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28719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对人的影响最为持续而深刻,从这样的程度来说,家庭教育就是终身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四大对策: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强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改变教养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的观;希翼对家庭教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一、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1、“独生子女”现象严重 1979 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大增,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很多独生子女被冠以“小皇帝”和“小公主”

2、的称谓,引发了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被成为“独生子女现象”。根据上海市、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 2340%。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人际关系中心化,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很多独生子女普遍患了一种心理疾病“四二一综合症”。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是独生子女,仅这个客观事实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经过研究观察认为:独生子女“成了最困难的教育对象”,“是社会的危险物”他说:“完全肯定地说,教育独生子女要比教育几个孩子困难的多”。“甚至在最好的和最幸运的情况下

3、,甚至在有才能而又关心的父母手里,要教育一个独生子,也是一种极端困难的工作。” 独生子女由于缺乏了传统家庭的多子女组成的同辈关系,在家庭生活中,大人们围绕着一个孩子,受到父母之爱,强烈而集中,孩子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并被视为“掌上明珠”,应发了一系列家庭教育的现实问题:如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完美主义倾向,过多的宠爱等等,都会影响独生子女独立个性的发展。2、“启蒙教育”意识薄弱传统经典易经言:“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说,对童蒙之初的孩子,要加以正确的启迪和有益的教养,当是圣人的功业。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认为幼儿一旦养成此等品质、行为将固而不化,长大后可以“正性”、“养心”和“

4、成德”,这就说明了“启蒙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不缺乏优秀的启蒙读物,其中最为优秀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等,中国古来十分重视童蒙阶段的培养,生活的教育、做人的教育是中国童蒙养正的主要内容。“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功能在于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但是,现实中,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种“粗放式”的教育模式,忽视了

5、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爱,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和情绪的关注,缺乏对孩子进行有效“启蒙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是现代中小学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造成现代家庭教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3、“问题家庭”的教育误区第一种是溺爱型家庭。随着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溺爱就成为常态了,独子的稀缺性使得孩子很容易成为家庭的中心和主角。父母们的百般宠爱、千般依顺再加上物质享受的过度满足与父母们对孩子人格发展与精神引导的忽视相形益张。这些孩子到了学校也很难改变,依然以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且随心所欲。记得有这样一位学生,本是个挺聪明的孩子,可是在原校成绩却非常的糟糕,而且作业也经常不交。为此,教师及时的与家长联系,希望

6、改善该学生的学习状况。然而得到的却是家长的漠然。反而有一次,孩子因为和其他同学产生口角,该家长居然跑到学校和教师吵闹,只能叹言,如此家长,如此学生。 第二种是过失型家庭。过失型家庭也就是指父母中有人品行恶劣行为不端或有人违法犯罪而被社会改造。这样的父母因其自身的问题往往不能正确教育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本身品行不端,作为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如何去引导自己的孩子? 学生 A 经常一些与社会上不良少年的交往,以及打架闹事。这个学生父母本身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很好,学生 A 的父亲整天游手好闲,还曾经犯事坐过牢。对小 A 平时也是不闻不问,放纵不管。一旦出事就恶言漫骂,甚至拳

7、打脚踢,等过后依然如故,学校教育在这样的家庭教育面前更是显得苍白无力。 第三种类型是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问题也是当今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这个社会问题恰恰也是造成“问题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单亲家庭中的家长往往由于自己的曲折经历而形成不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有的家长会把婚姻破裂带来的伤害加注于孩子身上,有的家长会因此而觉得亏欠孩子,所以更加的溺爱,孩子往往会在经历家庭的分解和家长的消极价值观影响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小 B 是一个活泼的男孩子,他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和妈妈一起生活,游戏是他的最爱,只要一有时间就往游戏房跑,妈妈平时不是忙于生意,就是沉迷于麻将,所以很少有时间管教小 B,每天出门

8、前,给他小 B 一些钱买饭吃,而这些钱大多流向了网吧和游戏机房,正是由于缺乏关爱和管教,慢慢的和社会少年走到了一起,沉溺于网络,开始撒谎、逃课。家,始终是学生回归的地方,能否有效地改善家庭环境,改善亲子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教育成功。4、走向偏差的“成才观”中小学家庭教育在“人才观”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家庭教育应然是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导致了家庭教育内容侧重“智育”,孩子的家庭教育被各种繁重的“作业”所代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考只有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才能成才,受社

