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文物保护避雷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7741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文物保护避雷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文物保护避雷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文物保护避雷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文物保护避雷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文物保护避雷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文物保护避雷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文物保护避雷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必胜防雷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的古代建筑遗存是几千年中国古老文明的宝贵遗产,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仅存的文物古迹弥足珍贵。中国的古建筑物以其独特的结构、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而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其承载的建筑思想、建筑美学和营造法式贯穿于秦汉以至明清两千余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保护古代建筑遗存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防雷产品系列(电源、信号、天馈、避雷针),二合一、三合一防雷器;整体防雷工程的技术咨询、勘测设计、工程施工;防雷检测设备、防雷预警系统、航空障碍灯、电源避雷器、信号避雷器、天馈避雷器、降阻剂、接地极、浪涌保护器、优化避雷针、防雷工程

2、、防雷检测、勘测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咨询、监控防雷、机房防雷、高速公路防雷、道路监控防雷、收费系统防雷、金融银行系统防雷、通讯基站防雷、微波站防雷、加油站防雷、沥青搅拌站防雷、智能化小区防雷。防雷网常见的防雷装置, 防雷措施变电站防雷,电源防雷,防雷应急预案,防雷接地设计,网络防雷器,防雷论文,防雷设计方案,防雷规范,防雷接地规范。业务范围覆盖:河南防雷、山西防雷、辽宁防雷、深圳防雷、北京防雷、上海防雷、内蒙古防雷、吉林防雷、黑龙江防雷、江苏防雷、云南防雷、四川防雷、陕西防雷、甘肃防雷、青海防雷、海南防雷、广东防雷、湖南防雷、湖北防雷等全国各地;产品多次出口,受到海内外人士一致好评。千百年来古

3、建筑物遭雷击,或因雷电起火被焚毁的事件不胜枚举。例如:明朝时北京故宫前朝三大殿三次遭雷击被焚,永乐十九年,三殿(当时名奉天、华盖、谨身)遭雷击焚毁,十年后,明正统五年时才修复;嘉靖三十六年“大雷雨,戌刻火作 ”,三殿被焚殃及午门,至嘉靖四十一年才修复,更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万历二十五年归极门雷击起火,延至三殿,一时具烬,20 年后,天启四年才重建完工。清光绪十五年,天坛祈年殿遭雷击焚毁。1969 年,承德避暑山庄普佑寺,因未安装避雷设备,遭雷击起火,著名的殿和周围群楼、配殿 94 间全部付之一炬;2004 年 5 月 11 日,山西运城稷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遭雷击发生火灾,经消防

4、人员奋力扑救,大殿才免遭劫难,但仍有部分建筑被毁坏。现代建筑防雷技术和技法,是建立在西洋式的建筑形式和现代建筑结构基础上的。依据建筑物防雷原理如何进行中式古建筑防雷保护,目前尚无相应的规范标准,这需要文物界、建筑界和防雷界共同努力,制定适合中式建筑的防雷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标准。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无以伦比的,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用途、规制、等级区分,外形上总体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按屋顶形式区分有攒尖顶、卷棚顶等;按格局区分有殿、堂、楼、阁、亭、榭、廊、厦、坊、塔等;按建筑层级区分有单檐、重檐,以致多檐。除石坊、砖塔外,屋架主要为木结构,梁、柱、斗、拱、檩、椽、窗、扉均为木材

5、制作。雷电灾害是文物古建筑遭受破坏的主要自然灾害,雷击除直接击毁古代建筑物构件外,还因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物大多为木结构,雷击将直接导致古建筑物起火,这将使古建筑大面积遭受损毁。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古建筑物未得到有效的防雷保护或防雷装置设施不完河南必胜防雷技术有限公司善,亟待在全社会加强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意识,使珍贵的古代建筑遗存免遭雷击毁坏。千百年的古建筑遗存一旦损毁,将不可复得。所以建立和完善古建筑物的防雷击措施迫在眉睫。现就我们所接触过的古建筑物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河南必胜防雷公司作为专业的防雷避雷企业与你谈一些体会。一、关于古建筑物防雷类别的确定目前普遍将国家防雷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

