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18269 上传时间:2016-12-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1行业整合 且战且走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 2003 年统计分析报告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集团工作部 佘振清对客车市场的判断,有别于轿车和货车,特别是大中型客车市场,由于限制市场的因素较多,要将其说得很清楚,所要克服的困难会更多一些:首先,相对而言,客车市场的规模较小,其规律性没有轿车和货车市场强;其次,客车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多,致使客车的批量不大,市场很难预测;第三,由于市场规模小、批量不大,加上客车产品的技术特征和客车企业的自身实力等多重影响,导致客车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灵活性强,反映到市场上,是客车新产品推出的难度要相对较小,产品更新速度较快,市场不易把握;第四

2、,由于客车直接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客车市场所受到的限制因素非常多,除了客观经济规律以外,还要受到诸多强制性限制,比如客车产品等级评定、客运企业资质评定等等。以上四点,增加了客车市场判断和预测的困难,客观上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分析体系,因此,我们将中通集团客车统计信息网升级为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试图从信息交流的角度,为客车市场的分析和判断做一些扎实的基础性工作。2003 年列入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序列的企业已达到 46 家,12 月又新增了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销量的覆盖率已经占到行业总量的 90%以上。就 2003 年的产销形势来看,客车行业在 12 月份达到年度高峰(如图一

3、所示) 。以下是我们对 2003 年客车市场的综述和对 2004 年客车市场的一些判断。一、2003 年客车行业产销状况是一波三折、渐入佳境从产销曲线分析,2003 年一波三折、渐入佳境的市场表现十分明显,这与我国总体经济环境高度相关,同时也是客车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和社会资本高度关注所产生的必然结果。2003 年,客车行业应该说是在逆境中受到了考验,有所失,也有所得。在经过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市场受到暂时的挫折,使得客车企业有了一次难得的调整机会,回顾 2003 年客车行业的热门话题兼并重组、扩大产能、新产品开发、产品结构调整和社会资本积极介入等等,已经为下一次市场高峰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

4、础。因此我们说,2003 年客车行业的结构调整是最大的亮点,为行业整合拉开了序幕。、产销量对比分析: 2003 年的“小基数”是 2004 年产销量增长的基础2003 年 46 家企业共计生产各类客车 96864 辆,同比增加 276 辆,增长 累计销售 95574 辆,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上 年 销 量本 年 销 量图一:2003 年产销量曲线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2同比减少 523 辆,降低 总的来看,产销量基本与上年持平,市场表现不好的主要原因是“非典

5、”的影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和宏观经济环境的趋好,在近几年,客车市场应该是一个不断递增的市场,今年虽然受到“非典”的打击,整个客车市场也并未从此一蹶不振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我们认为,2003 年的“小基数”是 2004 年客车行业产销量增长的基础,同时,由于客车企业在 2003 年市场需求不足的状况下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内部调整,使自己的产品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为 2004 年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进一步扩张做好了准备。2003 年,虽然客车行业的整体状况不十分理想,但部分企业的表现依然非常抢眼,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的 46 家企业

6、中,有 18 家同比有所增长,占 增幅列前 10 位的企业如表一所示,厦门金旅增量最大,上海申沃增幅最高。表一:产销增量情况表上年累计产量(辆)本年累计产量(辆)增量(辆)增长(%)上年累计销量(辆)本年累计销量(辆)增量(辆)增长(%)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9253 12198 2945 918 12098 3180 495 7357 2862 495 6680 2185 4828 15928 1100 4354 15703 1349 60 1569 709 73 1565 692 829 3075 246 738 3056 318 59 800 241 57 820 263 2 313

7、301 2 263 261 安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萍乡客车厂 1324 1598 274 321 1560 239 92 298 106 93 294 101 341 1425 84 353 1433 80 产销量结构分析: 89 米系列客车产销率低应引起相关企业的关注2003 年生产总量中座位客车 66951 辆,卧铺客车 5150 辆,公交客车 24049 辆,其他客车 714 辆,分别占生产总量的 销售总量中座位客车 66096 辆,卧铺客车 5072辆,公交客车 23728 辆,其他客车 678 辆,分别占销售总量的 、 2003 年总产销率为 其中座位客车、卧铺客车、公交客车、和 具体

8、产销结构状况见表二:表二:产销率结构状况表总计 1112 1011 910 89 78 67 56 合计 型客车表现最好,中型客车最差,其中 89 米车的产销率为各大系列之最低,从 46 家企业的汇总数据来看,89 米系列的产、销量均排在第二位(如图二所示) ,分别达到16353 辆和 15520 辆,虽然在该系列中也有卧铺客车和其他客车,但与总量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在 9 月份的分析中我们提到,89 米系列具有产销量大、产销集中度较低的特点,反映了两点信息,一是,这一区间的客车产品在用户市场上颇受欢迎,市场需求旺盛;二是,在客车生产行业内,这一区间的产品尚未被大集团所特别重视,相对而言

9、,市场空间较大。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这一领域里的竞争处于相对无序状态,大家很难控制也不易把握市场,最终导致产销率低,2003 年,该系列滚入库存的座位客车和公交客车分别达到了 589 辆和 215 辆,46 家企业中,生产该系列产品的有 33 家,这些企业以及即将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在 2004 年的生产计划中应该有所关注。、产销量排名分析:产销集中度不高,行业整合之路将漫长且艰苦2003 年,产销量列前 10 位的企业分别是:郑州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产 15928 辆,占总产量 销 15703 辆,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产 12198 辆,占总产量 销 12098 辆,牡丹汽车股份有限

10、公司 (产 9490 辆,占总产量 销 9517 辆,金龙联合汽车工业( 苏州 )有限公司 (产 8227 辆,占总产量 销 8277 辆,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产 7357 辆,占总产量 销 6680 辆,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 (产 6443 辆,占总产量 销 6302 辆,江苏友谊汽车有限公司 (产 4880 辆,占总产量 销 5036 辆,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产 3487 辆,占总产量 销 3597 辆,常州依维柯客车有限公司 (产 3520 辆,占总产量 销 3478 辆,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产 3075 辆,占总产量 销 3056 辆,前 10 位企业的

11、累计产量合计 74605 辆,累计销量合计 73744 辆,产量集中度为 销量集中度为 相对于轿车、货车市场,客车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充满变数,这也是社会资本纷纷进入客车领域的重要因素之一,预示着客车行业整合之路漫长且艰苦。表三:产销量集中度情况表图二:分车型产销量对比示意0250050007500100001250015000175002000011121011 910 89 78 67 56 产销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报告4总产量前 5 位产量合计前 5 位集中度前 10 位产量合计前 10 位集中度 总销量前 5 位销量合计前 5 位集中度前 10 位销量合计前 10 位集中度总计

12、96864 53200 74605 95574 52275 73744 1L12 15881 12169 14344 15483 11987 14094 0L11 8808 4951 7132 8721 4898 7102 L10 8482 5691 7755 8497 5575 7692 L9 16353 8491 13811 15520 7958 13141 L8 19274 13726 16683 18789 13704 16636 L7 11448 6258 9046 11661 6346 9261 L6 12212 11283 12013 12411 11448 12198 5 4406 4406 100% 4406 100% 4492 4492 100% 4492 100%产销量集中度的详细情况如表三所示,89 米和 67 米两个系列的集中度相对较低,竞争比较分散,企业把握市场的难度较大,同时市场机遇多,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很难估计;6 米以下的车型和1112 米系列的集中度相对较高,竞争比较集中,位于前列的企业联手控制市场的难度不大,其他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