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876304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摘要:人类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引人深思的历史问题。而核灾难就是最为残酷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实际的案例来展现自然辩证法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并在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今对于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方式。关键字: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 核灾难1986 年 4 月 26 日当地时间 1 点 24 分,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原本以列宁的名字来命名)4 号反应堆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大约有 1650 平方千米的土地被辐射。后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

2、射线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的 400 倍以上。事故导致 30 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的长期影响而致命或患的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绿色和平组织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危害被低估 10 倍,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遗症需 800 年,而反应堆核心下放的辐射自然分化要几百万年。 20 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约为 9.3 万人左右。27 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 9.3 万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立即疏散了 11 万多人,随后数年,又从污染严重地区搬迁了 23 万人,前后共疏散 34 万余人。建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的

3、报告说,全球共有20 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相类似的灾难还有 1979 年 3 月 28 日美国 三英里岛核事故以及 2011 年 3 月 11 日发生的日本地震福岛核泄漏。核电站的产生与发明本身是为了使得人类社会更加迅速的发展,在依靠能源发展的人类文明中,核能是具有突破意义的。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与自然界发展相一致,在人类发展的疏忽中导致自然生态的破坏,最后还是以灾难的形式反射在人类的身上。在以上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对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经久不衰且具有强大现实意义的。(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本内容 1首先,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是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马

4、克思、恩格斯揭示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时候 ,首先运用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 ,从哲学高度对人类的起源、人的自然属性进行科学的概括 ,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马克思说 :那些 “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 “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 “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 ,是自然界1李慧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与当代价值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3的组成部分之一。恩格斯也说 :“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 ,绝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 ,决不象站

5、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 , 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 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之中的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类不仅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而且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基于这样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人离不开自然界 ,要靠自然界生活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这就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揭示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其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中介是劳动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与自然的关系的。马克思恩格斯进而研究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及其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实现人与

6、自然联系的中介就是人类的劳动 ,人是通过劳动和人周围的自然发生关系的;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断的改造自然 ,支配自然。从而创造了一个 “人化的自然界” 。而人类在运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也不断改变和推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状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人类与自然界环境之间 ,通过物质能量的转变 ,表现出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然的活动来中介、 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 ,就是说 ,自己能改变物质的形态” 。第三,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形式的社会性 :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人

7、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继而又分析了人与社会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 ,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而后者又始终是主要矛盾。这就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社会性。自然界除了以其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外 ,还对人类社会有巨大的制约作用。表现为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加速或者延缓作用 ,丰富的自然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区位对社会的综合生产生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对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具有选择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各种技术发明和创造 ,都是为了更高的开发

8、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结果。但是 ,自然演化过程一般说来是缓慢的 ,而人类社会、 经济的发展却是快速的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自然变化往往超过自身演化的承受力 ,从而导致自然的迅速蜕变。上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 ,人类在其中扮演双重角色 ,既是自然之子 ,又是自然界的主体 ,当然也是人与自然对立与矛盾的始俑作者。人类作为“类存在物”,在改造和占有自然的过程中 ,即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 ,又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这两对矛盾中 ,人与人的矛盾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恩格斯也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说的

9、“报复”,其实就是指人类的行为违背自然界发展规律而遭到了自然界的惩罚。“每一次胜利的最初确实起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今天的事实有力佐证了恩格斯的重要观点。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停留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中介和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上 ,也为我们提出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解决之道 ,并把实现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 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 ,并围绕这个目标提出了人类必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立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去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实现人

10、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应从调整、 改善人与人的关系着手 ;必须“对我们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不可能科学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对立 ,只有变革社会制度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才能达到“人和自然之间、 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才能真正地脱离动物界 ,人与自然、 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地实现和谐相处、共存共荣。这就从社会制度的运行层面揭示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途径 ,为我们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了宏观的理论基础(二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2人与自然矛盾深化的深

11、层次原因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长久以来, 人类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走人类中心主义的路线。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 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近代以来由于科技快速进步,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走向了极端, 对自然的危害日益明显。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巢臼, 是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如何能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呢? 首先应重新审视人类能力。从生物学意义上讲, 自然界的进化使人具备了彻底认识自然的物质器官-人脑。但问题是:第一,人脑只有超越时间才能做到穷尽真理,现实中的人总是很无知的, 能力总是有限的。第二,人类无法超越时间, 因为人类在时间中产生,它总是会灭亡, 是有限的。而大自然是无

12、限的,以有限去认识无限怎么可能呢? 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人认识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其次,要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作用。人们对科技作用认识的片面性加剧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传播。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是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而来的。但我们决不能把环境恶化完全归罪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 也可以给人来带来灾难,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技同样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人与自然和谐之路必须以科技作为手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尽可能去预测科技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使科技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人类不要试图去主宰自然, 而应

13、转变观念, 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 以正确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把价值观由只关注人转向全面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合理地在自然承载范围内改造自然, 这样才能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误区,保持人与自然间动态平衡。(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 就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获得尽量多的物质财富,认为人类所有对自然的改造都是合理的,认为人类对自然的变革是不受限制的,认为物质生产发展的速度越快越好。而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关系,当代人不仅要谋求自己这一代人的发展, 还要

14、为子孙后代着想。可持续发展不是放弃发展,而是放弃不合理发展;不是消极地抵制发展, 而是合理、协调、有效发展。它是全人类谋求发展的唯一正确途径。现代经济发展中渗透了太多功利主义思潮, 忽视了经济发展的人文境界、人文精神, 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这2王国成,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4里有两点不得不提,一是对 GDP 数量增长的盲目追求,它成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标准。但 GDP 也有其缺陷, 它只计算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增加值, 而不考虑是用什么方式取得的和为此而付出的资源、 环境和社会成本等代价,也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所以盲

15、目追求 GDP 发展势必会造成一些严重的社会后果,如环境恶化、 资源浪费等。二是消费及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多年来我们强调刺激消费, 而对合理引导消费和生活方式则做的比较少, 造成不小的负效应,危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如挥霍性消费、 超豪华型消费越来越多, 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还产生了大量生活垃圾。由此还助涨了享乐主义、 金钱至上等风气, 造成恶性循环,必然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阻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毋庸置疑,当今的经济发展还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时代的发展要求经济的发展必须上升到人文境界,大力倡导人文精神, 这样才能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 )积极发展生态文明人类发展面临的严峻现实

16、要求必须建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包含三方面内容: 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 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 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学化的大学科群的崛起;三是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则的建立、 完善和相应环境机制的形成等。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上升到人文境界, 笔者认为只要做好了这一点, 生态经济的时代就会到来。生态经济指的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与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生态高效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这种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是资源利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我们应该为后代人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二是资源利用在空间上的持续性。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不应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三是资源利用在效率上的高效性。即低耗、 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最大限度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量和环境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