6、B50057-94,2000 版)作为新、改、扩建建筑物防雷标准执行。如何根据古建筑物的特殊结构和对防雷的要求,将古建筑物防雷标准纳入到 GB50057-94 之中,确定古建筑物防雷类别,是做好古建筑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基础。按 GB50165-92 第 5.3.1 条的规定,古建筑物分为三类:第一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物;第二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物;第三类:其它古建筑物。以上的古建筑分类如何与防雷分类结合,GB50165-92 第 5.3.4 条第一款做了如下规定:防雷装置的选择与构造要求,对第一类古建筑,应专门研究,对第二类古建筑,应按第一类民用建筑考虑,对第三类古

7、建筑,应按第二类民用建筑考虑。根据国家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版)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来确定。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物根据其大小至少应划为二类以上防雷建筑物。在 GB50057-94 中,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是指有爆炸危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损失和人身伤亡者。但古建筑屋架大多为木结构,亟易起火燃烧,在第一类古建筑物中属于“国宝” 级的和列入联合国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大型古建筑群应参照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标准进行防护。因为这些古建筑物一旦遭雷击焚毁,将是国家和民族无可挽回的莫大损失,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

8、莫大损失,所以第一类古建筑物上述部分应划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重点保护,第一类古建筑物其余部分及第二类古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类古建筑物中,当古建筑物有电源线、信号线等引入内部,有大型金属构件、金属物体、使用电子设备时,也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除此之外的第三类古建筑物可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二、古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根据 IECl024-1 和 GB50057-94(2000 版)的有关规定,建筑物防雷可分为内、外部防雷,并按人、物和设备对雷电灾害的感受强度不同可把建筑物内、外环境划分为河南必胜防雷技术有限公司LPZ0A、LPZ0B、LPZl、LPZn+1 等不同的防雷区。LPZ0A 为

9、建筑物的外部防雷保护区域,LPZ0BLPZn+1 为建筑物内部防雷保护区域。古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必须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作为整体统一考虑。按照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第 5.3.3 条的规定,古建筑物装设防雷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有防直击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装置;2应考虑雷击时所产生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和各种架空线路引来的危害;3若建筑物内部有大型金属构件或存放有金属物体、金属设备,尚应考虑雷击电磁感应的影响。(一)第一、二类古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直击雷的防护外部防雷装置(即传统的常规避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有三种形式:避雷针、

10、避雷带和避雷网。它位于建筑物的顶部,其作用是引雷,即把雷电流引下。引下线上与接闪器连接,下与接地装置连接,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位于地下一定深度,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顷刻流散到大地中去古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除满足 GB50057-94 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接闪器应采用避雷带和短避雷针。为保持古建筑物原貌和艺术特点,接闪器宜采用避雷带与短避雷针(3050cm )的组合形式,宜在敷有引下线屋角的避雷带上焊接 3050cm 左右的短避雷针,以便有效接闪泄流人地。根据雷击规律,避雷带应沿建筑物屋面的正脊、吻兽、屋顶檐部、斜脊、垂兽和高出建筑物的烟囱等易受雷击的

11、部位敷设。为减小雷电流产生的电动力危害,在敷设避雷带时应尽量避免直、锐角弯曲,应采用圆弧形弯曲,其引下弯曲的弦长应大于对应弧长的十分之一。(2)避雷带应沿古建筑物屋脊的轮廓弯曲,避雷带应高出正脊、斜脊、屋檐瓦当的高度,以及其上的吻兽、宝顶和斜脊下端的垂兽等 20cm。避雷带外侧的保护范围,应按滚球法计算,当脊或檐不在保护范围时,应增加避雷带的高度。避雷带应设计成古建筑物屋面的轮廓线,须精选优质耐用材料,精细加工,安装工艺要求精良,市防雷设施与古建筑物融为一体。(3)攒尖顶的亭、塔、殿等古建筑物的宝顶处,以及大型古建筑正脊上的吻兽、正脊中间较突出的尖塔、宝顶处可安装短避雷针,原则上应安装在顶端中

