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阳光成长-心理论谈-重庆交大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办公室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9917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着阳光成长-心理论谈-重庆交大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办公室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向着阳光成长-心理论谈-重庆交大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办公室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向着阳光成长-心理论谈-重庆交大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办公室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向着阳光成长-心理论谈-重庆交大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办公室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向着阳光成长-心理论谈-重庆交大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办公室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向着阳光成长-心理论谈-重庆交大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办公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着阳光成长-心理论谈-重庆交大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办公室(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首届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 1 -向着阳光成长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方向与道路调研报告学 校:重庆交通大学学 院:年级专业:所在部门:重庆交通大学心理互助联盟办公室联系方式:15823183833/ 2 -向着阳光成长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方向与道路调研报告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

2、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 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求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使大学生面临多维的人生选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而校园与社会的联系直接、迅速、频繁。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 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

3、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一)学习心理问题1、上课目的不纯。许多同学讲,上中学就是为了考大学,因此上大学后便失去了直接的学习目标,学习没有动机,学习的精神支柱倾倒。重庆市首届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 3 -2、学习无动力。现实中一些胸无点墨者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款,而许多知识分子却生活得既辛苦又清贫;毕业分配工作好坏几乎与学习成绩好坏无关的怪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从实用主义发。许多学生认为努力学习不如努力找关系,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动力

4、。3、学习没兴趣。一些学生说,除了学习什么都很诱人,就是学习枯燥无味,不想上课,不想学习,进课堂经常心猿意马,学习时不可抑制地分心,都表明一些大学生学习注意力已经下降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二)环境适应问题1.失望无助感。入学前,学生对大学的期望值一般都较高,入学后大学的实际情况和理想中的差距,使一些学生产生失望感,导致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这种不适感在一年级学生中非常普遍。在一些学生身上严重时会表现为一系列肌体症状:诸如无食欲、失眠、头痛、各种痉挛、内分泌失调等。2、人际关系不适应。中学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可以只交往自己喜欢的人,属于儿童少年时代交往范围。大学生必须逐步摆脱中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

5、关系模式,逐渐学会适应他人,协调关系,向成熟和成人化转化,许多学生对这种新的人际环境不适应。3、学习方法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要求同中学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宽松的以自学为主的学习环境中,许多人不适应,没有了外在压力,许多人茫然不知怎么学习。4、自我价值感丧失。许多中学时期的学习尖子云集在大学里。学习优势的削减或减失,尖子生成为一般学生,倍受老师重视已成历史,学习荣誉的丧失,使他们感到压抑,心理不平衡,无助和无寄托的心理阴影使一些学生悲观失望,甚至怀疑自己的价值。(三)人际关系压力1、人际关系广阔,心理却相对闭锁。大学人际交往的对象扩大了,交往也社会化了。由于一些学生的心理还滞留在中

6、小学人际交往期,面对大学的交往广度心理不适。遇到问题独自苦思冥想,不愿和同学交流。由于相互间缺乏沟通,时常感到心中有结,孤独寂寞。2、心理防御意识过强。怕别人嘲笑自己,因而尽量封闭自己,相互不沟通,重庆市首届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 4 -缺少交流,怕真诚换不来真诚,不敢与人坦诚相待,处处提防上当受骗。3、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由于看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就认为现代人太虚伪,口是心非。朋友就是酒肉关系,就是相互利用,真挚友谊就是幻想。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由于大学生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产生的认知障碍,使得大学生一方面违背客观事实,以主观臆想判断他人,不能正确评价他人,扭曲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

7、质;另一方面,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利益,成为他们确定好坏的标准。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相互间隔膜加剧,同学间难找知心朋友,从而加剧了大学生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四)性心理异常大学生处于各种机能旺盛发展的青春期,性生理成熟驱动他们产生探究异性的欲望,渴望与异性交往。但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性欲望的发展,主客观矛盾使他们极易产生异常的性心理:1、沉溺于性幻想。变对异性渴望为画饼充饥心理,从各种带有较强性意识的甚至色情的读物、影视、录相等中间寻找间接的性刺激,继而幻化发泄,如在无人的地方书写带有色情的语言、画异性图画等,有的还伴以性自慰。2、

8、恋爱心理异常。不少人把恋爱作为填补空虚的手段,结交异性寻求刺激。他们形容自己的恋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因为不能感受一片空白的寂寞,即使错了也要走下去。3、失恋后的异常反应。大学生恋爱,发展快、变化快,谈恋爱的多,失恋的人也多。失恋后许多人学习能力降低,交往兴趣顿减,生活失去头绪,自卑、焦虑成为失恋后极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五)消费心理压力据某大学对石家庄 38 名大学生花钱问题的调查:扣除学费支出,一个学生9 个多月在学校的花费超过该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11%以上,这些消费用于伙食费的 47.6%,用于学习的仅仅 4%,个别学生在学校讲吃、讲穿、贪玩,就是不讲学习。高消费在大学生中引发了

