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雄的体育转播艺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192271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世雄的体育转播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宋世雄的体育转播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宋世雄的体育转播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宋世雄的体育转播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宋世雄的体育转播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世雄的体育转播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世雄的体育转播艺术(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世雄的体育转播艺术邢伟副教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内容提要,宋世雄简介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解说评论的流派风格,孙正平简历,韩乔生,宁辛中国第一位女性体育节目主持人,蔡猛,黄健翔,宋世雄简介: 1939年出生北京。1960年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记者、体育评论员,从事广播电视体育接解说工作。1984年调入中央电视台工作,现任中央电视台高级体育评论员、播音指导。现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1960年至今从事体育解说工作40余年,转播过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亚运会、全运会等重大比赛近3000场。 1990年被美国评为“国际广播电视最佳节目主持人”。同年还获得全国“特殊贡献

2、奖”。,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解说评论的流派风格: 稳健派、技术派、激情派稳健派是以广东台王泰兴为代表,刘宁、李博、宋健生、宁辛也在其中。这种解说评论从第三者的角度,冷眼旁观看世界,解说评论中保持着稳定的心态,以稳取胜。这种风格显得非常理性化,完全从欣赏的角度引导观众看比赛,非常适合解说评论英超、意甲这一类没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但也常给人以过于冷静和客观的感觉,很难以情感人。,技术派则是以中央电视台的黄健翔、蔡猛为代表,解说中注重对球场上技术变化的分析和评论,注重对整个战局发展的预测,解说时语调相对低平,娓娓道来,节省声音。这类解说评论适合于非常懂球的球迷,而对于一般观众和普通球迷则稍显不足,特别是

3、在喧嚣的比赛现场,解说声经常被淹没。激情派是以宋世雄、孙正平和韩乔生为代表,解说中情绪饱满,注重吐字发音的语言技巧,注重节奏,注重对比赛过程和整体战术变化上的交待。由于侧重于“描述加评论”,比较适合占收视率主流的普通观众和一般球迷的胃口。这种风格对普及体育文化,帮助观众了解竞技体育的基本规律,理解竞技体育运动精神有所裨益。但容易喋喋不休,有时还会干扰观众看球。 实际上解说评论也和艺术创作一样,不同风格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很难说孰优熟劣。只有相互兼容、取长补短、不断创新才能 继续生存和发展。,体育比赛实况转播的不同之处: 就在于它不可能事先写好广播稿,而是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情况,进行口头报道。

4、然而,体育比赛紧张激烈,波澜起伏,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体育解说员要用最快的速度,准确而形象、生动又传神的语言,时而若江河水滔滔不绝,时而又似行云舒卷妙趣横生,恰当好处、恰如其分地把赛场上的情况介绍给听众观众,让他们如身临其境,好像到了现场亲眼看见了比赛的激烈场面、精彩镜头,仿佛目睹到运动员的腾跃滚翻、音容笑貌,同时,获得一种语言艺术的享受,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体育解说员要认识到工作的特殊规律性:除了要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熟悉体育知识以外,必须掌握播音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得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吐字清晰,声音圆润,口齿伶俐;反应敏捷,应付自如,出口成章。一般

5、播音员尽管也当具备这些素质,但对体育评论员而言,这个要求就更高、更严,是一项必备的过硬的基本功。体育比赛是给人看的,但因为电视屏幕的缩微和画面的快速闪动,很多细节不在现场是看不到或看不清的,即便在现场由于距离因素也是看不清楚的。比如在足球赛场上出现了两条腿,你得说出这是谁;替换队员上场了,你也该介绍他或她的一些背景材料等等。所以,解说员要把场上发生的情形说明白,让观众跟着你的解说兴致勃勃地看完比赛。,而对于那些用收音机收听体育比赛的听众来说,解说员口齿伶俐、吐字发声清晰而圆润尢其重要。嘴中含糊其词是不行的,不仅得把赛事讲解清楚明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而且应当使声音优美,腔调悦耳,让听众当津津

6、有味地收听你的体育转播,感觉就像看到比赛一样。这需要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做到的。反应敏捷,应付自如,出口成章,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体育解说员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体育本身就是一种运动,赛场上的运动千变万化,紧张激烈。而体育转播是一种口头报道,不能照本宣科。它要求解说员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反应快捷而灵敏,思维和话语都要跟得上赛场的发展变化,并准确、生动又流畅地表达出来,没有应付自如、出口成章的本领是办不到的。喋喋不休的长篇大论固然令人厌烦,话不中听,语不感人,词不达意,言不及义,不冷不热的三言两语同样是听众观众所不欢迎的。要掌握好这种分寸感极不容易,必须艰苦地、持之以恒地上下求索