9、会上名牌之风的影响,不少家长也认定,孩子只有考上了名牌大学,如北大、清华才能有出头的机会,才能够在将来成才。“87. 2%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只有 12.8%的家长能够接受小孩就读普通中学的的事实;而在大学阶段,希望自己的孩子就读重点大学的家长仍高达 74. 8 %,只有25. 2 %的家长能够接受就读普通大学的事实。” “有 81.1%的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升上大学本科才是成才,甚至有 58.6%的家长认为考上研究生才算成才;只有 2.5%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只是高中或中专毕业,但只要品质好,身体好,能力强,也应该是成才。”在这种错误的“成才观”的影响下,当前中小学家

10、庭重视对孩子的应试教育,重视孩子的“知育”,重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教育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忽视了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5、家庭关系不良台湾学者黄富源在对 382 名犯罪少年及 538 名一般少年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亲子关系对少年犯罪倾向深具影响力。尤其是亲子关系较差的少年,其犯罪倾向越严重。美国学者对家庭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表明,虽然有些青少年同不良的青少年交往密切,但只要他们同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就不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反之,有些青少年虽然很少与不良的青少年交往。但是,如果他们同父母关系疏远,走上犯罪的可能性依旧很大。 家庭是每个孩子接

11、受时间最早、最长、受其影响深刻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习惯、气质品质、性格等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的关系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造成许多孩子的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的诱因是家庭关系的不良。家庭关系的不良,长期以往,孩子就会感受到家庭环境的压抑与不和谐。娜妮西格尔在其论著青少年犯罪中指出:“在一个有病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由于他们目睹了暴力和冲突、情感上不和谐、以及社会冲突等,其犯罪的驱力比其他青少年要大得多。” 夫妻关系紧张化、尖锐化,甚至出现婚姻关系破裂,必然形成不良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父母与孩子长期缺乏沟通,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沟通出现了障碍,长期下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冷

12、漠,观察很多“问题孩子”,就不难发现在其问题的背后,大都与家庭关系不良有关。6、不良的代际传递代际传递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父母一代传递给子女的各种特征,不仅包括身心特征,还包括各种社会特征。代际传递主要指孩子的各种行为和父母有一定的相关性,换言之,就是在父代和子代之间的一种传递。代际传递,可以是传递优质的身心特征和社会特征,同时也可以传递一些不良的身心特征和社会特征。如孩子的许多不良的家庭教育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父母一代那里找到“原型”,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这里说的主要是不良的代际传递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我们的家长习惯于用他们父母教育他们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他们的父母的

13、教育方式是有偏差的,他们会用同样偏差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造成了各种不良的家庭教育问题,这种现象就来源于家庭教育中不良的代际传递。不良的代际传递是造成现代家庭教育低效的一个内在的重要原因。二、现代家庭教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当前的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比较高,在“成才观”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家庭教育重视“智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尽早出人头地,出现了各种“拔苗助长”的现象,孩子在学校之余,回到家中还要还要被书本和各种习题所埋没。作为家长,我们不要让孩子从小来就围着文化知识转,灌输成绩意识,甚至培养应考能力,这将会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由

14、家长们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违背孩子身心发展和成长的规律,过早压抑了孩子的天性,牺牲了孩子的身心发展,使孩子成了实现家长学习目标的活工具,这是一种非常残酷家庭教育方式,所以,家庭教育中,首要的是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绩,培养孩子的“完整人格”和“完整性格“比培养孩子考出好成绩更为重要。现代家庭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品质的培养和追求,这样的家庭教育就不可能是一个高品质、高境界的教育。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培养孩子是一个过程,教育孩子,尤其如此,所以,现代家庭教育不能功利,回归“育人”是家庭教

15、育应然的追求。2、加强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启蒙作用,父母良好的行为举止、得当的教育方法、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孩子没有在一个健全的家庭中长大,没有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长期缺乏关注、关心和关爱,他们的“启蒙教育”会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收效甚微,甚至是苍白无力的。为此,针对这种情况,现代家庭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6 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

16、要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水平的开发,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情操的熏陶,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培养孩子完整性格和完整的人格。3、改变教养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一个个体健康成长的关键,在一个无法感受家长和长辈温暖、缺乏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家庭里,是不可能培养出心理和行为健康的孩子,当孩子在充满矛盾的环境中成长,家庭氛围缺乏宁静、幸福、安定往往会导致孩子心理偏常和行为偏差,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往往也折射出了家庭教育的问题,这些孩子往往孩缺亲情、被轻视、被忽略,大量的研究报告显示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导致问题青少年的关键因素,家庭,特别是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父母教养方式有四种类型:溺爱型、专断型、纵容型、民主型。从家长行为看孩子的发展的后果,民主型这是最佳的教育模式,也是唯一的值得推崇的模式。但他指出,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异不同,无论是溺爱型、专断型还是纵容型的教养方式,它们对孩子心理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