9、一系列心理问题。1、高消费使部分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农村学生,由于潜在的消费攀比心理,形成巨大压力。经常徘徊在想买高档用品,但又无钱的矛盾心境重庆市首届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 5 -里。2、生活节俭型的学生产生自卑感。由于不愿用父母的钱随便玩,被一些人瞧不起,被孤立而产生自卑感。3、高消费后而产生负罪感。由于消费问题上的从众和攀比心理、动机的炫耀和虚荣心理,消费欲求的超前性,使一些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凑钱下馆子,自己也强烈意识到自己用父母的钱高消费的行为不光彩,吃喝过后甚至吃喝时就产生负罪感。(六)就业焦虑1、思想状况还停留在以往分配工作的模式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自主择业方式还

10、缺乏理解,由此产生对就业问题的不安、担忧、害怕的焦虑感。2、在校生十分关注毕业生的分配情况,个别不能及时就业的大学生,会给他们带来强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对未来的失望和无助感常成为高年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3、认为未来工作好坏和自身素质无关,关键是要有关系,因此+不努力学习而努力找关系则成为他们就业前的最普遍现象。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和干扰着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思考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正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因此,高校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重视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客观的和主观的两大类。(一)

1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1、早期经历早期经历指大学生活以前的经历。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通过长期研究,在精神病临床治疗工作中,发现心理障碍与早期经历有关。他指出,心理变态并非都由遗传和脑生理损害引起,人成长中的早期不良经历也会导致心理异常。不良的早期经历留在个体心里的痛苦记忆,将对个体后来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并有可能引发心理疾病。重庆市首届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 6 -2、父母的教育态度和培养方式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早,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不良的家庭教育,会使一个人从童年时代起就充满偏见,产生不安、焦虑、紧张的心理,从而潜伏下心理疾病的隐患。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会使孩

12、子被动依赖;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严厉甚至打骂恐吓,孩子就会产生自责、忧虑和负罪心理,就会缺乏自信;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认可和关爱,孩子就会产生孤独无助甚至反社会心理。父母的教育态度和培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社会阶级阶层差别、传统习俗、伦理道德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这些因素是人的心理产生的社会基础,人的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之间是一种内在的、本质上的协调关系。人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和特定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当社会生活条件发生变化,人不能作出相应的调整而出现社会文化关系失调,这就有可能导致心理异常发生。诸如

13、父母离异、亲人亡故、失恋等人际关系丧失,父母下岗、权力更换、企业破产等利益关系丧失,个人名誉、能力丧失等,这些重大丧失可能突然改变大学生的处境。如果不能尽快调适适应,长久停留在丧失之苦中,就可能引发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病症。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病态的形成原因,必须注意研究社会环境因素。(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观因素1、道德因素世界卫生组织近来把道德纳入健康范畴,把道德作为健康的一部分。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品德端正、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良、胸怀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于身心健康。相反,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这种心态有损健康。马丁斯的结论

14、同样适合于大学生。一个道德水准低下,处处伤害他人的人,他自己最先受到伤害。因为这样的人很难有一个平静愉快的心境,他总是生活在紧张易激怒之中,很难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健康状态。2、价值取向重庆市首届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 7 -人生的价值取向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以追求满足个人需要为目的;另一类是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活着为了追求一个目标,在追求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奋斗中,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果一个大学生只以个人为中心,以私欲为目的必然表现为狭隘闭塞,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愿望不满足的痛苦经常困扰着他,焦虑不安会经常与其相伴,难以达到健康稳定的心理平衡状态

15、。具有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的人,心胸开阔,积极进取而充满活力,以工作事业为乐趣。这种优秀的人格品质决定他处处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获得健康的心理。3、思维认知方式辩证地还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辩证的思维认识方式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联系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条件性、相对性和两重性。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增强个体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可以使人平静地看待成败,超越挫折和坎坷的袭击,使人可以持久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孤立地不变地僵死地看问题的方法,把失败和挫折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结果,把不愉快的经历、不预期的结果、暂时克服不了的困难凝固化。这种片面僵死的思维

16、方式,往往导致人产生偏见,形成偏执,从而陷入心理疾病的误区。譬如有的学生在大学以前曾有过被人挖苦和嘲笑的不愉快经历,他片面地把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凝固化,并把这种凝固化的认识泛化到人际交往的认识中,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条件联系,一遇社交场合就怕被人嘲笑,就会出现紧张不安。社交恐惧和人际关系障碍常常由此而形成。(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客观因素的关系对大学生心理障碍潜在原因的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少由一个原因造成,它常常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心理状态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在这种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间呈现着既有同因同果、亦有同因异果,既有多因一果、又有多因多果的十分复杂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客观因素的关系中,要承认客观因素的第一性、无可选择性和对主观因素的制约性,因为唯物论者必须承认第一性物质的东西对精神的东西的决定作用。同时又要承认主观选择的反作用,不承认它就违背了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