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练习(含详解)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6995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高三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练习(含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高三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练习(含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高三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练习(含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高三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练习(含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高三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练习(含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三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练习(含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高三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练习(含详解)(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历史限时练习 11.6 1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2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 ,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 , “种好稻好,娘好囡好” , “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 ,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

2、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3.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 ”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C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4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A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C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 “草市迎

3、江货,津桥税海商”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 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6.吉尔伯特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这样描述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有大量证据显示出,标准市场区域外的货物交易量,在古代中国是异常之低。货物大体在本地

4、流通,工匠们不用面临竞争,自然也没有更多的动力去改进生产技术。上述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商品经济长期落后阻碍货物流通 B安土重迁观念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C商品经济处于辅助地位妨碍技术进步 D工匠待遇高导致缺乏对新技术的追求7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手工工场主和雇主 商人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表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A B C D8. 1776 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

5、,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 500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 ”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 ,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B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2C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D中国社

6、会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0.中华民国十一年通商海关各口全年贸易总论载:“厦门一口,本年年船运之利便,人为加增,进口贸易,精神焕发,其由外国进口者尤甚,美国面粉,与上海厂家所出面粉为敌,已操胜算,故上海面粉,进口锐减。 ”该材料可以反映A厦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厦门对进口面粉的依赖减弱C上海航运业落后于厦门 D上海面粉行业受到美国冲击11.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导致如下表中国产业结构在 1936 年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单位:万元合计 外国资本本国资本(不包括东北) 本国资本中之官僚资本 本国资本中之民族资本工矿业 429 600 292 000 137 600 20

7、600 117 000交通运输业 391 400 351 400 40 000 23 500 16 500合计 821 000 643 400 177 600 44 100 133 600A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贡献12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 1 月8 月,1 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 178 万元上升至 11088 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A发生在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严重失实,

8、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1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14.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

9、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15.下表反映了 19361938 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 年为 100)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1936 年 1937 年 1938 年棉纺织业 100 817 698面粉业 100 775 725机器业 100 996 560各业平均 100 855 749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A B C D16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

10、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出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317.仔细观察下面“1949-1966 年新中国工业、农业国民收入统计图” ,图中 C 处工业、农业国民收入情况发生的变化的原因是A中共八大做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B三大改造促进农业发展C中苏关系恶化导致工业停产D左倾错误破坏经济正常发展模式18右图所示的决议是在 1958 年 8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这一决议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D

11、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下表反映了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1960 年 218% 261% 521%1965 年 373% 323% 304%A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0.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 (1977 年)至“十七大” (2007 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改革” 、 “对外开放”第一次

12、出现在报告中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A B C D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商业)材料一:“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百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古玩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后廊皆日者货术传神之类。 ”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二:、 “潘楼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 ”“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糉子” “七夕,潘楼前卖乞巧物。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

13、录材料三:乾兴元年(一 二二年)六月真宗诏令:“在京都商税院并南河北市,告示客旅等。 如有大段行货,须至赊卖与人者,即买主量行货多少,召有家活物力人户三、五人以上,递相委保,写立期限文字交还。 ” 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七 (宋神宗熙宁六年,东京肉行徐中正等提出) “乞出免行役钱,更不以肉供诸处” , (官府成立)“详定行户利害条贯所” , (实行) “免行法” ,各行交纳“免行钱” , “官为雇人代役”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纸币铜版拓片4宋前期,宋王朝出现一种类似存款收据的证券,正背面都有出票人的印记,有密码花押,票面金额在使用时填写,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材料四:元祐四年(1089 年),御

14、史中丞梁焘就说:“汴口复成,通江、淮八路商贾大舶,以供京师之饶。 ” 宋史 河渠志材料五:“臣窃见左右侍御之人,宗戚贵臣之家,第宅园圃,服食器用,往往穷天下之珍怪,极一时之鲜明。以豪华相尚,以俭陋相訾。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 。司马光文集卷二三材料六 “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请回答:(1)材料一、二叙述了汴京城的“市场”有哪几种类型?(3 分)(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汴京城商品经济繁荣的原因。 (4 分)(3)材料五、六反映出汴京城的贵胄和市民生活出现了怎样的风气?请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这种风气对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 (3 分)(4)在以下两题中任选其一进行作答。 (2 分)问题一:请对上述史料的性质进行分类。问题二:有人依据材料一得出“宋代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结论,他的论证有何错误?5高三历史小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