12、心位置,不破坏古建筑物的对称平衡原貌。沿斜脊和四檐安装避雷带,避雷带的外口沿檐角走向安装短避雷针。(4)金属宝顶其外部金属层厚度大于 4mm 时,可做接闪器,但必须与避雷带连接。(5)引下线应从古建筑物外立面四角、山墙、后檐墙布设,平均间距 18 米,须尽可能对称隐蔽安装。古建筑物正面为安全及美观起见不宜设引下线,面阔较大的大殿前屋檐避雷带可选直径较粗的材料敷设,两端引下线也须加大材料直径。引下线一般不得少于 2河南必胜防雷技术有限公司组,大型古建筑物不得少于 4 组。引下线根数少,雷电流分流就小,每根引下线所承受的雷电流就越大,容易产生雷电反击和二次危害。因此,在布设引下线时应按规范要求敷设

13、。但古建筑物多为砖木结构,故只能采用明敷。敷设时应注意引下线要对称。为减少引下线自身电感所引起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应以最短的接地路径敷设。引下线弯曲应采用弧形弯曲。在引下线距地面1.8 0.3m 处应有良好的保护覆盖物,避免与人员接触产生触电危险。(6)古建筑物接地装置的布设应根据其用途、性质、地理环境和人员多少等情况来选择结构方式和位置。对重要的游客集中的古建筑物内部应做均压措施。对宽度较窄的古建筑物可采用水平周圈式接地装置,并注意接地装置与地下管线的安全距离。若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一律连接成一体,构成均压接地网。这样可以使接地网界面以内的电场分布比较均匀,可以减小跨步电压对人员的危害,也可以减小

14、室内在被雷击时由于地面电位梯度大易产生高压反击危害。另外,为降低雷电跨步电压对人员的危害,当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小于 3 m 时,接地体局部应深埋地面 1m 以下。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7)安装避雷带的支持架间距不大于 1m,支持架用 U 型卡固定在脊瓦、筒瓦和瓦当上。(8)古长城防直击雷的重点是城楼和敌楼,保护对象是古建筑物和游人,敌楼防直击雷可采用周圈安装避雷带,四角安装短避雷针,避雷针除保护古建外,在楼外人体高度平面上(2m) ,保护范围应大于 30m。(9)雕塑精美的石质牌楼,不易在其上安装避雷带,可在两侧安装避雷针。(10)古树顶安装一支或多支短避雷针,引下线不

15、要缠绕在树杆上,有条件的地方可缠绕树身周围做环形接地体。2防侧击的措施古建筑物防侧击雷,要根据所在地地理位置来决定。对于周围空旷,或建在山区的古建筑物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确实需要的可以每隔 6m 沿建筑物四周设置圈式防雷均压带,并使均压带和建筑物四周的所有金属物均与防雷接地可靠连接。防球雷的最好措施是安装金属屏蔽网并可靠接地,最低要求是把建筑物的所有门窗都装上玻璃,使其没有孔洞,以防球雷沿孔洞钻进室内。此外,还应注意附近高大树木引来的球雷,要考虑树木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1)独立的古塔,塔身的上部应有防侧击的措施。一般在塔顶下三层外檐上安装避雷带,檐角加装短避雷针,并与该层的避雷带连接。(2)

16、具有二、三层檐的古建筑物,除顶层装避雷带外,为防侧击,二、三层檐宜装避雷带。(3)树木枝叶距古建筑物 3 米以内时,树木应安装避雷针,其接地体与古建防直击雷的接地体连接。3防雷电波侵入和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1)禁止架空线缆直接引入建筑物,进入建筑物的电源线、信号线应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 15 米。在低压电源架空电缆埋地前,应安装符合 级分类试验的电涌保护器。信号线在室内进入设备端安装适配的信号电涌保护器。(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前,应与防雷接地相连。河南必胜防雷技术有限公司(3)古建筑物内部防雷内部防雷装置的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害。除外部防雷装置外,为达到此目的所采用的设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它包括等电位连接、屏蔽、加装避雷器以及合理布线和良好接地等措施。大多数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物内部都增设了消防、报警、监视系统等。这些弱电系统受雷电感应的危害是很大的。为此,随着科技发展,古建筑物内部防雷也显得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