7、。,一个播音员,尤其是一个体育解说员,怎样才能具备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反应敏捷、出口成章这些艺术素质呢?()长期磨练,刻苦钻研吐字清晰,口齿伶俐,这是体育转播解说员的基本功,而凡称之为“功夫”的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长年训练培养得来的。比方我们所说的“气功”、“武功”等等。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说得好:“所谓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有朋友说宋世雄讲话快捷,口齿利索,是因为妈妈给了一张好嘴,那纯属玩笑,1950年,中国第一代体育解说员张之老师尝试转播了前苏联国家男篮访问上海的比赛(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体育广播),受到听众热烈反映之后,决心钻研这门无书参考无人指导的生疏的学问。为了能把看到的事物立即

8、准确地复述出来,他独自摸索着练起了“口头写生”。他天天站在阳台上,即席描绘黄浦江上的大小船只、外滩码头的熙攘人群。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培养出了看见什么就能张口讲出什么的能力。读初中时,宋世雄第一次听到张之老师的体育播音之后,就迷上了体育播音这一行,于是开始勤学苦练。春夏秋冬几乎是一场不落地收听、记录张之老师的播音,再反复背诵,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没有人计算得出宋世雄在中学时代为日后能从事这项工作花费了多少时间,进行的苦练,付出的汗水,只有宋世雄一个人知道。宝剑锋从磨砥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进了广播大厦之后,宋世雄的训练更勤奋更刻苦了。张之老师告诉宋世雄,掌握播音技巧是第一步,要提高播音水平,必

9、需在口语表达上下功夫。他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宋世雄做出了榜样。比如解说篮球场上两个身材高大的运动员进行传球配合,用“高空作业”这个建筑工程术语来比喻;又比如他用“像一缕轻烟飘到对方球台上”来形容徐寅生发的旋转球。这些语言都非常生动,给宋世雄留下深刻印象。为了提高播音素质,宋世雄平时利用各种运动着的事情进行练习。他喜欢作文,更喜爱口述、演讲等口头作文活动。口头作文,同体育转播一样,是即席的,即兴的,促使思维紧张起来,更能锻炼口才。,有时宋世雄看一幅画,便把画中风景或人物形容一番;宋世雄读一首诗,也把诗的意境呤诵一遍;有时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练习演讲;有时到公园去给一群小朋友们讲故事。这样做,训练了

10、他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以及遣词造句的能力。宋世雄在街头路口,心里头就“默播”一番街道上的情景。这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形象思维的灵活训练。比如:绿灯亮了,停在北边的黑色小汽车开过十字路口警察做了个手势,让左转弯的汽车慢点行驶从西边来了一个穿米黄色裙子的姑娘,她骑一辆二六蓝色女车,车把上挂着一个红色提包,红色提包上方露出一截白色的东西由于体育转播本身的性质,工作的对象是广大体育爱好者,因此,解说员一定得熟悉你所要转播解说的比赛项目,它的比赛规则、基本战术和发展历史等等,也就是说,应当具备必要的体育知识。体育运动可谓包罗万象,各类比赛项目日益增多。电视除了经常转播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

11、、冰球、水球、手球、橄榄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外,还转播游泳、跳水、田径、体操、武术、举重、滑冰、射击等运动项目。这些名目繁多的比寒,即使是一个读过体院的转播员,也会眼花缭乱,感到难以驾驭。一个体育评论员,要熟悉这么多的体育知识,得花费艰苦的劳动。刚开始的时候,宋世雄一边看教科书,一边用跳棋子在桌上摆阵势,模拟战术,学习基础知识。一有机会,便向教练员、运动员等内行请教。比如解说足球时,既要懂什么叫“防守433”、“进攻4213”、什么叫“越位”、“直接任意球”、“间接任意球”,还要在转播比寒的时间隙解释这些术语。在转播排球赛时,也要让听众观众明白。所以,体育方面的知识积累,也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

12、程。转播之前,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转播世界杯女排赛,首先要熟悉参赛各队的基本情况,她们在历届比赛中的成绩和地位,各队的基本打法和战术变化,队员的名单,号码、年龄、身高、技术质特点,主要骨干选手的运动生涯及趣闻轶事等等。,1981年,宋世雄在日本转播了7场女排赛,20天的时间里,要熟悉9个队的100多名运动员。1982年在转播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时,宋世雄要熟悉24个队的近600名运动员,这确实是相当困难的。有些运动员的名字很长,从语音结构上来看,也挺复杂。解说时要不打顿地一口气念出来,真是不容易。没别的诀窍,只有一遍又一遍地读、记。体育转播员把该播的比赛项目弄懂了,了解了比赛双方或各方的基本情况

