为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男 70 例,女 50 例,年龄 3060 岁;乙组 120 例 B 超示胆囊形态3异常,男 70 例,女 50 例,年龄 3060 岁。1.2 诊断标准 B 型超声确定胆囊形态异常筛选:胆囊横径若超过 4cm 可确诊胆囊增大;囊内可见强光团或小强光点可诊断有结石或胆泥沉积;胆囊正常时囊壁不超过 4mm,大小一

6、般不超过933cm。胃镜确诊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标准:发现十二指肠胆汁返流,胃、十二指肠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改变或蠕动减慢,胃酸增多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等。1.3 方法 检查前 1d 应清淡饮食并少食产气多食品,当天清晨禁食,甲组先行胃镜(为奥林巴斯 260 胃镜)检查时发现十二指肠胆汁返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胃酸增多或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蠕动减慢等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后,马上行胆囊超声波(为百胜DU8 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超宽变频探头,频率为 7.511MHz)检查,检查时病人取左侧卧位,以肋间隙为透声窗,全面详细观察胆囊;乙组先行 B 超检查时示胆囊壁毛糙、胆囊增大或萎缩,胆囊内可见结石或胆泥等

7、确诊胆囊形态异常后,马上行胃镜检查,检查时病人取左侧卧位,全面详细观察胃内全貌。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4甲组 120 例胃镜确诊胃十二指肠疾病超检出胆囊形态异常78 例(65) ,乙组 120 例超声诊断胆囊形态异常,经胃镜发现胃、十二指肠疾病 70 例(60) 。两组共计 70 多例胆囊形态异常与胃十二指肠病交叉存在,占 60%以上。78 例胆囊形态异常均表现为胆囊壁增厚毛糙,以囊颈及底部明显,年龄越大增厚越明显。胆囊增大或体积张力增高 30 例(38%) ,囊内见强光团或强光点 39 例(50%),体积无明显增大,胆

8、囊萎缩偏小 9 例(12 ) 。3 讨论胆囊形态异常与胃十二指肠病有明显的相关性,有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为胃炎症状为主,胃窦部疼痛,胃酸增多或局部有压痛,但胆囊区未见明显压痛;有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为以胆囊炎症状为主,胆囊区压痛明显,但胃窦部未见明显疼痛表现;有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为既有胃十二指肠病的临床表现,又有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慢性胆囊炎超声一般分三型1 :(1)大胆囊型;(2) 桑葚型;(3)小胆囊型。也是病理变化的三个阶段,对大胆囊型初期慢性胆囊炎,壁厚、张力大小是超声诊断依据。已知生理性因素抽烟、慢性咽炎(咽气动作) 、长期饮酒、长期卧床及肝、肾、心、血液等病理因素可引起胆囊继发性改变,但对胃肠

9、病引起的胆囊变化未引起注5意。超声检查胆囊炎发病率较高,与慢性胃肠病发病率高可并发胆囊异常不无关系。胃肠病变引起胆囊变化机制可能为:(1)胃肠壁炎性增厚、僵硬造成蠕动减慢,延长食物排空时间,引起持续胆汁分泌,胆囊充盈处于高张状态。(2)胃酸增多,作用于十二指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引起胆囊收缩。(3)奥迪氏括约肌痉挛。胆囊充盈、收缩排空、远端受阻矛盾状态,是引起胆囊继发改变的原因,日久胆汁析出、内膜脱落会表现囊内超声光点,囊壁毛糙等改变。选择 5 例胃溃疡病例合并胆囊壁超声异常,经消炎、抗酸等治疗症状消失,检查囊壁同时转为正常,支持上述理论分析。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可引起胆囊异常改变,同时

10、胆囊疾病可引起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慢性胃肠疾病有引起胆囊继发改变,超声极易误诊为初期慢性胆囊炎图像,对治疗效果不好时,应考虑有无胃肠疾患给予相应检查、明确。一般如果胆囊功能正常,肝脏分泌的胆汁有两个去向,一部分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另一部分进入胆囊2 。胆汁分泌与胆总管压力正常,胆汁的排泌不受影响,而胆囊疾病(胆囊形态异常)由于部分患者胆囊运动功能发生异常,胆囊的运动与 Oddis 括约肌的协调作用受到破坏,或结石刺激造成胆囊管水肿或结石本身造成胆囊管狭窄所致等以至于胆管压力梯度增加,肝内胆汁的排泌率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6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发现有胆囊形态异常的病人,怀疑初期慢性胆

11、囊炎图像,如临床上治疗效果不好时,应考虑有无胃肠疾病,给予相应检查、明确治疗。同时胃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如临床上治疗效果不好时,应同时行超声检查排除胆囊疾病引起或同时有胆囊疾病,给予相应治疗。【参考文献】1 吴松雷.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胆囊形态超声观察J.中华医药杂志,2005,5:12.2 Banci M,Ierardi M,Tiberio NS,et al. Reliability of visual and quantitative hepatobiliary scintigraphy in the followup of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cholecystectomy and transduodenal sphincteroplastyJ. Clin Nucl Med,1999,24(5):330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