13、,也记住了运动员的名字,甚至能够将赛场上的进展解说清楚,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加快说话速度。说得快,这是体育比赛对转播员的特殊要求,也是一个转播员口头表达技巧高超的标志。据说,英国BBC电台体育解说员在报道奥运会比赛时,遇到精彩场面,1秒钟内可说出10个音节,而且能连续65秒不停顿地解说。当然,汉语和英文不好类比,但外国同行解说的语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宋世雄在一次实况解说中,一分钟内,达到过450个字之多。这也是非常快的。要想说得快,就必须记得烂熟。在比赛场上,边看边训练是一种方法,在比赛场外,把平时转播常用的术语都背下来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经常使用的术语,场下倒背如流,场上才能运用自

14、如。而要能够倒背如流运用自如,就需要下苦功夫,洒更多的汗水。比如足球转播中的这段话:现在中国队前卫任彬在中场得球,他一脚长传,把球递给右边锋丛者余。丛者余沿着右边线带球,对方后卫上来阻截,丛者余过了一个人,到了底线,突然一脚传中,张宏根在禁区里抬腿射门,球进了,话一说快,嘴就容易“拌蒜”,不是吃字,就是结巴,声音还容易嘶哑。播音员就得在平常多练习绕口令,或别的训练方式。反复做声母、韵母、声调对比练习,还要做运气的练习,严格掌握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这样到了现场方可做到口齿伶俐,应付自如。张之老师经常练习的方法是:快速读书读报,念绕口令,说山东快书,唱西河大鼓宋世雄在比赛前两三天,经常说一些

15、绕口令,训练口齿,练习运气。比如这一段: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竿儿去打枣儿,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七个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五个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这是一段绕口令,一气说完才叫好。先念时可稍缓,到后面越说越快,一气呵成。这种吐字、声调与气息的综合练习,能促使宋世雄在转播解说时做到伶牙俐齿,语气连贯流畅。唐代诗人贾岛在戏赠友人诗中说:“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伟大的贝多芬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是为了使它醒后更兴奋。”宋世雄的座右铭是:无日不动嘴,不是

16、指一般性讲话什么的,而是练习润嗓、护喉、发声、吐字、喷口,运气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在转播台上解说流利,从容不迫,声音清脆圆润,语调明朗悦耳。(二)扎根生活,勤于思索鲁迅先生认为,像毁灭这样的优秀作品,是“非经战斗的战士,不能写出”的。体育实况转播,既是人民群众了解信息、欣赏竞技的途径,又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与生活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一样,生活也是我们体育报道的丰厚土壤。体育转播员要提高转播解说的艺术水平,要能够形象地使用语言把赛场上的情况介绍给大家,就得深入生活,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勤于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一来,自己的解说评论才能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妙语连珠,富有艺术感染力。

17、,长期以来,宋世雄经常生活在教练员、运动员当中,这是宋世雄不可缺少的生活基地。好像蚕吃桑叶、蜂采花蜜,时时刻刻离不了它们的食物一样。宋世雄到生活中去,一方面是为了在转播中塑造出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解说的艺术水平。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需要从生活细节和人物内心世界入手,提高解说艺术水平也同样如此。宋世雄在比赛场上观察,在训练场上寻找,在和运动员教练员的交谈中发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灵魂当中的闪点。通过长期的学习、观察、体验、思考和研究,宋世雄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捕捉到生动的形象,发现了美好的心灵,学到了许多艺术的语言。比如,性格爽朗的孙晋芳,只要一吐舌头,球就打顺了;倔强的郎平若挥挥舞起双臂,球就扣疯了;而文静的周晓兰打了好球,却像没事人一样;矫健的足球运动员左树声射进了球,总是左脚跳跃,挥动右臂,轻快得像长出了两只翅膀;而腼腆、憨厚的沈祥福踢进了球,却总是羞羞答答由于宋世雄观察得很细,捕捉到了富于个性的特点,他的解说语言也就富于个性和多样性,不会流于单调、平板与一般化了。比如,袁伟民颇有典型性的话:“我们要攀登世界高峰就要有牺牲,为了给祖国争光,胳膊断了腿断了也要上!”比如“拼命三朗”曹慧英把自己遍体是伤痛的身体叫做“一台破机器”郎平的“敢打敢拼还得敢赢”,杨锡兰的“教练想把我练累了,我偏不累”等等富于个性的话语,都极大的丰富了宋世雄的解说词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